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成效

2019-07-14 00:06:56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本化理念班级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四中学小学部 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新课程理念和要求以及现如今的课改要求都体现出传统班级管理的落后性。以往的“封闭式”或“专制式”等方法不仅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扼杀于摇篮中,还大大阻碍了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培养。为了学生的发展,革新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势在必行。从学生本身出发,关注学生身心的需要进行班级管理的改革,有利于探究既人性化又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新方法,达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目的。

一、人本化管理对促进小学班级管理的发展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革新,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如今,发展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式则是将人本化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相融合。因此,人本化管理也是教师管理工作的中心所在。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小学的主要职能,而教师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主体,对组织和进行班级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利用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对教师而言可以使教师品德高尚,可以更好地管理班级,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培育学生的良好的人文情怀,还可以使学生在人性化的环境中发展成长。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融入人本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对人本化管理理念认识不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提倡的,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这种新型理念由于在当代宣传不足,大多学校并未真正意识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因此该管理理念在教学活动的实际进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大多学校认为以人为本无非就是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或者让员工强行以充满热情的状态去工作,甚至是对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压榨和利用,反而与人本化的管理理念背道而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延伸到古代就是民本思想,有句古话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由此可知想要国家安定,离不开黎明百姓的安定。因此,倘若站在儒家思想来看,社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稳定发展并日益强大,一切管理模式都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学校管理人员的人本化管理意识不强。农村小学大多在教学资源上较为匮乏,由于资金的不足,无法提供像城市小学那样的教学条件,因此许多农村小学都难以保障所有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等获取现代信息的载体。而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他们能够了解新型管理理念的途径少之又少,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想要学习也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使得人本化管理意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的阻碍。造成这样窘迫状况的首要原因就是农村小学的物质条件较为落后,导致学校的资费只够维持平日学习需求,无法有进一步的扩展,从而导致人本化管理的落实受到较大阻碍。

(三)非人本化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以往大多政策偏向于扶持城市的发展,且“同工不同酬”和“优先发展城市”的状况挫败了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这也是非人本化管理的表现。由于对农村学校缺少扶持,农村小学教师的薪酬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大多教师在个人造诣方面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同时还存在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以至于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三、农村小学班级人本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人本化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其核心就是人,要以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并对人力资源倾注感情。教师想要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首先就是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师生间的隔阂不那么深,班级人本化管理的目标才会更进一步。教师必须认识到情感交流对于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要用心与学生进行互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关系好。一旦学生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可以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也能够及时处理许多心理问题,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拉近距离不代表没有权威,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也要有分寸,以免丧失了教师应有的威严,反而让自己在班级中没有话语权,关系太过亲近而导致学生不听自己的话,起到反作用。只有建立平等和谐而有分寸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保障班级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一个由班级共同回忆衍生出来的在价值观、信仰、态度方面产生的沉淀,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增加班级凝聚力,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课堂氛围。班级文化不是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能树立起来,在打磨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充满正能量的引导,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成功建设好班级文化,人本管理模式就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成为教师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

(三)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光是教师一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引导学生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也十分关键。毕竟教师无法时时刻刻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无法时刻了解学生的想法,因此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是加强人本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学会自主管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要拥有自信。自信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很容易成功,也更加轻松。第二是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再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析和改进。这样的三元化自我管理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论

本文以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普及人本化管理理念作为研究切口,并说明了在教育方面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人本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更是引导师生学会尊重和沟通的重要理念,尤其作为教师,尊重学生、用心对待学生、欣赏学生都是高尚师德的体现。在目前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依次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具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人本化理念班级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市场(2016年31期)2016-12-19 08:42:47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