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倚欣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是中国人共同的家族史。阅读了《中国人史纲》,特别是详细阅读了宋朝那些事儿,为之感慨,耳目一新,于是重读,仿佛那些历史还在演绎一种新的境界,令人难以忘怀。
宋分为北南两宋,历时3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不短不长的朝代。从立国开始就处在辽、金、西夏强邻压境的窘境中,但有意义的是它采取了一项崇文抑武、作养士气的基本国策,皇帝与士大夫(文人)共治天下,使得这个时代人才荟萃,文化兴盛,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被世人誉为东方文艺复兴时代。
三百年大宋重文抑武,新儒学蓬勃兴起,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直接继承孔孟先秦儒家,吸收扬弃了道教、佛教等其他教派思想,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使儒学进一步成为整个东方人的思想支柱,这也是300年大宋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之一。两宋理学(或称新儒学)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阶段。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
宋代理学家“二程”
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谁都知道唐宋八大家,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就有六位,除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等大文豪,可见宋文化的比重。唐人能以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高峰,宋人则以诗词、散文创造又一高峰。宋朝是一个词文国度,除唐宋八大家的宋人外,两宋词文人才辈出,既能诗词,又能散文。《全宋词》共收集1300多人的词近两万首,仅陆游留存的诗词就有9300多首,苏轼近3600首,都是古代诗词的精华;散文、小说、戏曲方面,欧阳修带起了第二次古文运动,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先后涌现出了《爱莲说》《秋声赋》前后《赤壁赋》《岳阳楼记》等文风古雅清淡、自然明快、寄景言情、处处反映现实和社会的优秀文章,为后来的文学改革开辟了一条广阔路径。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史学莫胜于宋,宋贤史学,古今罕匹。”宋朝有专门的官方修史机构,最著名的史学著作当属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这是我国第一部恢宏的编年史。沈括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被列为中华古代八大科学著作之首,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此外,还有《通鉴记事本末》、新旧《五代史》等,常用典故治理国家,形成了浩大的史鉴之风,可谓完美的史学巨制。毛泽东17次批注《资治通鉴》,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瘦金体《千字文》片段
当一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你不会不为大宋京都清明的繁华而动情;当李成的寒林盛景,范宽、董源的山水呈现在你的眼前,你不会不惊叹,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再看书法,仍不甘落后,苏、米、黄、蔡四大书家天然自成,各有千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与王羲之、颜真卿的行书各领风骚,可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三块里程碑。更值得让人回味的是宋朝皇帝与士大夫(文人)都有书画方面的造诣,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书法,别具一格,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王朝中史无前例。
科举制度,肇端于隋,奠基于唐,完善于宋。宋代科举制度的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取士不问家世,严防考官营私,全凭经义、诗赋、策论取士,个人的知识才能,取代了门第血统,在科举考试中占了主导地位。在严肃的制度下,宋代成为士大夫的乐园,考试及格人士所受的重视,比唐王朝更甚。当金榜题名的进士们结队朝见皇帝,通过街市时,首都开封就好像疯狂了一样,万人空巷。有人感慨地说:“纵使一位大将,于万里之外立功灭国,胜利凯旋,所受的欢迎,也不过如此。”这是唐宋之际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在取士制度中的反映,因而能更广泛地选拔人才,对宋代文化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宋朝在政治、经济、科技、海外贸易等各方面都是令人瞩目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宋朝的罗盘(指南针)、火药、活版印刷就占了三项:罗盘的使用,使海上贸易风险极大减低,也让欧洲海上帝国的出现成为可能;两宋时期火药武器的快速发展,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北宋的毕昇(约971—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的诞生,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制成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发行于北宋的纸币交子,是世界使用纸币的开端,将还处在黑暗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宋朝还是中国瓷器的鼎盛时代,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通过瓷器贸易,让中华文明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他诸如纺织、刺绣.亦十分发达;江南的水利灌溉系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宋朝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开明、文化繁荣、科技创新的黄金时代。一位台湾学者在《梦回宋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生活在宋朝。”可见这个朝代是一个让人们向往的朝代。
拜读《中国人史纲》一书,感知两宋划时代的文艺复兴,我们学习古代的东西,由于他产生的时间距我们久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必须活学活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传承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
——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经数千年,到了宋代政治清明,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儒学的革命,形成了新的对社会具有影响力的哲学体系,《梦溪笔谈》等社会科学著作的问世,形成了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活版印刷、火药、指南针、造船等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科技革命……无不体现宋人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敢于担当,忧国忧民的品德。宋朝的皇帝,真正有能力的为数不多,自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1月)签订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后,一发不可收拾,之后的270多年里,在鹅毛雪片般的割地赔款条约下苟延残喘。然而,士大夫们却是敢于担当,忧国忧民。范仲淹被贬,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佳句;苏轼由汴京——杭州——惠州——儋州一贬再贬,但始终未忘为民谋利、创业干事,在杭州他带领百姓治理西湖,修建了苏堤,便有了现在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断桥残雪……;一首《饮湖上初晴雨后》把西湖写的如痴如醉,在建造苏堤过程中,也没忘用诗词给后人创造财富。这种敢于担当,忧国忧民的品德,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靖康之耻”后,宋金对峙,大宋半壁江山燃起战火。以宗泽、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陆游等为代表的不同时代的爱国将领表现出坚决抵御金兵,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岳飞《满江红》激励着中华民族的愛国心;辛弃疾一生写了数百首爱国主义诗词,临终还喊着“杀贼!杀贼!”;陆游临终《示儿》还叮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而抗元的文天祥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英勇就义。他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这种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斗志。
科举考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