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

2019-07-15 03:30常文婷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美丽乡村

常文婷

摘要:随着对文化生态学的研究的推进和对村落研究的发展,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应运而生,可以说这是一门具有交叉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本文阐释了什么是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阐明了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的价值,着重对传统村落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中着重对在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三个方面的村落文化生态研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村落文化生态学;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美丽乡村;文化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民俗文化所依赖的生存的人文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民俗文化正在渐渐消失。自20世纪80年代依赖,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传统村落的数量锐减,尽管近年来对传统村落的重视日益增加,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传统村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严重破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村落文化生态学的提出,将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解决民俗文化传承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什么是村落文化生态学

村落文化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和文化学的方法应用于村落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主要以研究村落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文化的各种变量的相互作用中研究村落文化的产生、发展的规律,用来探索不同村落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从而指导村落的规划与建设[1]。该学科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所以该学科不仅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关注各文化之间和各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学科内容除了村落文化生态学内涵、对象、范围、研究方法和规律以外,还包括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策略,比如风景环境生态策略、艺术遗产生态策略、建筑景观生态策略、乡贤民俗生态策略和旅游经济生态策略等等。

二、村落文化生态学在传统村落上的应用要点

(一)在民俗文化传承方面

民俗文化传承,体现了某地长期形成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共同心理等特点,象征着地域文化,也同时孕育了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对乡村民俗文化总是持有一种轻视的态度,觉得它们是一种粗俗的、不高雅的文化,这种想法其实是对中国小农经济思想文化的一种否定,因为我們总是觉得乡村民间的民俗文化是落后的思想形成的产物或者是封建迷信文化的一种变体。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民俗文化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我们应当明白村落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产物,所以我们的村落文化生态学这门学科应该首先注重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学主张在了解宗教民俗、乡贤民俗、艺术民俗等民俗文化的乡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历史,理清传统村落民俗文化传承与变化,挖掘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对传统村落中即将面临着消失的危险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进行抢救,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后世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为传统乡村的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性材料[2]。

(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部分。由于很多地方政府和村民还没有认识到传统村落里蕴藏着建筑文化遗产,所以导致有些传统村落由于缺乏保护和修缮,最后变得破败不堪,或者是为了迎合一些商业活动的需要,被大拆大建,完全丧失了传统风貌。其实在传统村落中还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种是有迹可循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音乐、戏剧表演、各种节庆仪式和传统习俗;另一种是文化空间,比如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地域等。

所以说,传统村落之所说是“传统”,是因为它承载了绝大多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维系中华炎黄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主张发展村落和开发村落产业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起开展,甚至某些时候要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重。而且主张不能单一片面的关注传统建筑这一物质遗产,还要对传统村落的整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关注。

(三)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抓紧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列入名单,切实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这是完全符合村落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要求的,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学要求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务必在保护好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充分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再美化村庄居民生存环境,适度开发乡村旅游业,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三、传统村落规划与建设的思考与分析

(一)传统村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程度的加深以及农村惠农政策的推广,农村经济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传统村落却在逐年消失[3]。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这就导致了村庄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差等问题。其次,传统建筑与传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被接受,这是因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不再满足于当下的生活质量,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就必然要放弃传统的居住环境,所以大量拆除传统建筑,换上了钢筋水泥房。还有,一些文化古迹失去了自身的文化意义而只是成为了旅游景点,这就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延续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兼顾新村和古村的建设

首先我们要对新村和古村的不同功能做出准确的定位,做好新村和古村之间的衔接工作。一方面我们要着力保护好古村的原生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古村的民俗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新村的规划建设工作,为村民们构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做好各项旅游服务的设施建设,比如景区餐厅、厕所、商品、旅社等,这些设施应该在新村建设,与古村要区分开来,防止破坏古村的文化遗迹。

我们还应该继承文化传统,保护和重新使用现有的历史遗址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保证这些文物可以延续生命力和经济价值。

(三)结合传统的风俗习惯,加强古村的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的延续需要我们保留原生态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生活气息,然后让它们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在发展乡村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实现“整体性、原真性、活态性、延续性”的村落保护,而不是只局限于修缮物质文化的载体,这样才不致于出现只有文物没有文化传承的尴尬。

这就是说我们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进行全面记录,并且借鉴他人经验,学习先进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的保护政策。

四、结语

我们所说的村落文化生态学不是一个刻板的理论,而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活态性的理论。主要强调将名俗文化与文化遗产加以融合,既要传承民俗文化的精神理念,又要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为民俗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也就是村民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让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张玭.基于文化生态学的格凸河苗寨文化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林铎.文化生态视域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