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交互设计策略研究

2019-07-15 01:29郭丽丽温超
设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丽丽 温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鹞风筝 数字化平台 交互设计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技艺、礼仪、节庆、医药等,非遗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类别,且板鹞风筝历史悠久,是南通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目前,了解并精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的人愈来愈少,若想实现板鹞风筝的“活态传承”,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方法,将新颖的内容、良好的交互体验和鲜明的视觉表现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促进非遗的发展,更有效地对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征及研究现状

(一)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征

风筝起源于中国,有“南鹞北鸢”之说,在南方被称为“鹞子”,在北方被称为“纸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继承了古老的艺术形态。南通板鹞风筝相传始于三国,文献最早可见宋,到清朝末年,南通和北京、天津、潍坊成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无论是从设计、造型、还是绘画以及放飞,无不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南通板鹞风筝是南鹞的领军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自身承载着独特创造性、娱乐性、艺术性,“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因此被誉为“空中交响乐”。根据了解在南通会做板鹞风筝的不到干人,有的人擅长扎架,有的人擅长画面,精通哨口制作的估计只有二百多人,年轻人甚少,因此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急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南通板鹞风筝的艺术特征如下:

1.优美的造型结构

图1为板鹞风筝属于板式风筝,以几何图形为主,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最小单元结构,通过交叉组合成为六角形、八角形等,南通板鹞风筝最常见的结构有:

板鹞风筝中的六角形与八角形相比,变化范围更大,可以形成排列式组合,也可形成放射式组合,板鹞的整体结构以单元图形串联而成,整体造型就如平面设计中“重复构成”的形式。如图2、3、4,七联星是由7个六角形自上而下排列成二、三、二的顺序。九联星是呈放射状,中心点是1个八角形,外围是9个六角形围成整个圆环状。十九联星是自上而下排列成三、四、五、四、三的顺序。板鹞风筝依靠六角形和八角形重复排列构成整体画面,整体造型结构丰富且独特。

2.精湛的繪画工艺

板鹞风筝的绘画艺术既有丰富的题材,绘画技法上也比较特殊。

板鹞风筝在色彩上可分为两种风筝,一种是双色风筝,主要以两种颜色为主,另一种是多色风筝,风筝画面上有三种或三种以上颜色,色彩鲜艳明亮,主要以红、黄、蓝、绿、紫颜色为主,绘画手法犹如国画中的工笔技法,勾线、填色、晕染步步到位。板鹞风筝不仅在色彩上层次分明,在内容取材上也比较广泛,有神话传说、吉祥图案、教化理念等,如图5、6。

3.独特的音响效果

板鹞风筝最独具特色的就是哨口,板鹞风筝上安装的哨口大小各不相同,风筝放飞时,不同材质、大小的哨口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它们分别发出低中高音,音质有所不同,可以形成一曲美妙的乐曲,如图7、8。

风筝上哨口的选材都十分讲究,哨口的材质和布局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音响效果。哨子一般取材于葫芦、竹管、果壳等材料,“口”一般取材于毛竹板、紫檀木、黄金木等材料。哨口在制作工艺上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大小和数目也是有要求的,且布局合理,也为板鹞风筝增添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二)南通板鹞风筝文化研究现状

关于风筝研究最早的文献是曹雪芹撰写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目前的相关专著和论文大多从民艺学、艺术特征等角度去进行分析介绍,内容大多是关于风筝的起源、造型、扎制技巧、特征、种类等;关于风筝技艺传承的研究著作,大多是提出以文创产品、纪录片、视频等表现形式来叙述推动南通板鹞风筝的发展途径。

目前,相关书籍对南通板鹞风筝点题的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风筝史话》,蒋青海的《中国风筝》、汪耆年的《风筝技艺与创新》等,还有一些政府组织力量编写的书籍,南通建立有风筝博物馆,收集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南通板鹞,琳琅满目,还可以看到风筝与文化名人的有关事迹,还有一些相关的诗词等,不仅可以欣赏精美的风筝,还可以感受到板鹞风筝的文化底蕴。

2006年南通板鹞风筝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来看,在“非遗”视野下对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进行研究仍有所欠缺,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对板鹞风筝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探析,希望可以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传承尽一份力量。

二、板鹞风筝的数字化开发

(一)板鹞风筝的数字化策略分析

目前,对板鹞风筝的保护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保护,为了更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板鹞风筝,需要借助数字媒体技术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和展示目的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分析:

第一,板鹞风筝放飞交互体验。在自然环境中放风筝自然是好的,但是由于板鹞风筝体积过大、造价也会偏高,而且天气原因也需考虑,这样则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实现,用隔空手势进行交互,来达到放飞风筝的效果。所谓隔空手势,就是运用相机捕捉、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准确地识别人们的身体、手臂和手势,通过移动操作人的腿、手臂、头部或身体的任何部分来进行交互体验。借用隔空手势技术,并设计适合放飞风筝的虚拟场景,对身体的关键关节进行三维定位,人们可以通过控制移动自己的手臂去操作风筝,风筝在放飞的同时由于哨口的大小不一在天空中会发出不同的音律,如同美妙的乐曲,用户可通过这种方式有不同的体验感受。

此种方式对于板鹞风筝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能够通过这种交互方式让用户了解板鹞风筝的魅力所在,增加用户对板鹞风筝的兴趣。

第二,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虚拟现实(VR)交互体验。VR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可以为新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提供机会,使得用户可以与对象交互并在3D空间中导航,这在物理世界或2D图形界面中是不可能的。为使用户可以切实感受到板鹞风筝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首先需要设计一个制作板鹞风筝的三维空间,用户可以在三维环境中通过被引导的过程中进行风筝制作,以加深对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的了解,最后制作成属于自己的风筝。

此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体验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真实感会比较强烈,不过目前VR眼镜由于过于沉重,长时间操作和体验的话,容易出现眩晕,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这也是VR目前的不足之处。

第三,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展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主要由绘、糊、扎、雕四个步骤组成。清代道光年间姜长卿在《崇州竹枝词》中描述“风筝有大如风帆者,其制有双蝴蝶,但蝴蝶之名。其声彻云如胡笳,然唯近堤处最多,长堤者草为海门八景之一”。反木映了当时板鹞风筝的艺术特征。《通州直隶州志》记载“风鸢出如皋,自草虫鱼乌以至仙佛,无巧不具;有一排九雁、十三雁者,可折迭藏之。”这段记载同样有提板鹞风筝的有关信息。这同时可以反映板鹞风筝作为民间传统艺术所占有重要地位。

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首先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中一部分是首先进入平台后,可以看到一条古街,进入古街后可看到板鹞风筝店铺,进入店铺中可看到有关于板鹞风筝的相关历史介绍,还有各种样式的板鹞风筝,通过点击风筝可看到细节部分,另一部分可以体验板鹞风筝制作技艺,需要通过用户亲自操作每一步骤,平台中可引导用户完成风筝的制作,达到最后的成品效果,用户可以从板鹞风筝这两部分的交互体验中,了解板鹞风筝的相关内容,促使引发用户对板鹞风筝的兴趣和关注,将板鹞风筝保护和传承下去。

(二)确定板鹞风筝的数字化方法

以上三种方式都是对板鹞风筝的数字化保護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板鹞风筝放飞交互体验固然是一种全新的交互体验方法,不过无法让用户更深层次地了解板鹞风筝;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虚拟现实(VR)交互体验上述已提到它的优缺点,长时间体验会引起不适。而最后一种方式是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展示,可以让用户更全面的通过交互体验了解板鹞风筝,更有利于板鹞风筝的保护和传承。

经过研究性分析,最终确定以数字化交互平台的方式去展示板鹞风筝,用户通过体验平台,了解风筝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的同时,还可以清晰直接地通过观看板鹞风筝,了解其艺术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体验板鹞风筝的制作技艺,对板鹞风筝是如何制作完成的会有一定了解。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明确用户需求、确认交互环境、进行设计评估等环节,最终完成平台设计。

(三)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交互设计策略分析

1.用户研究策略“用户研究”是刻画用户、任务以及使用的环境时必要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活动。进行用户调研、分析用户的基本需求,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从用户的需求、目标等出发,进行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用户信息的获取以及交互方式的研究。

在设计数字化平台之前,设计者需要明确参与系统的人群定位、设计的核心、系统环境对设计的影响,理解用户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可采用方法如下:

(1)访谈。访谈分为三种,分别是:非结构化访谈、结构化访谈、半结构化访谈。在对板鹞风筝有一定的了解情况下,访谈前可预先准备一些问题,从中也可适当探讨一些新话题,对板鹞风筝制作的艺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可以获取关于板鹞风筝的有效信息。

(2)实地考察。进行实地调查,可通过直观的观察对板鹞风筝加以了解,研究并发现板鹞风筝的目前现状。

(3)问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可量化数据,获取和分析可用性信息,收集关于系统功能的需求和建议,对之后系统的完善作为参考。

2.创意展示策略

创意展示是“人本化”进行有效设计的基础,寻求合适的表示方法将抽象的创意理念具体化,对板鹞风筝的数字化平台交互系统图式化。主要呈现的创意展示方法有:草图、故事板、情绪板、导航图。

(1)草图。进行草图绘制,设计师可以快速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创意理念和想法,还可以捕捉设计灵感。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干禧桥不就是设计师在餐厅用一张餐巾纸设计出来的吗?

(2)故事板。故事板的优势在于可以让设计师对于平台的整体设计思路有直观感受,故事板可以描述交互系统如何进行操作,使得交互流程更清晰化。

(3)情绪板。收集一些对平台设计有所帮助的视觉刺激物,如图片、房屋、颜色等事物,创建属于自己的情绪板,分析可用素材,了解什么类型的设计会对用户产生吸引力。

(4)导航图。导航图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系统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研究人们如何浏览和体验交互系统平台,从中找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3.原型设计策略

原型是设计的展示,将交互产品的创意想法原型化,研究针对板鹞风筝数字化交互平台的交互方式,从起初进行的低保真原型到之后的高保真原型设计,实现最终的数字化平台。

交互环境以古朴风格为主,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板鹞风筝3D模型为主,点击模型可以近距离看风筝整体结构,而且周边环境还有板鹞风筝的相关介绍;另一部分用户进行详细操作制作板鹞风筝的每一步骤,可以通过之间的交互去体验板鹞风筝的艺术魅力,了解其制作技艺,最终实现板鹞风筝的交互原型系统设计。

4.设计评估策略

现在的用户不仅仅期望是一个可用的系统,还希望从中寻找愉悦感和刺激感,评估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环节,了解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的交互体验,尼尔森·诺曼集团指出,“用户体验涵盖了最终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所有方面。典型用户体验的首要要求是满足客户的确切需求,其次是使得产品简单和优雅,让用户舒心、愉快”。

评估者与概念草图或原型交互时收集用户体验的相关信息,为了改进其设计的平台,通过可用性测试、实地研究对参与者进行评估,从参与者的信息反馈结果中来指导交互系统迭代设计。

(1)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一般在实验室可控环境中进行测试,为的是评估者可以在可控环境中可以控制用户行为,也可控制测试环境对用户产生的影响。通过测试收集用户在体验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中的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平台的优缺点。

(2)实地研究。评估研究在自然环境中完成,对用户体验进行评估,可以将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交互系统放在博物馆内,从中了解并观察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操作性。

总之,通过上述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调查,总结并归纳合理的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平台构架:通过合理的交互方式,实现平台的框架和内容;结合板鹞风筝的造型特征、风筝绘画元素以及色彩,进行整体的视觉效果设计,使用交互软件进行最后制作,实现完整的板鹞风筝数字化平台原型设计,可以让用户在交互体验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风筝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结语

板鹞风筝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义和符号意义,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它集中体现了先民的审美和风俗习惯,是一种充满文化意义的艺术形式,可以传达民族文化的内涵,也是文化意义的媒介物。为了南通板鹞风筝可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需要通过研究更多的数字化方式来保护板鹞风筝。在非遗视野下研究板鹞风筝的数字化平台交互设计策略,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谈交互设计流程中的视觉因素
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