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交换类型与别样的历史构写

2019-07-15 04:38李全平
文史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资本主义马克思

李全平

历史有规律吗?依何构造历史?这是兼具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深刻发问,也是无数史家哲人曾经孜孜探求的命题和宏愿。马克思就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立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成为近代以来影响中西方宏观历史叙事最为显著的思想光亮带。然而,晚近几十年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勃兴和世界学术分科别类的强势演进,许多史学家放弃了构拟大历史的“雄心”而偏专一隅。在当前国内外史学界因“琐碎化”而出现危机时,柄谷行人的《世界史的构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却犹似一道烛光,唤起不少史家久违的职志。

柄谷行人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毕业于东京大学,先后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曾担任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当代著名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及社会活动家,在中国思想界也颇具影响力。

该书立基于对马克思理论的深刻洞悉。作者认为,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角度考察社会构成体的历史,而视国家和民族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这在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能动性方面遭遇双重困境。不过作者并不赞成所谓的“过时论”,而是重新阐发马克思之“经济基础”的维度,提出从“交换方式”入手考察人类社会构成体的历史。书中构拟了交换的四种理想类型:赠与和回馈、服从与保护、商品交换和其他超越前三种的交换样式,依循这四种交换类型在不同历史时期占比的差异,将世界体系划分为四个次第转换的阶段:微型世界体系,氏族为主的社会;世界一帝国,国家为主的社会;世界一经济,资本为主社会;超越前三种的全新体系,走向世界共和国。以此为全书架构,作者利用丰富的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政治經济学等资料进行了令人叹服的论述。

尽管该书对历史学家重构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启发甚深,然而作者却申言,自己要写的并非历史著作,其主旨是对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和人类发展前景给出批判和预测,所针对的正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种种困惑与危机,是资本对人无所不在的压抑、宰制乃至扭曲,故而作者通过探析“交换样式”的演进,独创的有关资本主义制度之批判理论——“资本一民族一国家”三位一体说,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在当今的理论价值,思考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结构和周期性危机,激发人们超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理论想象力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
别开生面的描绘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