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型教师

2019-07-15 01:43张嘉
中国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吴江活动课教研

张嘉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如果人民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也是吴江老师所追求的教育境界,他一直致力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信经过积累、迭代、沉淀,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会“留下来”。

一、相遇——迷茫中终坚定

“一个物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成了一名科学老师,从事着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听着有点像绕口令,却是吴江老师刚入职那几年的现状。由于学校师资紧张,他还代过语文、英语、体育、信息课。当时班里的孩子都对他崇拜得不得了,纷纷亲切地唤他“全能老师”。回顾往昔,吴江老师却特别感谢这段经历,“全能教师”的独特体验,让他触摸到学科间的关联,为他日后敢于打破学科界限创造性设计教学埋下种子。然而,享受着学生的“热宠”,吴江老师却常常迷茫——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学科的教师,直到他邂逅了——综合实践。

吴老师任教的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是园区内最早的一所公办学校。从2001年开始,学校就涉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并开启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研究。幸运的是,一进学校,吴老师就有机会以兼课的形式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他小心翼翼、懵懵懂懂地开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一切都是模糊而被动的。当时新城花园小学的综合实践分为综数(综合实践数学)、综语(综合实践语文)和綜英(综合实践英语),还不够正“综”。

2012年,有了几年“综数”教学经验的吴老师第一次参加区综合实践基本功竞赛,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晋级到苏州大市。也就是在那次比赛中,他接触到了更“正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体验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赛后他开始尝试抓住一切机会接触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他在心中激动地呐喊:“我要教综合实践,我要做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二、相守——求索中强内力

由于综合实践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巨大差异,在各地各校的落地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吴老师决定全力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很多人都不看好,家人、朋友都劝他教数学更有“前途”,但是他却毅然决然地决定进军和坚守。学校里没有师父教,就主动去与专家写邮件咨询,没有资源就自己去挖掘,没有课程就自己去开发。他始终坚信,这样一门重实践、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会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他愿意做那个先驱者。

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正式颁布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与此同时,省教研室编著了新教材,苏州工业园区迎来了第一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职教研员。一时间,区域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他常和朋友们说,青年教师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为了成为骨干教师,吴老师抓住每一次的上课、比赛机会,以课促学,以赛促教,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是折磨,也是磨炼,一次次的熬夜,一次次的推翻重来,有时一节课教案要大改好几遍,可能把学校里的班级都上了个遍还要去别的学校借班来上。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抓狂”“崩溃”中,吴江老师逐渐成长起来。

如果说比赛锤炼的是教学实践能力,课题研究则让吴江老师有了扎实的科研基础。踏上岗位,他就逼迫自己要写文章、做课题,努力提升自己。从最开始参与同事的课题,到自行摸索主持微课题,如今,他同时参与一个省级规划课题和省重点资助课题,独立主持一个市级课题。一路研究,一路思考,他乐在其中。做课题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接收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成果,结合各种实践研究,进而通过撰写和报道文章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研究转化成一定的成果。数十篇论文的发表记录了他的钻研和探索,他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成长远不止这些,吴江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钻研不断深入,他努力向视频里、培训中的教师学,向周围的同事学。他带着“综合实践”的眼光,生活中一个个具体问题情境成为了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主题;在教育实践中,他带着“综合实践”的思维理念去尝试,指向问题的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去探究……2015年,他参加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竞赛获二等奖;2018年,参加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竞赛获一等奖第一名;近五年来,30余节省、市、区级公开课给他这些年的积累和坚守做出了最好的肯定。

三、相伴——创生中获拔节

吴江老师在综合实践这条路上一走就是10年。除了成绩,更多的是他在创生课程中收获的快乐。最开始的时候,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教材,课程内容由执教老师自己设定。不教这门课程的老师说,没有教材的课好上,自己想上什么就上什么,一门课程的老师却知道,没有教材最难上,备课着实花工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合理设定,到活动内容、主题的选定,板书设计等,都需要从无到有“造”出来。创生的过程是痛苦的,如何做到以生活为“文本”,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索为“方式”,以体验为“目的”,以心智为“目标”,这一切于他既是挑战又是乐趣。

课堂上的吴江老师是位“懒”老师。走进他的课堂,没有说教,没有灌输,更多的是孩子之间的激烈争论,相互探讨……而他,就像是学生的伙伴,参与到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成长。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某小组速度明显快很多,他马上邀请这组的成员发言,介绍他们的经验,其他小组听完自发的学习并马上提高了效率;他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总能从学生不那么流利、表述不那么准确的交流汇报中听懂他们的表达,经过他的梳理,略显凌乱的回答变得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他有一双灵巧的手,每每看到他自制的教具总是让学生眼前一亮,无论是自制的3D照相机还是DIY的指纹锁钥匙,总是激起学生探索、尝试的欲望;他还有一颗尊重学生的心,给学生个性思维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彩色空间里自由徜徉,他的课堂里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有的是多样化的设计、多元呈现和不一样的创想。

吴江老师的研究越来越有深度。从最初一节课、一个活动的设计,到后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太阳花开课程体系”的架构,他一步一个脚印。2018年,他参与了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及成长手册的编写。2019年,他参与了苏州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编写。2017年,他以课程导师的身份参与苏州市实事项目“家在苏州e路成长”的课程开发,为苏州的博物馆编写课程并进行指导工作。在开发创生课程里,他寻获了自己的教育快乐。

四、相携——引领中求创新

2018年,他成了苏州工业园区最年轻的大市学科带头人;在领导的支持鼓励下,他被聘为苏州市的综合实践活动兼职教研员;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组的组长,参与区域教研管理;作为学校分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导和教研组长,他承担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团队的建设。

作为团队引领者,吴江老师努力革新教研新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兼课教师众多,教研活动的时间与自己主学科时间冲突,为了保证教研时间,他带领团队进行特色教研。利用新技术改变教研时空,进行网络教研;改变教研形式,以课代研;同时,以每学期一个大主题的形式进行小主题式教研;开展接力课堂,同一主题活动的不同课时由不同老师执教;双师共教,开展两位老师共上一堂课的教学研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在学校大力发展,他想尽一切办法。他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眼光重新审视学校的各项传统活动,以综合实践的理念对这些传统活动进行“特色项目升级打造”。他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将这些活动打造成富有综合实践味,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班级层面,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进行改造,形成班级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年级层面,对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主题形式对升级;学校层面,对出国修学活动以项目研究的形式进行品质提升;社团活动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特色升级。

除了教研创新和活动升级,他带领团队通过实践探索,为学校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根据学校特色打造“花园博物馆”“STEAM工作坊”“PBL太阳花成长空间”三大平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并订制课程;利用校园内网,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手册》电子化,记录下学生活动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吴江老师是幸福的,他邂逅了综合实践,找到了自己的教育乌托邦。他努力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追求践行着一位教师的真诚、温暖与智慧。他愿将自己的幸福点亮孩子们心中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长明灯;他希望经过岁月的洗礼,能给学生留下综合能力的切实提升。这,就是他的教育理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吴江活动课教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活动课
赞家乡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