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不知道大家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在社交平台看见一句好笑的话,底下的留言都是“哈哈哈”;看见一张好玩的图,底下的留言还是一连串的“哈哈哈”,仿佛我们遇到好笑的事,只会“哈哈哈”——
“我这么多年书是不是白念了?”
2019年3月,《中国青年报》就“语言表达是否越来越贫乏”这一话题,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了調查。结果显示,有76.5%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
至于语言贫乏的具体表现,被提到最多的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基本不会使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梁杰(化名)说,自己平常很少说成语、诗句,也不太会用修辞,“上网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在留言时重复别人说得比较好的话,或者就用现在流行的俏皮话回复一下”。
浙江大学毕业生董哲说:“我发现自己在某些场合下语言是苍白无力的,我甚至无法用一句恰当的诗句来表达感受,只能以最粗浅的方式说出想法。每当这时我都会迷惑,我这么多年书是不是白念了?”
是网络让人“失语”?
在不少人眼中,网络是“扼杀”语言表达能力的“罪魁祸首”。《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有70.9%的受访者认为,语言变得贫乏是因为网络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则归因于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
从多年前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到当下正流行的“盘它”“锦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由网络孕育而生的词语生命力旺盛,它们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从网络风靡至现实生活,人们很容易就会不问前提、不分情境、一拥而上地使用它们。
比如,要给朋友推荐些什么就说“疯狂打call”“盘它”,对某事感到意外就说“还有这种操作”“××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汉语中有丰富的词汇供人们表情达意,但上网以后大家就只用网络上那些固定的语言或者句式来表达了。”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丁歆(化名)的话道出了当下人们青睐网络语言的客观事实。
“大家喜欢用网络语言沟通,是因为它们比较形象,有创意,言简意赅,也容易懂。比如简简单单的‘xswl(‘笑死我了的拼音缩写)4个字母,对网络语言稍有关注的人,都能在看到它的瞬间轻松体会到它背后的含义。”大四学生方艺(化名)为网络语言“抱不平”。
确实,我们的词汇、句子、典故等语料的数量,过去与现在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由网络催生的大量新词语、新句式、新修辞还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库。但为什么我们还会觉得语言表达变得贫乏单一了?
“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暴露的是你没有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连组织语言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都不愿意训练,只能没有思想地人云亦云。”网友“陈喜儿”说。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导演关正文对此表示赞同:“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有思考都是靠语言支撑的,贫乏的语言是产生不了丰富的思想的。”
感谢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
● 秦一桁
言简意赅不等于贫乏,简单明了是大势所趋
有些人觉得是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导致了语言表达的贫乏。但是遇到好笑的事“哈哈哈”一下,难道不能表达我的开心愉悦吗?文绉绉地说一句“吾心甚悦”,表达效果一定比“哈哈哈”好吗?不见得吧!古往今来,语言的发展大体是简略胜复杂,汉字的发展由繁至简就是一个例子。而古时文人相交,互展才华斗笔,语言极偏极繁,常常令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人看不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简单明了的网络流行语能让我们随时随地进行快捷高效的沟通,它的广泛应用自然是大势所趋。而简单明了并不等于贫乏,毕竟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你懂就好。
● 葛铭君
让语言“上得了厅堂,接得了地气”
试想,上网聊天时对方“扔”过来一个表情包,你却不断引经据典来回复,这很容易会被看作“舞文弄墨”“掉书袋”。因为对于追求有趣、好玩的网络聊天来说,这种语言形式并不合适。当然这也不意味着随性的语言是一切场合的通行证。当上了高考考场,只有“给力”这类词,能让文章行云流水吗?当参加求职面试,仅凭“盘它”能打动面试官吗?
真正的语言艺术在于不同情境间的切换自如,我们既要掌握“接地气”的俗语、流行语,也要懂得“上得了厅堂”的浪漫诗意。不同的表达都是对生活的修饰,也都是对语言体系的完善、对语言艺术的探索。
● 孟小雨
吸收新词汇,不忘本来,让表达更丰富
曾经有人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现在的流行语做过一番对比:形容人漂亮,古人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却说“高颜值”“白富美”;表达悲伤,古人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却说“心塞”“扎心了,老铁”……我不否认网络流行语对我们的语言表达所起的作用,它赋予了文字形象丰富的内涵,比如一说“囧”字,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对方那尴尬无措的表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曾经积累的诗词、学过的修辞,这是我们数千年来的文化底蕴,是传承不断的民族之魂。吸收新词汇的同时不忘本来,我们的表达才会更丰富。
● 吴亦轩
追求个性化的表达
在当下快节奏生活的无形驱动下,网络流行语因为简单明了、生动形象而成为我们传情达意的“得力助手”。久而久之,人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模式化”,开心就“哈哈哈”,不开心就“嘤嘤嘤”。反观古人,李白飘逸洒脱,杜甫沉郁顿挫,苏轼旷达豪迈,柳永缠绵悱恻……在网络出现之前,我们普通人都能用书信传情,见字如面,读其言,知其人。这是因为语言是个性的展示,无论是拾起成语、修辞,还是使用网络流行语,只有挑选真正属于“我”的语言来传递真情真意,才能破除“词穷”。
● 裴妍歆
语言乃承载思想之舟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传递思想最有力的媒介。网络语言灵动活泼,几乎代表了流行文化的行进方向,但它新奇的皮囊无法掩盖说话者思想的单调和贫乏。把某一时期内流行的网络语作为常用语、口头禅,很容易使人在交流表达时减少思考,把表达变成麻木的输出。
“我思故我在”,不随波逐流、随意模仿,只有经过斟酌的用词才能体现说话者的思考和态度,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累积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创造灿烂丰富的文化。若我们在每一次敲击键盘、每一次开口说话前,都能做到字斟句酌,也就不会出现不管场合、不分对象、千篇一律的“哈哈哈”了。
● 姜欣雨
克服惰性,挖掘语言源泉
表面上看,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被网络“侵蚀”了,实际上,是被网络语言那简单粗暴的思维“侵蚀”了。这种直白的思维,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不愿意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名家经典,不愿意花时间精心雕琢语言。但是,语言是需要积累的,语言的瑰宝藏身于历代名家名作中,它像是一汪无穷尽的源头活水,等待着人们沉下心来把它唤醒。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像灵活运用网络流行语一样,将阅读所得为自己所用。古人就很懂得化用诗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与其粗俗地说“忙得像条狗”,为什么不把“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喟叹稍加雕琢,化作“忙兮忙兮奈若何”轻松运用?克服惰性,沉浸阅读,挖掘语言的源泉,是挽救“词穷”的良药。
[杨建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