范志钊 赵慧娜
摘 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在不久的将来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由于我国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投入的人力与物力都远远与毕业生需求不相符合,这就导致在此过程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本文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现状入手,结合实际需求,具体分析如何给毕业生提出更好的更精准的就业指导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现状与对策
随着高职院校在近些年持续的扩招,相应的高职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与日俱增,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所以針对这一情况,我国大多数院校提出针对毕业生开展精准就业指导,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他们自身专业实力,让他们能够在步入社会后最短时间内适应,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工作。
一、高职院校实行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意义
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毕业生数据,2018年时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近九百万,较上一年的数量增长近三十多万。这些数据再一次刷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新纪录。高职院校不得不在考虑到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方面客观因素前提下,对于他们就业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更好的帮助与引导他们及时就业。
2016年,教育部就已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普通干笑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主要提出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精细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1]。而高职院校整个过程更是作为主力军,需要更加重视对毕业生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把学生打造成为具有丰富专业能力、良好交际能力以及正确就业观的人才,基于在掌握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建立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树立“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2],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
二、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的现状
首先,在目前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就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给高职院校的精准就业指导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转型调整的时期,传统意义的工业产业正在经历着去产能等方面的转变,这种现象也意味着,之前传统产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成本来消化与改善前提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所以他们一致选择无须引入更多新进人才进入到本已是人力过剩的行业中了,这无疑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困难。
(一)精准就业指导课程未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大学毕业生大都为90后,他们普遍认为就业情况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超过一半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就业之前对于自己期望值过高,导致在后期实际寻找工作过程中往往都极易受到打击。再加之很多学生对于从事与自身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是比较抗拒的;更多得是想毕业后直接进入大企业工作等。这些对于就业的美好期待,都会在遭受残酷现实的那一瞬间,坠入深渊,甚至一度一蹶不振。但是此时我们作为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教师,难免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会有所遗漏,比如极少数毕业生由于其自身原因以及其他原因最终无法实现就业。
(二)精准就业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就业指导教师人选的选聘上不够规范,更多地选择以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来担任,一方面,这部分人员指导专业相关知识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也未曾接受过较系统的理论教育,难免在实际就业指导过程中力不从心,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无法通过此类课程受到启发,给予其相应的指导。
(三)精准就业指导模式还不够健全
给毕业生进行精准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主要涉及到课程改革、师资力量的建设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然而目前的精准就业指导模式仍旧不够健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选择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才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甚至极个别利用一些简单的就业(像就业技能技巧、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心理辅导等)指导活动来取代就业指导课程[3],这样的做法只是让就业指导过于注重表面功夫而忽视其存在的意义。
(四)过度的重理论轻实践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各行各业中输入高端人才的主要场所,然而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目前有许多院校在本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未对于自身在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一味过于强调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本身前沿技术掌握方面的教育反而忽视了,培养的人才也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书呆子”。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的对策
(一)增强对就业指导的重视度
首先,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发生转变,高校要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其就业工作的职责和主要内容。在新时期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需要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高度重视,适时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从而确保精准就业服务能够完美落幕。在这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作为就业指导的主要负责老师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明确我们工作的目标,合理利用资源为毕业生提供让他们满意的服务,从而提升就业指导的广度和深度,可以通过召开就业动员会、就业指导讲座,院系领导、任课老师、辅导员等校内工作人员全员参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竭尽所能的为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从而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提高就业指导精准性,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服务
一方面,借助高效完善的信息网络,将就业创业指导,政策以及招聘信息等各种就业信息,利用网络的优势将信息更加全面的传达给毕业生;另一方面,提前建立毕业生精准就业数据库,将其所学专业、学业水平、实习经历、兴趣爱好以及职业技能等相关信息进行入库[4],将符合其需求的招聘信息发送到应聘者本人,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全面安全的就业信息。对于个别有特殊需求的毕业生群体,尽可能帮其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并对其进行相关指导、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心理上以及求职技巧上的遇到的难题。
(三)构建科学精准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在此之前需要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通过借助相关资料以及自身教学经验来对书本内容进行独具特色的讲解,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更要注重科学精准,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构建科学精准的就业指导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不单是院校自己的事情了,精准就业指导是否能够有效地实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否更好得到就业,而毕业生的就业率又直接关系到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就业环境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对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是否能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尽管在近几年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于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群体提出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努力做好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等,这些举措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从而在根源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 于兆国.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指导与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9):121-122.
[2] 李明月,张朝红.建立健全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以西华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6(21):136-137.
[3] 孙圣勇,郑苍林,赵婷婷,等.建设一流高职推进精准就业[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1):209.
[4] 蔡湄湄.应届毕业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6(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