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2019-07-15 03:32温丽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科举制宋濂皇权

温丽新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56-01

课题:《明朝的统治》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2019年5月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方法过程:

1.通过研读教材,概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和概括能力。

2.比较明朝与隋唐的科举制,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明朝加强君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和科举制的变化

处理方法:将恰当的史料和历史故事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感知中完成学习任务;科举制的变化与唐朝时比较学习,从中感知唐明两代科举制发生的变化。这样既对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又培养比较概括的能力。

难点:八股取士

处理方法:通过教材研读,认识考试的内容、文体格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科举制在不同时期起的作用不同,认识它在明朝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学习三方面内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明朝的建立是强化皇权的基础,而强化皇权是为巩固明朝的统治;科举制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皇权的集中,从而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同时也加速了封建制的腐朽没落。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喜欢有趣的历史故事,但掌握的历史知识较少,对一些晦涩的历史概念难以理解,对一些抽象的历史规律难以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历史故事、历史资料等,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小故事、具体事件激发学生思维,让其主动寻找答案,在成功的情感中理解掌握知识。

学习方法:阅读法  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节课学习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一课时,那么明朝的建立者是谁?明朝为加强皇权又采取了那些措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

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出示朱元璋画像和人物扫描

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提取有用的历史信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阅读人物扫描,归纳知识点,如: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背景。

板书:

一、明朝的建立(本目内容约用10分钟)

1.背景    元朝末年爆发农民战争

2.建立者 朱元璋

3.时间    1368年

4.都城    应天府

教师引导:朱元璋出身贫苦,放过牛,做过和尚,要过饭,在如此境遇下,参加农民起义,建立明朝。相比同学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吃得饱穿得暖,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活动:思考,同桌间讨论。

预设答案:我们要好好学习,做到每一个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本目内容约20分钟左右)

教师说明: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因为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为巩固统治,从政治、经济、军事、监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多媒体出示教材研读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利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学生活动:阅读,归纳朱元璋为巩固皇权在政治、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

板书:

1.政治上: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

2.军事上:将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教师强调:朱元璋通过上述措施,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这样明朝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过度:朱元璋除了加强皇权外,还要了解官民的动态,以便更好地统治,那么明太祖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呢?

多媒体出示历史故事和历史材料

历史故事: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作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吓出一身冷汗。

历史材料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设计意图: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挖掘历史知识,提高辨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1.阅读故事后,你知道明太祖是怎样知道宋濂家宴情况的?此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怎样的感想?

2.阅读历史材料,思考官员们为什么会生活得胆战心惊?

板书: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

教师强调:明太祖为了加强统治,建立的锦衣卫,不受法律约束,直接为皇帝办事,监视官民,保护皇帝,实行恐怖统治。后来,明成祖又建立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官民人人自危,大臣只能惟命是从,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突出特点。皇权的强化,使专制之风愈演愈烈,社会逐渐黑暗,王朝走向没落。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本目内容约15分钟左右)

多媒体出示教材研读: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的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后四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梳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人为能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之一的顺从者。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阅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阅读,找出考试内容,文体格式,有什么影响?

多媒体出示历史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同乡的甲、乙两名考生离家去参加科举考试。同行期间甲对乙说“十来年,一直苦读四书、五经,可以说这些经典我倒背如流,即使《四书集注》也了然于胸,这次一定能考取功名”。乙听了叹气说:“十来年,在民间游学,了解民間疾苦,我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平天下之志,希望这次考试能实现我的志向。”

如果你是明朝的考官,会录取谁?若是唐朝的考官又会录取谁?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理解明朝科举制,与唐朝科举制比较,加深理解明朝科举制对思想的控制,对人才的摧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明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在当时来说,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起过积极作用,同时,也昭示着封建制度的没落与统治基础的日益腐朽。

猜你喜欢
科举制宋濂皇权
诚信的宋濂
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诚信求学
“科举”
西夏佛教图像中的皇权意识
县以下代表皇权的人员?——胡恒《皇权不下县?》读后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