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 卞雷斯
(上海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内科 上海 200010)
脑卒中疾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人群中,但以老年人群为主,且老年人群骨密度开始下降,因此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患者因长期卧床或偏瘫等而致无肌肉收缩力而易继发性骨质疏松,由此而引发疼痛和生活能力障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所以积极给予药物和康复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为探讨康复治疗应用于社区卒中后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效果,如下。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生化指标比较(±s)
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 n 时间 降钙素(pg/ml) 骨钙素(ug/L) PTH(pg/ml) ALP(U/L)治疗组 59 治疗前 155.17±54.20 7.43±2.81 623.38±213.05 54.83±6.38治疗后 201.96±55.83*# 10.36±2.97*# 492.82±115.82*# 67.63±7.98*#对照组 59 治疗前 154.98±53.85 7.36±2.75 623.26±212.78 54.69±6.42治疗后 176.17±42.36* 9.02±1.96* 548.66±161.62* 62.36±7.86*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入住黄浦区老年护理医院的118例高龄卒中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9例。纳入标准:经CT或MRI等诊断为脑出血或脑梗死,卧床时间>6个月,存在腰背疼痛,X线证实为腰椎退行性变的,骨密度检测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严重骨质疏松、脆性骨折、意识不清、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急性炎症期、皮肤感染、体位性低血压、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未能完成全部检查治疗者、患者及家属不配合者。治疗组:男性29例、女性30例;年龄80~92岁,平均为(85.2±2.3)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1例;年龄80~93岁,平均为(85.4±2.2)岁。比较两组性别与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碳酸钙D3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辅以每日30分钟的床边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及躯体酸痛等不适。
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J-18B型电脑中频治疗仪,频率为4kH,低频频率为2~40H,调制波形方波,大号电极片,于患者疼痛部位或偏瘫肢体上下并置或内外侧对置,2次/d,30min中频脉冲治疗,共3个月。
采用患者空腹下血液进行检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降钙素、血清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碱性磷酸酶(ALP),采用腰椎X线检查、根骨超声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
将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骨钙素、降钙素及ALP水平高于治疗前,PTH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生化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
两组治疗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
脑卒中后需长期卧床或偏瘫肢体无肌肉收缩应力而致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从而引发脆性骨折和疼痛等,影响其日常生活。所以及时给予药物和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减少是高龄卒中后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有研究发现[2],卒中偏瘫者1个月后可出现骨量减少与骨密度下降情况,且于6个月左右达高峰。卒中后偏瘫者2个月发生骨质疏松率约6.7%,3~6个月约46.9%。一旦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将会出现疼痛和脆性骨折等,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并加重其心理负担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此外,卒中后患者需长期卧床而减少运动量,使其血清钙浓度逐渐下降,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破骨活性,因此易发生骨质疏松。缺乏维生素D也是引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给予碳酸钙D3可及时补充患者体内维生素D,调节其钙代谢平衡,加速肠道等有效吸收钙,同时还可减少破骨细胞数量与活性。本次研究于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康复治疗,通过利用仪器来让患者肌肉进行收缩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将能力运输到组织以改善患者骨细胞活动,加速新骨的生成,减少骨量流失,从而增加患者骨密度,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用于临床社区卒中后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