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满分40分)
我们慢慢长大,从家到学校到社会,世界变得越来越大。
于是,我们也慢慢发现,世界中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小。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中的兩句话包含着“大”与“小”的辩证关系。第一句的意思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活动空间、视野随之变大;第二句则从相反的一面指出,当我们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多,会发现个体的力量实在太有限,于是认识到自己其实很渺小。这就是人对自身和环境认识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立意:“认知疆界的拓宽,使己变小”“虽渺小,但可伟大”。写作时,同学们应立足于“大”与“小”的辩证关系,结合自身现实,深入挖掘其内涵。
哲学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小与大的关系也是如此。慢慢长大的我们,感觉世界变得越来越大,但同时,我们也慢慢发现,世界中的我们,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因为眼界的拓宽,使自己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雏鸟飞空,才知天高;江流入洋,方知海阔。若非登高,无以望远;若非博学,无以识广。世界由小变大,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变大,而是人的眼界拓宽了;我们由大变小,也不是形体上的缩小,而是主观认识的改变。那么,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眼界的改变?
吾以为,原因之一是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变。从家到学校到社会,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在改变,我们认识的人、接触的事物也在发生着改变。孩童时期的玩伴,学生时代的同学,工作时的同事,我们的交际圈越来越大,会结识到世界各地的朋友,眼界也随之开阔。但在其中,我们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也会因这些人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渺小,所以说,不是世界真的变大了,而是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缺憾,觉得自己越变越小了。
吾以为,原因之二是我们的学识增长了,修养提高了。一般来说,博学多才的人更为谦虚礼貌,而粗鄙之人更为狂妄自大。歌德在遇到无理取闹、骄纵自大的评论家时,没有恼羞成怒,没有拳脚相向,只是微笑着回了一句:“而我恰恰相反。”看似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恰恰体现了他的涵养。而那傲慢的评论家,正因为见识短浅、缺乏涵养,才会说出“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这样的话,成为后人的笑柄。
开阔眼界,丰富学识,方可知自己之渺小,才会更加谦虚,不断努力,让自己更加精进,让自己在“大世界”中叱咤风云。
点评
得分: 36分
文章审题精准,善于概括。开头通过引用哲学理论提出中心论点:眼界的拓宽,使自己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第2段横向拓展到自然领域,得出所谓的变大和变小,皆是因为“眼界的改变”。第3段和第4段,分别从“社会环境的改变”“学识增长、修养提高”两个方面探究眼界改变的原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强调不断“开阔眼界,丰富学识”的重要性:让渺小的自己在“大世界”中叱咤风云。全文紧扣中心,论证有力。
文章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交错运用,显示出这位同学不俗的语言功底。如“若非登高,无以望远;若非博学,无以识广”等句,在鲜明地亮出观点的同时,增强了气势,增添了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