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坚守 在变迁中践行
——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侧记

2019-07-14 06:13
民族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南音民族民间民族

龙 婧

2018年11月9日—12日,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2018)(以下简称为“音乐周”)在北京举行。音乐周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创办并主办的每两年为一届的公益性、学术性系列活动。本届音乐周以“传承与变迁”为主题,包括了学术展演、学术研讨、学术典藏、英才扶持、走进殿堂、走进高校等计划活动。主旨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品鉴、探讨最为鲜活的民族民间案例和音乐内容。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发展与创新、坚守与实践中树立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认同。

本届民族民间音乐周(2018)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协办,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北京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等九所高校和艺术机构为协作单位。内容版块主要由学术展演、讲释坊和辨析场三个模块组成。本次音乐周还加入了新媒体的网络直播方式,以期将传统的珍贵遗产,通过多样性的音乐存在形式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音乐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5位专家学者参会,学者和艺术家们以多种视角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音乐展示。本次音乐周活动内容将从以下几方面归纳总结。

一、学术展演:群英荟萃 畅诉原生

本次音乐周学术展演部分包括了蒙古族、纳西族、彝族、藏族、独龙族、朝鲜族等10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民族音乐展示。除了主会场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之外,还分设了5个分会场,分别是国家大剧院资料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厅。邀请了德都蒙古民间艺术团、阿吉太组合、火之子组合、玉龙山组合等民族艺术团体,卞英花、阿旺、阿普萨萨、马国国、和丽元等民族音乐艺术家,以及来自晋江市南音艺术团和雄县古城村音乐会的地方性艺术团队,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参会。正可谓是:八方来客,群英荟萃,新旧传统,共谱佳话,共同呼应了本次“传承与变迁”的主题。

(一)民音荟萃——歌从八方来少数民族民歌展演

“民音荟萃——歌从八方来少数民族民歌展演”是一次多民族艺术精粹展演,来自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为我们带来了多样化的民歌。参演民族艺术家有来自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朝鲜族歌唱家卞英花和藏族歌唱家阿旺;中国内地少数民族流行乐组合阿吉太组合;独龙族歌唱家阿普萨萨;彝族口弦传承人马国国;国家二级演员纳西族音乐传承人和丽元等,整场演出有歌有舞有风情。展演部分分为4个篇章:“多彩民俗”“最美情歌”“土地与歌”和“吉祥欢歌”。“多彩民俗”展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礼仪性音乐,比如马国国的口弦表演《火把节之夜》生动展现了彝族火把节的热闹景象。玉龙山组合表演的纳西族传统歌舞《热美磋》,纳西族原始舞蹈“热美磋”是纳西族古老文明中祭祀性集体歌舞的迭代相传,被称为是歌舞音乐中的“活化石”。“最美情歌”展现了各个民族优美动人的爱情歌曲,比如有卞英花演唱的朝鲜族传统唱法《阿里郎》和《鸟打林》,独特的颤音唱腔灵活富有生命力。由蒙、藏、彝三个不同民族的音乐家组合而成的阿吉太组合演唱自己改编的歌曲《阿衣莫》,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创新性意识。“土地与歌”当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彝族古剧《撮泰吉》片段《魂附》,其中演员们头戴面具,身穿草衣,配合西南方言的生动讲述,随着音乐舞动着最古老的旋律。“吉祥欢歌”将多种民族有关信仰的民歌穿插其中,展现了多民族音乐当中宗教信仰的力量。比如有纳西族原生态音乐传承人拉伯阿新用传统东巴唱腔改编的《吉日经》,独具特色的东巴音乐将我们带进美丽的丽江。

经过不同民族音乐家的展示,可以了解到传统音乐在新时代音乐变迁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冲击。而音乐家们将传统民族歌舞进行改编加工,从而搬上舞台,这也使得民族音乐更适应当代艺术需求,同时引领了民族音乐潮流。然而,怎样更好地平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也是今后艺术家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从雄县到雄安——亚古城村“音乐圣会”展演

这场来自雄县亚古城村的音乐会,为观众们带来了民风淳厚的艺术瑰宝。冀中音乐会风格大多和当地佛教寺院音乐类似,表演乐器主要有主奏的管子、打击乐器云锣、鼓、铙、板(小钹),吹奏乐器笙、笛子等。音乐会演奏的乐曲的曲牌名大多来源于唐宋词牌和元明清曲牌,主要在全村每年重要祭祀节日或者风俗节日当中演出。来自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的齐易教授介绍:雄县亚古城村的音乐圣会演出风格中正平和,具有汉族传统音乐的朴实风格,是漫长音乐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传统,是中国汉族音乐的活化石。

在曲目方面较有特色的有笙管乐只曲[注]只曲又叫散曲,是从套曲里独立出来的曲牌,它们在做自由连缀演奏时,常常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鼓段做前奏间奏和尾声,以起到统一全曲的作用。常用于各种民间仪式活动。因其常常用于在街巷里行进时的演奏,因此又叫作“溜街曲”。:《反调小华严》《醉太平》《小煞落》等。曲目风格古朴中正,由于曲牌来源于宋元早期南戏,后又受到北曲的影响,使得乐器演奏有着戏曲演唱抒情的特点。另外比较有风格特点的是工尺谱韵唱《四上拍》,四位乐师为我们演出了一段工尺谱的韵唱。工尺谱是我国传统的记谱方式,演唱时中间会加有“啊、哎、呵、哇、哎嗨嗨、呀哈”等衬词来进行串词。工尺谱在这种民间音乐会以活态的方式流传,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场演出的民间乐师平均年龄在50—70岁左右,除了团长和个别乐师以外,普遍都是从当地跳广场舞的阿姨团队当中吸收的主要成员。在乐队传承方面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乐社的史会长谈到,当地的传承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寻找继承人,而当地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从事这一事业,所以他们只能从跳广场舞的长者或者当地学校的学生当中来发展乐师。如何在新时代将民间音乐更好地发扬下去,是基层乐师和传承人最经常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三)从青藏到北京——德都蒙古族民间礼仪歌舞展演

来自遥远的青海德都蒙古族民间艺术团为观众带来了西域草原牧民最原始的原生态音乐。本场音乐会是由德都蒙古族音乐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崔玲玲博士主持讲解。本次来京的艺术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来自在大草原放牧的牧民们。其中代表性的艺术家,有70岁的才仁道力玛老人,她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自小便学习蒙古族长调。另外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青海德都蒙古长调音乐传承人国卫也来到现场。音乐会由祝福赞礼的非常有蒙古族特色的巴彦松祝词拉开序幕,伴着呼麦的吟唱、马头琴和口弦的伴奏,演员们念出祝福的颂词并唱长调,用歌声带我们走进美丽的雪域高原,为尊贵的客人献上最高祝福的哈达。曲目上有描述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汗青格勒》、宗教祭祀歌曲《佛香烟》,融合三个蒙古族地区的娱乐歌曲猜拳歌,待嫁的姑娘演唱的婚礼嫁歌《金手镯》以及全体演员配合劳动动作的新编多声部合唱《摇篮曲》《擀毡歌》《打酥油歌》,生动形象地为观众展现了原始牧民生活多姿多彩的风俗风貌,高潮迭起的原生态音乐展示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多次喝彩欢呼。

(四)文人雅集——福建省晋江市南音艺术团展演

“文人雅集——福建省晋江市南音艺术团展演”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所的福建南音研究专家陈燕婷博士主持。福建南音由于其保持了很多我国古代宋元时期的音乐特征,而被人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晋江市南音艺术团是2010年成立的新兴南音艺术团体,其发展宗旨是扎根于传统文化艺术,坚持弘扬与传承传统南音。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统谋长期亲临乐团指导教授并同台演出。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南音艺术团在三个场地为我们带来了三场不一样的演出,在主场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演出的是比较传统的南音套曲。更具有学术性的将相同五空管[注]相同五空管:五空管是南音的一种调门的称谓。五空管即正调,以G调和C调两种标记传承下来。陈燕婷教授现场解释:在中央音乐学院现场演出的整首曲目都是以同一个五空管连贯演出,中间没有插入其他空管,是一次学术性的尝试。(主要以C调、G调来演唱),以颇具南音特色的“指”“谱”“曲”三种类型有机的连成套曲进行不间断的演出。比如有萧指[注]萧指:指的是以萧为主奏的完整大型套曲,其中“指”是南音音乐中的一种有词、有谱、有演奏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心肝跋碎》【倍工】带慢头,七撩拍等曲目。而在国家大剧院和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的演出则更加偏重舞台化大众化一些,例如,有将花道、茶道、香道融合为一体与乐队演出的花·茶·乐《静夜思》,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更易于接受的古朴素雅又趣意盎然的南音音乐会。南音音乐古色古香,同时注重礼仪文化,真可谓是: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二、讲释坊:承古问今 智育传统

此次音乐周共举办了8场系列学术讲释坊。主讲人分别是来自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作曲家觉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包爱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齐易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师崔玲玲博士,四川音乐学院杨晓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陈燕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巴莫曲布嫫博士。各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从事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角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与创新的发展关系与当下民族音乐面临的困境问题,以及不同地域少数民族研究的现状调查与实践反思等问题。

(一)多视角下传统与创新的体系化建构

从现当代民间音乐发展的角度。胡智锋教授以《多重视角下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为题,从社会中的不同角度来看待民间音乐的发展。他分别从政治视角、社会视角、艺术视角、传媒视角、教育视角、文化视角来论述这一主题。从政治视角:他认为民族民间音乐是体现社会存在的共享成果,也体现了国家政治的管理水平,是国家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共同繁荣进步的标志。从社会角度:他认为民族民间音乐是打破社会民族阶层的元素和载体,它能够快速消融民族障碍和阶层障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沟通桥梁,使得社会中的人类可以相亲相爱。从艺术角度: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个自发原生态的艺术形态,很多时候会被高阶层艺术忽略。我们应该珍视那些民族民间因素,我们必须了解伟大的艺术来源于民间艺术,原生态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艺术来源。从传媒角度:当代传媒技术逐渐发达,民间音乐的发展更离不开当代传媒的翅膀,虽然目前有部分电视节目破坏了民间音乐的原生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传媒在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智锋教授还从教育视角和文化视角论述了有益的观点,认为民间音乐的教育应该从艺术教育体系的科学建立做起,应该关注公共教育在提高公民素养方面起到的有益作用。

从传统音乐创作的角度。觉嘎教授以他自己创作的两个作品——早期作品民族管弦乐《吉祥之夜》和后期作品交响诗《根敦群培》为例,生动地讲释了《传统音乐素材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在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方面,觉嘎教授认为“传承的目的是创新,充分了解传承的内涵,充分掌握传统的特质,没有传承的认知,就不会有成功的创新的结果。”在对前人的研究如何学习借鉴的问题上,他认为“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才能知道自己创作的方向和路径。只有通过对传统音乐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才可以更好地创新。”最后他认为创作当代音乐时“传统音乐作曲应该要考虑演唱的可行性和演员的发挥空间”,才能更大程度地在保留原生民族性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从纪实考察的角度。河北大学的齐易教授以“留下历史存照 助力雄安腾飞”为题为我们回顾了其研究团队在雄安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考察摄录研究工作。2017年雄安新区的成立,意味着这一地区即将迎来历史性的巨变。此次活动由齐易教授牵头组织,联系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的音乐学者以志愿性的方式进行田野考察摄录研究。齐易教授介绍到,此次考察方式由断续改为连续,组织内容分工合作。在资料收集方面,专门请了专业的视频摄录班底,使得此次活动的视频摄录、现场直播和后期制作三位一体,既节省了后期制作的工作量,又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民族乐团传承的角度。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蒙古族音乐研究专家包爱军教授以“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新传统探究”为题,以“乌兰牧骑式社会主义文艺新传统”为例,讲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乐团在面临新旧传统交替的历史过程中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现场主持人、音乐周艺术总监和云峰教授认为:“内蒙古乌兰牧骑式传统音乐的变迁与传承,是新传统的再传播”,是少数民族乐团传承的 “经典案例”,值得更多的团队借鉴和学习。乌兰牧骑于1957年成立,有着4个功能:演出、宣传、辅导和服务。乐团从最初2支21人,到如今75支3000多人。其中跨越了130万公里的路程,演出了30余万场,有着2.6亿的基层观众群体。内蒙古的“乌兰牧骑”就是创新成功的较为典型的文艺机制。包爱军教授介绍到,“乌兰牧骑是形成于北方草原的社会新制度与民族原传统相结合的文艺新机制。是民族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传统的重要组成。”而新传统的形成涉及中华民族的当下和未来,虽然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民族文化被人理解,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二)传统音乐的现状调查与实践反思

在西北民族方面。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崔玲玲博士以“来自雪域高原的蒙古音乐”为题,介绍了来自青海德都蒙古族音乐的历史脉络和音乐体系。她从德都蒙古族概述、德都蒙古族民间音乐、乐器和舞蹈、宗教音乐等方面对德都蒙古族音乐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讲解。崔玲玲博士本身就是蒙古族,她在语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局内人研究视角和宽度,青海的德都蒙古族因为一直生活在较为封闭的草原上,多年来依旧遵从着放牧的古老习俗,故此德都蒙古族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族古老的文化基因,而其生活地域的多民族、多元化的环境又使得其音乐带有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比如德都的“长调”(崔玲玲博士认为当地人并不将其称为“长调”)不论是音色还是唱腔都带有很多当地藏族音乐的特点,包括当地很多对乐器的称谓,其词语也来源于藏语语汇。由此可以看出,民族融合和民族坚守都是相互的,民族音乐也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下,才能更加熠熠生辉。

在东南民族方面。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燕婷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场讲唱座谈会。座谈会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讲解,分别是南音新旧传统的矛盾冲突问题、传统南音和舞台南音的现状、南音的创新方式以及现场南音乐团的音乐展示。在创新方面,陈燕婷教授认为,南音的创新方向,总的来说就是舞台化、大众化,但不应该把过度创新作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大众来欣赏南音,而不是改变其原汁原味的传统。另外,有关部门的引导方向存在一定误区,使得南音发展创新中共性的部分大大压过了特性的部分,过度的舞台化大众化令南音传统源流遗失,这些就是南音传承现状中最主要面临的困境。陈教授还为我们专门介绍了80岁的南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苏统谋先生,他多年来坚持南音传统音乐的保护和挖掘整理工作,在繁忙的演出之余,还相继出版了《中国泉州南音集成》等书籍。并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整理出了《弦管古曲选集1—8卷》等曲谱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值得音乐学者们学习和借鉴。

在西南民族方面。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研究侗族音乐的专家杨晓教授以“侗族大歌的双视角表述”为题,讲述了侗族女性歌班的20年成长历程以及现实意义。杨晓教授在讲座中,生动地将她与黔桂相交的侗人山村结识的潘翠兰歌班姐妹们的20多年相识经历分享出来。在学术研究上,这些侗族歌班的姐妹是她的研究对象,但是在生活层面上更是她的朋友和姐妹。所以杨晓教授可以以一种局内人的方式更进一步地、细节化地了解到当代侗族女性歌班的生活面貌和音乐发展历程。杨晓教授谈到“双视角表述更多意义上是指一种局内人和局外人双重身份的不断转换视角的研究方式。”在音乐上侗族女性歌班在黔桂地区有着多元文化的生存空间,这也使得其音乐有着多样文化的特色。在传承方面,她们传承了祖辈留下的珍贵的传统唱法,在变迁方面,也加入了侗族女性当代的个人理解和诉求。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博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她以“传统音乐的存续力及其面临的威胁”为题,为观众们讲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简称“公约”)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发展。讲座从公约的理念路径和意义来展开话题,巴莫曲布嫫博士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刻解读。她讲解到,应该从公约的文本出发,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理念。并且讲解了与“申遗”的合作以及如何能够申遗成功,还解读了在各大高校如何开展非遗的教育使之得以更好地传承,这些都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巴莫曲布嫫博士基于公约的宗旨解读了非遗的基本属性,理清各种保护措施的关联。她还认为,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多指的是鲜活的、当下存在的活态遗产。现在各种保护措施都是为了保护我们文化的存续力,存续力比生命力要更加准确和符合当代传统的现状。

三、辨析坊:群贤毕集 高峰论艺

百家争鸣,学术共享,本届音乐周期间一共开展了两场学术辨析:“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变迁与坚守——院长论坛”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变迁中的自我坚守与践行——唱作人论坛”,辨析坊版块中讨论的热点人物和前沿的选题都使得现场气氛热烈。

第一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变迁与坚守——院长论坛”邀请了国内几大艺术院校的院长及学科带头人参加,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包爱军、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觉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穆兰、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吉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和内蒙古艺术学院等各位学科带头人,以及各个英才扶持计划内的学院青年教师们。本场学术辨析由音乐周艺术总监和云峰教授主持,他与各个地区院校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共同探讨了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传承与变迁。各位院长就各自院校面对的实际教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并且分享出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优秀案例。在民族音乐学科建立的问题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包爱军认为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应该有机制的建立,应该将民族艺术直接纳入必修课程内容来教育。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穆兰分享了他们组建的“Konggu合唱团”的灵活教学体系。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觉嘎分享了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在系统教学藏族民歌课堂上做出的尝试和努力。包爱军院长谈到了中央民族大学设立的民族高级研修班中新型培养人才的模式。整场研讨辨析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同时也令人反思:作为不同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高层在面对各自领域时,如何更好地结合体系化的教学;如何将本土化和多元文化结合进课堂;如何将基层教育和高等艺术教育融会贯通。

第二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变迁中的自我坚守与践行——唱作人论坛”邀请到了长期活跃在舞台上的各民族唱作人们,有少数民族流行乐演唱组合阿吉太、朝鲜族青年歌唱家卞英花、中央民族歌舞团藏族独唱演员阿旺、从2013年央视春晚走出来的独龙族歌唱演员阿普萨萨、纳西族 “玉龙山”组合、彝族著名口弦演奏家马国国、纳西族国家二级演员和丽元等。本场主持人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许贝以自己在大凉山彝族地区采集的民间音乐经历为开端,依次与场上各位经验丰富的民族唱作人们对话。新兴的民族唱作人组合阿吉太由蒙、藏、彝三个民族组合而成,所以他们的音乐更多的体现了多民族音乐的融合与创新,现场示范演唱的藏族情歌《仓央嘉措》,将蒙古族马头琴、藏族和彝族的民歌唱法融入其中,令人回味无穷。朝鲜族歌唱家卞英花则以朝鲜族民歌《鸟打林》为例,提出少数民族语言唱腔的重要性。和云峰教授谈到“应该反哺我们自己的文化,践行与坚守。”另外,现场的唱作人们就坚守传统和创新发展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纳西族和丽元由于是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多年,他更多地偏向于传统音乐应该保持其原生态的成分,而不要更多的创新。就这个观点而言,独龙族歌唱演员阿普萨萨则认为:对于民族音乐而言,应该两条腿发展,既要有坚守民族传统原生态的继承人存在,也要有勇于大胆创新结合的发展人存在,才能使得民族音乐更好的发扬光大。最后和云峰教授总结到:“今天的传承就是明天的传统,每一位唱作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并认为“多民族融合在一起也是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做出贡献。”

结 语

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在2018年11月12日完满落下帷幕。虽然音乐周经历的时光非常短暂,但是其承载的内容和民族精神却深厚沉甸。仅仅4天内,就包含了10场学术展演、8场学术讲座、2场学术研讨,6个会场联动演出,内容设计精密广泛,学术思潮高峰迭起,学术辨析前沿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承袭民族精粹,求索迭代机变,民族音乐需要在传承的血液里流芳百代,不忘初心,不负时代,民族艺术才能在不断的岁月变迁中去芜存菁。

猜你喜欢
南音民族民间民族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我们的民族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李进杰的南音情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