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探究

2019-07-14 08:56徐伟悦南京林业大学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16期
关键词:通识书院双一流

徐伟悦 (南京林业大学 210037)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个国家及教育战略。“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一方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高等教育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环境与政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书院制教育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互相学习交流,通过立德树人、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环境熏陶等手段,积极探索中国高校教育改革。

一、书院制的内涵

书院制在教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书院治学精神,管理上学习了欧美学校的学院制住宿模式,是一种综合型教育管理模式。书院制是一种新兴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其本质追求。因此,采用书院制管理的高校就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中心”是书院制一以贯之的核心教育理念,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当接受通识教育,以便在走出校园之后与社会接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是学校的目标,但这仅仅依靠学院教育的远远不够的。

书院制的出现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由学院承担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由书院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并提供通识教育、素质培养,二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正如所说:“书院制是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等教育任务,本质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

二、书院制管理模式的独特优势

1.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通识教育

通过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积极性,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见一斑。在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时,能以健全的人格很好的适应社会。书院是一个教育平台,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推动现代化“双一流”大学全员全方位参与的教育体系。

2.为促进学生交流学习而实行混合住宿

实行书院制管理的宿舍里,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增强了思维碰撞火花产生的可能性。现行了按专业划分宿舍的管理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便于学生统一管理,但长此以往,学生得不到不同层面知识的交流,交际能力也逐渐弱化。混合住宿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知识体系迥异的学生创造了优势互补的平台。

3.为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而建立导师制度

在欧美国家,“导师制”被认为是教学的精髓所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同样在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中得以体现。导师可分为常任导师、学术学业导师和兼职导师三种。常任导师主要由专职辅导员担任,主要负责日常学生事务工作,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各方面需求;学术学业导师一般由学院的授课教师担任,在科研学术上为学生提供指导,以便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环境;兼职导师一般由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以“同辈”的角度入手,配合老师的工作与管理,为学生解决较为繁琐的细节性问题。

三、书院制管理模式的要求

1.学生管理职责要明确

推进书院制学生管理体制首先就要明确,书院可以“管”学生的哪些方面。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态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设置专门机构的确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协调平衡,但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需要设置哪些机构分管哪些事务,各部门之间应当如何分工合作以发挥最高效用,这要求书院管理层站在设计指挥层面通盘考虑,谋求书院的长期发展。

2.管理部门分工要明晰

管理体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理念、目标、任务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还需要充分发挥协同机制的作用。在书院制管理体制中,负责管理的书院和负责教学的学院是共同存在的,书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仅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还要分清与学校其他管理部门的职责交互关系,实现书院与学院的对接融合,有效发挥书院管理的特点与优势。近年来欧美学者提出的“负责任创新”可以应用在书院制改革中,以此来规避因“书院+学院”双重管理而产生的交叉矛盾,更好地应对采用书院制管理模式之后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3.书院文化形成要及时

学校里不同书院在发展的历程中会形成其独特的风格,这些被称作“书院文化”的特色与传统,会伴随学生的成长,是学生引以为傲并自觉的维护与传承。与香港以及欧美的高校不同,大陆建立书院制管理模式的热血才刚刚兴起,高校尚未形成稳定的书院文化传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是书院文化形成的基础与支撑。

四、书院制管理模式发展策略

1.科学借鉴优良传统经验

书院制发展更应该在考虑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之上,借鉴英美高校成功的书院制改革经验。国内高校普遍采取以专业划分安排学生住宿的管理方式,而书院制最大的变革就是突破了学院与专业的限制,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次挑战。因此,在学习欧美经验时,要扬长避短、结合实际、循序渐进。除此之外,在道德建设方面也可以参考我国传统书院的优良经验。“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先贤们在教学中对读书教学经验的归纳总结值得在书院制改革中发扬光大。

2.重视书院人文精神的提升

吴国富教授曾说:“书院教育在传统社会里历经波折,但具有良好的延续性。”这种一脉相承的以延续千年的精神就是书院文化。书院文化是书院发展的基石,而书院文化的建立需要从根本提升书院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若弃传统文化如敝履而谈传承与创新,无异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完善书院管理的制度规范

书院是区别于学院与宿舍的独立管理主体,对于明确职责分工、确立教育目标的管理制度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的。书院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与学院的教学管理有所区别,打破服从式的固有管理模式,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学生管理就是一场“冲突“与“和谐”对立与角逐的斗争,只有建立管理制度,并与学院管理制度相辅相成,避免二者之间的目标偏差,也避免与学生产生矛盾,才能达到“和谐”。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永恒课题,书院制管理模式打破以往以专业、班级管理的模式,开拓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书院制管理模式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为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平台。

猜你喜欢
通识书院双一流
朵云书院黄岩店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