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2019-07-13 10:09赵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节奏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结合体态律动、声势等形式,以节奏教学为切入点,包含许多新颖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奥尔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运用的理论基础”、以及“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奥尔夫教育 节奏 律动 声势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5007。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237-02

1.绪论

1.1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卡尔·奥尔夫,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20世纪初期和舞蹈家多罗西·均特一起创立了以音乐和身体律动为基础的奥尔夫教学法(Orff?鄄Schulwerk)。奥尔夫教育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

奥尔夫教学法遵循一种原本的、基础的、接近自然的、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强调从原本的素材出发,在活动中学习。而在人类最初的阶段,音乐和舞蹈律动本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又被称为“原本性音乐与舞蹈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具体的教学活动有舞蹈律动、声势(包括身体打击乐和嗓音打击乐)、打击乐器演奏、游戏、美术、语言及戏剧等,具有综合性、趣味性的特点。其中游戏教学、律动教学和声势教学可以有效地运用在舞蹈课堂中,用以训练学生的节奏,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1.2奥尔夫教学法的发展及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奥尔夫教学法自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时间了。奥尔夫教学法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在我国早期教育和中小学音乐课堂中。

普通高校的舞蹈课程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大大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由于普通高校的舞蹈课程对象一般是没有舞蹈或音乐基础的大学生,在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听不懂节奏,更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例如,在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往往听不出音乐中的强拍位置,没有建立稳定的节拍感,部分学生在学会动作以后又不能将音乐和舞蹈很好地结合起来。

以往的舞蹈教学往往注重动作技术技巧的传授,对音乐或节奏的训练方法较单一,学生在课上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获取知识或技能的實用性不强。综上,目前高校的舞蹈课程需要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解决学生存在的节奏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2.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

奥尔夫教学法以节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动作教学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听到音乐后身体与音乐的高度结合。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舞蹈律动很多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音乐的节奏感。这里的律动与舞蹈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强调其专业性和动作的难度系数,强调的是音乐和动作以及律动的结合,不同的音乐对应不同的动作或者律动。

奥尔夫教育体系将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动作表现音乐要素。这是因为,身体的动作行为是人类受到外界刺激后最直接的反应形式,听到音乐之后身体的反应也是最直接、最印象深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小掌握的骑自行车技能,一旦学会,即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即使不怎么练习也不容易忘记。而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却很容易忘记。这就表明人们对动作的记忆更为长久。因此,采用身体律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稳定拍,较站着不动听音乐或打拍子,效果更好。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节奏教学,注重音乐与身体的动作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奥尔夫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整体思路中去,采用大量奥尔夫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此外,舞蹈教室往往不受桌椅的束缚,具备开展集体律动的场地和条件。

所有这些,都与舞蹈课程的特点相契合。因此,奥尔夫教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发挥舞蹈课程的优势,解决舞蹈课堂遇到的实际问题,使课程更加具有实用性。

3.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3.1 游戏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奥尔夫教学法注重生活化,很多的教学是从游戏开始的,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跟着音乐的节拍走队列,在老师的带领下,做队形的变化。这里除了队形以及稳定拍以外,学生不需要考虑其他的音乐要素,所以可以安排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队伍后面的人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领会“突如其来”的队形的变化。队形的变化多种多样,可以在“蛇形”、“龙吐须”、“钻山洞”、“蜗牛队形”等队形中自由变化,也可以设计“王子公主的舞蹈”、“国王王后的巡视”等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对音乐休止的感受,也可以设计成音乐游戏的形式。学生站成方块队形,双手侧平举,在音乐休止的地方向右转90度,依次进行。挑选两名学生,一名跑一名抓,跑的学生要在音乐休止的地方跑到另一行,看看能不能被抓到。还有全体学生围城圆圈,伴随着稳定的拍子做“一只青蛙,呱”、“两只青蛙,呱、呱”的游戏。类似这样的练习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将他们的注意力快速地引导到课堂中来。

3.2律动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律动教学是指身体跟随音乐的节拍所做的各种动作组合,是奥尔夫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律动和舞蹈的不同之处在于,律动是用肢体来表达律动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其中最基础的音乐元素就是稳定拍。

稳定拍感的获得是所有音乐能力建立的基础,也是舞蹈表演的基础。对于所有人来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打拍子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绝大多数人在音乐表现时都会越来越快,这是学生的生理反应,而音乐作品的表现需要在一段时间拥有比较稳定的速度和节奏。稳定拍感是需要后天训练习得的文化反应。

稳定拍感的形成结合集体舞律动进行。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及快慢的感知要早于他们对恒定拍的掌握。相对于对音高、音长以及速度、强弱的感知,稳定拍感的建立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稳定拍感的获得需要结合音乐要素进行,即结合音高、音长、强弱、速度、乐句、结构等要素进行。这些音乐要素构成了学生最基本的乐感。这就在锻炼学生稳定拍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乐感。

在音乐的节奏中,除了稳定的拍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强弱有规律的进行,称为节拍。舞蹈音乐包括很多不同的节拍,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并用合适的律动表现出来。学生对强拍的听辨尤为重要。在听到强拍的时候,学生需要对强拍做出相应的反应。针对这一点,教学可以设计多种节拍的律动,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有规律的强弱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培养学生对强拍和不同节拍类型的感知。教学从熟悉的二拍子、四拍子音乐开始,逐渐过渡到三拍子、六拍子等复杂拍子的学习。

律动的动作较简单,接近生活化,教学配合着节奏感、段落感较强的音乐,训练学生的稳定节拍、乐句感,以及一些基础的节奏型。

3.3声势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声势教学掌握更深层次的节奏,即节奏型。节奏型指的是在固定拍子的基础上,进行节奏的长短组合并多次出现。声势教学包括跺脚、拍腿、拍手、捻指等四个基本动作,奥尔夫将拍击的范围扩大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已获得豐富的声音效果。踢踏舞就属于一种声势表演。声势教学运用不同的身体音色,拍打出不同的节奏型。节奏型一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华尔兹的节奏、摇滚乐节奏、伦巴的节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节奏。

运用声势教学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声势教学练习各种节奏的同时,需要学生手脚的配合,以及身体的协调。声势教学遵循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学生从一开始只需要做简单的动作,到后来形成复杂的身体各部位联动,身体的协调能力得到提升。在声势练习中,手和脚这些肢体部位需要高度配合,口、脑、眼、耳等部位需要紧密协作。通过特定的节奏将身体动作组合起来,又使得这些动作做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奥尔夫教学法以节奏为切入点,将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乐感为主要目标。其中的游戏教学、律动教学以及声势教学运用在高校舞蹈课堂中,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使学生用身体更好地表演舞蹈,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3]芭芭拉·哈泽尔巴赫著,刘沛译.奥尔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第1卷)经典文选(1932-2010年)[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王以东.节奏与打击乐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赵亮(1983-),女,河南林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心理。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雷声与闪电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