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进程中嘉兴地区望族家庭的教育转型

2019-07-13 09:02:53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14100
大众文艺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朱氏丰子恺嘉兴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214100)

一、家族教育概况与转型趋势

(一)开办学堂

嘉兴地区有着悠久的家族办学传统,是族学研究重地。近代嘉兴地区家族的办学,既向外界学习新式教育,也留存了部分旧教育资源,可以说是新旧资源相协调的新族学教育产物,使得族学也逐渐接近近代新教育趋势。在家族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为适应新的学制体系和教学内容,嘉兴地区的一些望族将传统的族学进行了转型变革,所以在近代嘉兴,出现了家族蒙学馆、家族大学(书院)、家族公学以及许多特殊的家族学校教育等(包括闺塾教育、女子学校、技艺习业等)并存的局面。另外,近代家族也注重子孙习业教育1,习业教育更注重实践,符合近代社会教育和人才发展的需求。

(二)女性教育

在传统社会,嘉兴地区没有专门的女子教育机构,女子教育大多是在家族闺阁内部进行。在近代嘉兴女子学校的发展上,嘉兴地区的望族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段变革期,嘉兴家族办学的突出特点是:一些望族都不约而同地创办女学。其中,诸多望族女性也不再受限于闺阁家庭的门槛,而是积极走出闺房,致力于女性教育的事业。嘉兴近代史上三位知名的女教育家:濮院县的王琬青、嘉兴县的方英和桐乡县的丰瀛,在家族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先后创办女子学校,使更多女子能有机会接受新式教育。另外,女子职业教育、女子师范教育以及女子中等、高等教育学校等都如雨后春笋般在近代化的嘉兴地区纷纷呈现,构成了近代嘉兴的女子教育体系雏形。

(三)远洋留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晚清政府采纳并转发张之洞的《劝学篇》2,并于1903年采纳张之洞奉诏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3并公布实施,所以官费、自费、公费留学日本形成高潮。近代嘉兴望族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科举之教的禁锢,开始探索留学之教,鼓励家族子弟走出国门,学习自强之术。纵观近代嘉兴的家族留学教育,它是家族教育向外延伸的表现形式,诸多外出留学的家族青年在接受家族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接受西方教育,并对中西方的教育进行比较理解,学贯中西,起到了家族内部解放思想、引进技术、进行教育转型等诸多现实作用,并在客观上为嘉兴地区的家族教育近代化转型提供了助力。

(四)倡导新学

随着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嘉兴的各个家族开始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沉重枷锁,批判传统科举入士教育思想,并及时紧跟时代潮流,开始关注和接纳新学思想。嘉兴海宁嘉蒋百里曾对传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批判;张元济,也成为近代西学的积极提倡者和传播者。此时,名门望族志士认识到传统旧学的弊端,逐渐转向新学。清末民初的嘉兴望族家族教育,是一种新旧并存的情况:在新的教育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各望族开始逐渐接受这种教育思想,并适时把它引入到家族教育中,但传统的家族教育内容、方式一定程度内继续存在。

二、若干家族教育转型中的望族

(一)嘉兴谭氏——读书兴善,家族办学

谭氏家族是嘉兴历史上最源远流长的氏族家庭,在近代化过程中,谭氏家族由传统家族转型成为商业大族,但是他们的族人依旧继承了祖辈诗书济世的优良传统,读书行善。谭氏家族为嘉兴的教育近代化事业作出了诸多贡献,特别是在开办族学方面贡献最为突出。早在维新变法期间,谭新炳4在嘉兴提倡新学,创办了宗正书塾,开近代新式学堂之风;在谭新炳的影响下,1904年谭新嘉在碧漪坊创办碧漪初等小学堂;嘉兴一所重要的私立学堂——慎远小学就由谭氏家族的宗祠学塾改建而成,并在1906年开始对外招收非本家族的学生。可以说嘉兴早期的近代教育转型发展,与嘉兴谭氏家族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桐乡丰氏——言传身教,家风传世

在嘉兴地区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过程中,丰氏家族也做出了自己的家族贡献。1912年,丰瀛——丰子恺的大姐,在其姊妹丰满的支持下,在丰氏老屋“惇德堂”创办了办学成就较为卓著的石门湾振华女校5,该校的创设为嘉兴地区的女子学校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丰子恺虽没有留下专门的“家训”规训子孙,但我们可以从丰子恺教育子女教育时的细节,概括其家族教育的三个重点,即: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6。丰子恺虽然性格宽容和善,但是对于子女的学习却十分严格,这也使得丰子恺的后代都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和文化素养。丰子恺先生对于家族子女的细节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海宁查氏——文化繁荣,与时为变

浙江海宁查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之一,查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社会动荡的近代化进程中长盛不衰,鼎盛至今,主要是由于其成功的家族教育。查氏家族虽然是科举世家,修经学文,但是并不完全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他们正确处理了时文与诗书之间的关系。查氏家族除了将传统的科举时文作为教育内容之外,也加入了文学、历史、医疗、绘画、书法等内容,形成特殊的文化传家传统。在近代家族社会动荡的时代,与时为变,使得家族成员能够在诸多家族赖以生存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后,也能够沉着应对新时势,调整家族教育方式,屹立不倒,成为时代家族教育转型的楷模。

(四)秀水朱氏——科举衰微,家道中落

朱氏是近代众多嘉兴望族之中,不善在社会和教育转型中生存,导致家道中落的典型代表。在明、清两代时期,秀水朱氏家族科举入仕,延绵近200年,家族中出了状元宰相朱国祚和文坛宗师朱彝尊。清代嘉庆年间以后,朱氏家族逐渐衰微。朱氏本是一个科举世家,随着科举制度衰微,在科举中成为显贵的人数减少,日渐远离中央权力中心,家族内已无显宦,无法再从朝廷内获取家族资源。在文教政策上,清朝统治者实行高压文教政策,大兴文字狱,当时各地世家的文化传承都遭受了严重打击,秀水朱氏也深受影响,难逃家族命运。由此看来,秀水朱氏家族在清代中晚期走向衰弱不是偶然的。7

三、家族教育转型的启示

首先,应注重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要特别注重长辈的自身修养,为家中的小辈们作出优良榜样。同时,注重生活细节,及时教育指导孩子;其次,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重视文化熏陶和藏书育人,把家庭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事业,,随着时事潮流适时调整教育思想和内容。而今家长更要关注孩子学习生活,不能只把希望和责任全部寄托给学校教育;再者,光读好书、会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将读书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因而,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注释:

1.陈燕华, 田良臣. 近代江南家族习业教育初探——以无锡为例[J]. 民办教育研究, 2008(3):98-101.

2.祝婷婷. 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55-105.

3.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256.

4.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中)[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859.

5.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中)[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861.

6.柳丽娜.《教师日记》:丰子恺教育思想集萃[J]. 教师发展研究,2017,1(02):72-77.

7.彭玉兰,王利民. 浙江秀水朱氏家世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05):58-62.

猜你喜欢
朱氏丰子恺嘉兴
爆炒米花
《初心》
王祥卧冰
朱氏正骨结合圆利针针刺代秩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下肢放射痛的临床观察
嘉兴学院
机电工程(2021年4期)2021-04-26 01:11:36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宝应图书馆馆藏稿本《朱氏诗文世珍》考论
丰子恺的“人”和“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4
浙江嘉兴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