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 斌
古人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说话的声音,是一个人内心世界、健康状况的外在显现。生活中,阅历丰富的人,根据对方说话的声音是肚子发出还是从嗓子里发出,就能基本判断出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白虎通》云:“声,鸣也,闻其声即知所生。”
人有百种,言语发声也各有不同。有的人平时似乎不爱说话,八杠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急性子的人恨不得上去掐他的脖子,但若一站到台上,或是拿了个话筒在手,便如同换了个人,片刻之间,口若悬河,气势如虹,其声也宛转悠扬,如鸣佩环。这种人是有道行的,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但终究不是浑然天成,少了些未孩之态。
而有的人偏爱说话,不管是高人切磋还是小友聚会,他们在人群中往那一坐,嘴皮子一翻,就像开闸泄洪,滔滔滚滚,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五只眼……霎时昏天黑地,个个人仰马翻。这种人也是有“道行”的,其内心修为已强大到目无全牛,让人望而生畏。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听学前的小孩说话。虽然小孩有时蛮横无理、毫无顾忌,但鼻涕邋遢中,讲的全是肺腑之言。所以,我喜欢跟孩子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也就是和真正的“大人”在一起。
《周易》里经常出现 “利见大人”“用见大人”等字眼,那么什么是“大人”呢?《文言》上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个太形而上了,故孟子给它做了最好的总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心,是未经过世间造作的心。他们不畏惧权威,也不害怕结果,他们嘴上说的话,就是他们明明白白跳动着的心。
最近参加一次宴会,正好被安排坐在一位长者边上。开席前,一桌都在高谈阔论,只有他一个人安静地听着每个人说话,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点头微笑。他静静地看着、听着,别人问他,他才作答。声音如林籁泉韵,内容言简意赅,神情淡定自若。直到开席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才是主人宴请的主客——一位名满小城的老中医。所谓“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一个内心沉静安详、圆融自在的人,他的言语一定淡定从容,不疾不徐,让人如沐春风。
回想那次宴会,实乃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