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呈现

2019-07-15 03:37曾楚萍
都市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众传媒

曾楚萍

摘 要:在消费语境中,身體是带动生产和消费的动力,人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金钱去将自己的身体打造的更美丽动人,帅气时尚。不仅仅是从染发美甲这种最原始简单的方式,还有逐渐对身材体态的关注,对于身形的塑造保持,更有现在利用整容这种高科技手段,对五官进行改造修饰,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精致,那是什么原因会让人们愿意花费巨大代价去做这些对身体的改造?本文会从身体的表象特征以及呈现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具体阐释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消费语境 身体美学 大众传媒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外貌的关注更甚,不仅仅是脸庞五官是否精致,皮肤是否白净,身材是否凹凸有致,还包括对身体的装饰,如服饰方面,色彩搭配是否和谐,美发美甲,发型是否时尚, 美甲是否与整体的风格一致。于是在这样的消费语境下,人们对于身体各个局部的改造与美的关注可谓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身体的含义也变得更加的丰富,身体不再是作为生命的载体,健康的表征,如今更是时尚的载体。

一、消费主义下的身体含义的转变

时尚是前卫的,是小众的,往往总是金字塔上的那么一小撮人在引领时尚。那么,时尚究竟是什么?时尚这个词不局限于对事物的形容,更多的是评价一个人的整体穿着、气质等。时尚是人穿出来的, 用不同衣服饰品的搭配与拼凑,穿出自己独特的品味与个性。有这么一句话是形容时尚圈的:“时尚的完成度是靠脸”,当一些稀奇古怪,普通人看着觉得百思不得其解的昂贵却丑陋的衣服,让普通人穿,那肯定是灾难了,但往往套在长得好看身材好的模特或者明星身上,一切都变得和谐养颜起来了。时尚跟人的身体是息息相关的,时尚无法脱离人的身体去诠释,我们在网上能刷到的各大时装周,那些时尚都是由许许多多身材骨感漂亮的模特去演绎的。

而时尚的经济现在大多是通过明星们的“带货”来完成的,明星们在机场似是不经意被街拍,在网络上PO自己的穿搭,穿的大部分是品牌方赞助的最新款的服装,但那些服饰在穿在靓丽俊美的明星们身上,显得格外的好看时髦,于是就成为了粉丝们效仿的对象,出现各种“明星同款”,这种情况在欧美国家更甚。由此可见,随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身体就成为了时尚的载体。

二、身体的符号化

而无论是美容、美发,还是健身、瑜伽,这种对于身体上的投资,都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的,例如在美容行业,最简单的割双眼皮手术就有几千到几万不整的选择,这种花费不是那种每天为基本生存而奔波的人能够消费得起的,而美甲,这种对于人来说可有可无的装饰,可做可不做,但一般好一点美甲店的做一次美甲大多要好几百,而且只能保持一个月到两个月,因为指甲是会生长的,当它长到一定程度,美甲就会变得不好看,就需要再去做个新的款式。这就会造成一个现象,这些在身体上的投资多少在某一种程度上成为了界定阶级的符号。

2.1 身份、阶级的符号象征。在鲍德里亚看来: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在很多时候,人们购买商品往往不是真的使用,而是,凸显自己有能力消费得起这个东西,用这商品品牌的符号意义让自己能够处于一个较高的社会地位中去,倚靠这样的商品像是迈进了一个新的阶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能很轻松的根据穿着、发型、身材等要素,来辨别其是属于哪个阶级的,现在大家流行叫的“白富美”“高富帅”就是根据人的外在特征结合社会阶层而创造出来的新名词。在现在的欧美国家,有线条、精瘦的身材是被认为是中产阶级及其以上的人会有的,因为属于精英阶层的人才会有极强的自控力,会定时去健身房锻炼,对自己的形体进行极严格的控制,而“肥胖”则成为了底层人民的一个外部特征,因为他们爱吃垃圾食品,没有自控力,且没有多余的钱去找私教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来进行专门的身材管理服务,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价格高但健康的非转基因食物。

甚至于人们通过身体的外部特征,可以辨别出其是属于哪个时代的人,因为在不同的消费语境下人们的审美是具有同一性的。以国内为例,在六七十年代人们认为好看的女人是那种健康,脸庞红润,不过分消瘦的人,因为在那样生产集体化的年代,劳动是最光荣的,辛勤劳动而被太阳晒黑的农家姑娘成为了美的象征。而在现在国内的社会,虽然审美逐渐多元化,但对于什么样的女生是好看的,大行其道的仍是李敖所说的“白幼瘦”,够瘦够白穿衣才好看。

2.2个性化的符号象征。另一方面,美容美发美甲也是个性化的符号,它能很好的彰显个性。不同色系不同款式的指甲,能呈现出的不同效果,例如法式指甲的简单大气,日系指甲的可爱活泼,韩式指甲的优雅知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都能通过对于这种身体的再改造更好的提升个人的气质。

三、身体镜像呈现与自我认知

大众媒介,广告,电视电影对我们提供无处不在的镜子。尤其是在广告行业中,商家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往往会请各种俊男美女来代言产品,这往往会给观看者造成一种错觉。例如某知名条亮盘顺的女明星代言某个沐浴露广告,她用完后,皮肤变得光滑透亮,得到身边男性们的爱慕与追逐。看广告的人会幻想认为自己用了这个产品就会变得如广告里的明星一样光彩照人,受异性追捧,这是人们情感的投射,通过广告中的人的身体镜像而产生的对自我的认识与感知。

这是消费社会中对人们的一种刺激与诱惑,通过扑面而来的广告,告诉人们你只有不停的购买,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的引人注目。

四、符号化的身体与商品社会的汇流

在大众媒体上,大多数人所无法企及的身材容貌理想被鼓吹为必要标准,广告上出现的都是俊男美女的形象,尤其是当代,在媒体上出现的模特明星,大多是“瘦”高,皮肤“零瑕疵”,于是在无形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的将自己与广告中的模特进行对比,这会让人滋生不安与自卑的情绪。再比如网络上流行说的“一白遮百丑”、“女生不过百,不是平胸就是矮”、“瘦子百搭,胖子白搭”等等,这使得大量的民众处于压力之下,觉得自己的容貌有很多欠缺,需要从市场上寻找补救方法,于是美容美甲美发,整容整形蓬勃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意识被过度导向了这样的一个意识:如何把身体修饰得符合固定的社会标准,又如何按照这些模式把身体修饰得更加吸引人[2]。

猜你喜欢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众传媒的影响研究
论大众传媒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大众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人素养要求及提升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大众传媒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大众传媒:整容宣传中的助推器
国家形象传播的受众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