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2019-07-14 02:43李春光张学军
运动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体系运动

李春光,张学军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课程建设关乎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质量并支撑专业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年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3个文件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对于体育学类专业的办学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国标》指出了体育专业的办学方向,2个文件对于培养和需求给出了办学的基本要求,如何很好地将文件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通识教育挤占学时较多

国家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一定学时的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英语等课程的学习,但在一些普通本科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时,将更多的课程纳入了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甚至将一些课程作为必修课,学时数达到了800多。

2.2 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高

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催生了更多体育理论方面的成果,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的交叉与融合的特性,也促使体育专业不断把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移植过来,如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体育传播学、体育欣赏等,伴随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诸多专著、教材漫天盖地,教材的编写者寄希望于该课程成为体育专业的选修、必修或核心课程。

2.3 技能课程学时压缩过大

国家对于本科专业总学时有一定的限定,通识教育、理论课程所占学时在不断增加,势必造成运动技能类课程的学时缩减。体育教学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首先必备的就是具有标准、规范、精湛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掌握的欠缺,将会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运动技能课程所占比例的缩减将会影响体育师资的质量。

2.4 教师教育课程有所欠缺

《体育理论》在体育教育专业办学之初涵盖了人体科学、人文社会、教师教育等多个方面,历经多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小学教材教法等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教育培养方面的核心课程。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赋予了体育教师更多的社会角色,互联网+ 时代对于体育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体育教学的环境,体育教学的器械也因科技的进步也在飞速改变,不容置疑的是体育教师的职前培训或者说在校学习也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教师教育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

3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给予了更多的期望,体育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体育教师的必将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即“胜任教育教学、胜任健身指导”,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参考体育专业的国家质量标准、课程标准等,可以将课程归结为“运动技能、运动理论、教育教学”3个课程体系。

3.1 运动技能类课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等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意见》中对于校园开展的运动项目涵盖了基础运动项目、集体运动项目、特色项目、优势项目等共10个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作为培养新时代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应该在这些运动项目上给予足够的学时,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进行示范和讲解,良好的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够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留下第一印象,为教会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向学生讲解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以及如何制定运动项目的练习计划,提高身体素质水平。除了《意见》中明确提出的运动项目,应开设一些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运动项目,如藤毽球、龙舟、舞龙舞狮等;还有休闲性、趣味性的运动项目也应该开设,如趣味体育、棋牌运动、体育游戏、定向越野、户外运动等.运项目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加参与人口数量,也在积极进行校园推广运动,如网球、橄榄球等,还有部分奥运项目为了更加便于开展进行了软式化、小型化发展,比如气排球等,这些项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适当开设。

3.2 运动理论类课程

通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体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运动促进身心健康有关的课程包括运动人体课程、运动心理课程、体育人文社会课程等。运动人体类课程主要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质健康与测量评价、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等课程;运动心理类课程包括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形成与控制、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包括体育概论、奥林匹克运动、体育史、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学等。

3.3 教育教学类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卓越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类课程就是让培养的学生学会“如何去教”“如何去做一名好老师”,教育教学类课程首先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比如教育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习总书记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授运动技能仅仅是一方面,关键是让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现代教育手段以及信息化发展,对于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就职或岗前的训练,更好地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的相关技能,需要加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教材教法等课程的学习,也需要加强微格教学、班级管理、少先队或社团活动、德育教育等课程建设,获得教师资格证后进入学校工作,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编制考试、面试,加强面试、说课等技巧的学习。

4 结 语

新时代对于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中小学教育变革的新契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应适应时代的变革,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加强体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培养敢于担当新时代大任的卓越体育教师。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课程体系运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不正经运动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