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濠鋆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着课程不完善、导师指导不足等问题。但在书院制模式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政策导向性强、校友资源丰富、活动地点较近等优势。因此,在书院制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从组织和体制建设、资金和场地支持、培训和指导机制、交流和激励制度等路径出发,培养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前期的孵化基地。
关键词:书院制;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路径
d01:10.16083/j.cnki.1671-15 80.2019.06.0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9) 06-0036-04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创新,以保持核心竞争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新常态下提出的新要求,核心是创新、创业,让想创业、能创新的人都有机会可作为,这样既能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会向流动和公平正义[1-2]。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潜在人才,对其实施创新精神、创业技能的培养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教育目标,继而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广泛开展,但在书院制模式视阈下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甚少。
生活社区书院制改革在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推广,在党建育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5]。书院制以生活社区为载体,改变宿舍区单一的休息功能[6-7]。高校学生生活社区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大学生休息场所,更是大学生思想碰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鉴于生活社区书院制的特殊功能,本文拟从书院制模式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
(一)国家政策倾斜,重视创新创业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仝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要求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2012年8月,《普通本科學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中明确规定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完善了创业教育的内容,并且详细说明了关于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政策保障体系等相关问题。2015年,作为改革先驱的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提出仝面深化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20号),提出建设大学生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示范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实践平台,制订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措施。由此可见,从国家的指导意见到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全国各地均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前景一片光明。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每年,全国各地高校纷纷举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为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创造舞台。为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各地高校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创业空间、创业孵化器。以广东省高校为例,仝省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筹办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众创空间、国家级创业孵化器,制订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创新创业课程不完善,导师指导不足
根据国家的文件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已经开设多年,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不足,课程往往流于形式,且缺乏合适的创新创业导师,主要表现在:
1.课程主要是基础课程,且课时短(部分高校仅有1 6学时),无法授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2.大部分高校仅设立理论课程,没有实践课程,课堂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大学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大部分高校没有创新创业的专职教师,负责授课的教师通常由辅导员兼仟。由于高校辅导员自身工作繁忙,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课程教育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辅导员缺乏创新创业经验,导致大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低。
4.高校聘仟的创新创业导师主要以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授为主,教授虽然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仅有少数教授具有创业经验。即使聘仟一线企业总裁、技术骨干作为创新创业导师,他们也可能因为工作问题无法给予学生长期指导,从而导致师生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指导效果不甚理想。
二、书院制模式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优势
(一)政策导向性强,支持力度较大
建设书院的其中一个初衷就是改变生活社区的单一化休息功能,将其改造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第二课程阵地。学校重视书院的建设,给予书院开展各项活动足够的资金支持、场地支持、政策支持。因此,在书院内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活动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支持,有助于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校友资源丰富,提供社会支持
生活社区书院内的大学生来自于各个二级学院,学生数量达到几千人,学科渗透,理工交融。每年从书院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多,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经多年发展后,一些学生在创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部分大学生就职于一线企业,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中层干部。若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书院强大的校友资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帮助大学生走上创新创业道路。
(三)具备场地条件,开展系列活动
生活社区书院内设有专属的活动空间,主要用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做会议室等,可以为书院开展培训课程、沙龙交流会等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此外,若书院学生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愿,经过调研、考核、评估等流程后,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创客空间,建立创梦工作室。
(四)活动地点较近,方便学生参与
生活社区书院就在学生公寓内,学生距离书院的地点近,使学生能够便捷地参与书院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培训课程、沙龙交流会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有助于提高教育覆盖面、学生参与度和书院的影响力。
三、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有别于传统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式,书院制模式下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应结合生活社区书院制的特点,利用书院的特点、优点、亮点,从组织和体制建设、资金和场地支持、培训和指导机制、交流和激励制度等路径出发,培养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前期的孵化基地。
(一)组织和体制建设
1.成立书院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为了正确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帮助大学生解答疑问、完善书院的管理、加強专项资金管理、简化服务流程、落实创新创业的政策、提高创新创业的成效性、促进创新创业健康发展,在书院行政机构基础上,成立书院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使具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能够找到“诉求”组织、服务组织、管理组织。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常设于书院办公室,设立咨询部、培训部、后勤部、项日部、信息反馈部等,并配备专职教师,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
2.完善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制。高校面向仝校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是基础课程,以培养全体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应基于书院内开展的前期问卷调研、访谈结果,以兴趣为导向,面向对象是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书院大学生,重点培养书院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品质、技能,并实施多元化课程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学生参加书院内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学分体制,不但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还能减轻学生的选修课学分压力,让其有更多的精力用于项日中。
(二)资金和场地支持
1.设立书院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制订书院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制度,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根据创新创业项目的推进进度,专项资金给予相应的扶持:(1)前期考察论证阶段(基础层次):这项资金支持目标群体是具有创新创业意愿、具备一定可操性的项目,旨在为项目的前期调研、考察提供基本的资金支持;(2)项目实施阶段(提升层次):这项资金支持的目标群体是经过考察论证、具备项目实施可能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旨在为项目孵化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3)项目扶持阶段(应用层次):这项资金支持的目标群体是已经上了轨道、项目推进顺利、取得一定的效果、需要加大资金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旨在为项目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2.开设创新创业创梦工作室。在学生公寓生活社区内实施书院制建设时,已经规划相应的活动场所,这为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地保障。为了鼓励书院学生将创业理念变为现实,书院服务机构开设创梦工作室,让具备创业条件、具有一定基础、经过评估和考核的团队进驻。书院创梦工作室是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一个前期孵化器,进驻时间最多为两年,推行年度考核,实施优胜劣汰的制度,对于考核优秀者将推荐到校级大学生创业园,对于考核不及格者将收同创梦工作空间,这既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机会,又给予其一定的压力。
(三)培训和指导机制
1.实施书院多元培训制度。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不但需要项目创新点,还需要强大的理论知识支撑。这些知识既涉及专业知识,又涉及其他多学科知识,以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财务、管理、风险、心理压力等问题。因此书院将会定期开展培训讲座,讲解多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项目管理、商务谈判、抗压、团队合作等职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2.聘任书院朋辈导师和专家导师。导师是书院制模式下生活社区内的重要教育者,创新创业导师能给予正在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指导性意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创业理念。其中朋辈导师通常是在读大三、大四学生,他们具有创新创业经验,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他们可以利用朋辈帮扶的优势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帮助学生走正确路线。专家导师是由行业内专家或者高校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老师组成,实施跟踪管理、“一对一”帮扶制度,将自身一线工作经验、创新创业道路中遇到的困难和难点等问题传授给创新创业大学生,并提供长期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创业。
(四)交流和激励制度
1.开设书院创客沙龙交流会。对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像一线企业的创业者那样,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大学生往往视野较为狭窄,思维较为僵化,处理问题能力有待提高。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可以通过书院创客沙龙交流会进行思想碰撞,让大学生可以通过创业经验交流分享创新思想,吸纳他人的观点,纠正错误认识,此外还能通过沙龙平台认识不同创新创业项日的大学生团队,发展人脉,甚至可以进行项目合作,为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建立书院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每年对书院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跟踪,以专家导师作为评审团,从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开展情况、项目效果等角度来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十佳团队”,并公开表扬,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提高创新创业团队的积极性,促进项目的健康和有序发展。此外,进一步落实项目竞标制度,对于空缺的位置,让有意愿的团队充分展示自己的理念、设想,保持书院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激励创新创业者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四、讨论
(一)关于书院创新创业扶持项目的思考
院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既有其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主要体现在:生活社区书院不像高校传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那样具有较大的场地空间,可以容纳几十到上百个创新创业的办公场所,书院的活动空间较小,这也限制了书院创业扶持项目的选择面。基于书院的场地特点,书院在扶持创新创业项目时主要集中在技术服务类、产品开发类、商业服务类等对场地面积要求不高、可在较小空间内实施项目计划的创客团队。
(二)关于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在现今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人数不少,之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将理念转化为现实,没有将心动转化为行动,是因为缺乏一个激发潜能、提高能力的平台。书院内居住着几千名大学生,要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从组织建设角度出发,成立书院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让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找到“组织”;可以从体制建设角度出发,确保创新创业课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减轻创新创业学生的学分压力;可以从资金支持角度出发,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从场地支持角度出发,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场地支持;可以从培训机制角度出发,为提高创新创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系列培训;可以从指导机制角度出发,选聘合适的朋辈导师、专家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可以从交流制度角度出发,让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可以从激励制度角度出发,通过额外的激励制度刺激大学生保持创新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重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 (35).
[2]刘宝,农莹,张扬,等.提升民族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路径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3]赵璐璐.书院制框架下学生社区团建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05).
[4]谢刚,王传伟.书院制背景下以“精英化”为导向的学生干部培养的必要性和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 (10).
[5]王秀莉.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研究——书院制模式下党员责任区制度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
[6]杨迎春.生活社区书院制与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难题的破解——以肇庆学院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3 (06).
[7]董濠望.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进生活社区的路径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