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引言: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尖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制造出来的科技产品质量也在逐步完善。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尖端科技产品贸易数量节节攀升,从2000年的6%增长到了48%,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因此,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对策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发展情况而言,高科技产品之间的竞争代表着国家经济竞争,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体现的是国家竞争力以及综合国力。在国际上,通常会应用R&D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简单而言就是,科研经费与产品工业增加值之间的比例。
根据不完全统计结果分析,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和重要的问题便是“技术瓶颈”,这也是导致各类高科技产品R&D较低的根本原因。即便是我国出口主力企业:计算机、通信技术、电子实际占比仅在2.8%左右,这一数据与美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实际上我国部分高科技产品企业研发投入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但是整体而言,技术科研投入力度并不高。例如华为该公司,营业收入在470.68亿美元,研发投入为65.15亿美元,科研投入占比达到了13.84%,而全球科研平均投入仅在12%。可从整体角度而言,我国科技500强企业平均投入仅为2.37亿美元左右。除此之外,科研投入分布不均也是主要问题之一,例如,航空航天企业的科研投入占比达到16%左右。
如果将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总结为科技竞争,倒不如总结为是人才竞争。国际上以劳动生产率来代表企业的人均生产能力。根据统计结果,我国劳动生产率低已经成为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例如,我国高技术企业生产率在34千美元/人左右,而日本则在117千美元/人左右,美国、英国分别在89千美元/人左右、78千美元/人左右。劳动生产率可作为衡量某一行业竞争力水平的指标,由此可见,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管理人才建设滞后、创新人才缺乏等因素也阻碍了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为计算机、移动电话产品的零部件、附件。一方面,中国高科技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中,主要以加工生产零部件为主。产品出口贸易中仅进料加工就占到了60.34%,许多出口企业只是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利润极其薄弱。而此种高密度、低附加值的发展形式最终带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损耗。另一方面,高端产品涉及较少,行业整体产业链大多仍处于中低端。如中国IC企业中,大多只能生产中低端的IC产品,80%的高端IC产品依靠进口。中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高端产品占比不足1%。这一系列的数据都说明中国高科技产品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出口竞争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就目前我国尖端科技产品行业发展情况而言,想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与出口数量、在经济改革大背景下快速完成产业换代与升级,提升本土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对国内市场进行整体规划,以求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当下,我国高科技产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政府对于行业保护较为重视,但是保护力度过大,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之上限制了行业发展,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高。鉴于此,我国相关企业必须站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双重角度进行考虑,抓住行业发展契机。竞争环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
一方面,国际IT以及IC市场正在逐渐向中国转移,我国相关企业可以在此种背景下,重新构建尖端科技产品行业布局,并且不断引进尖端技术产业,创新性产业,从而优化国内现有行业架构。通过增强竞争力的方法提升国内相关企业的竞争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应该结合我国现有市场基本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业企业保护机制,以求可以让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其它各类企业在公平、公开、透明的平台上良性竞争。行业企业保护机制的存在,首先可以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帮助我国企业更好的面对挑战,在国外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规范国外企业行为,保证本土企业发展力;最后,良好的保护机制可以降低我国政府的保护负担,进而避免政府过度干预。
现阶段,我国高科技产品行业发展既具备发展条件,也具备发展实力,但是行业整体发展速度并不可观,造成此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高科技产品行业发展受到“技术水平”的禁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同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简单而言可以总结为产业规模小、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技术投入力度较小等问题。但是当下国际市场发展态势要求我国相关企业必须走自主技术、自主产品之路。
鉴于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科技产品行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应该进一步增加我国政府效用。简单而言,要求我国政府发挥引领作用,帮助本土企业完成技术创新,以求可以打破行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其二,立足于宏观调控角度,我国政府应该适当改变财政、税务方面的政策,必要情况下,可以为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打造一套专属的财政政策,以求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可以正常开展,进一步增加对R&D的投入。其三,政府具体职能应该适当改变,最终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高科技产品制造业,可以完成产、学、研结合。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企业之外的技术人才力量,共同推动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力度。四,政府应该通过合理调控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商家加大惩处力度。五,立足于行业发展基本情况,建立一个完整且稳定的行业协会。其目的在于通过协会规范当下行业市场,并且健全产品市场功能,进一步规范相关企业行业行为。
WTO曾经对国际市场品牌进行了调查,其中3%的名牌产品利润占总利润的4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只有在市场中拥有自己的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加巨大的动力。鉴于此,我国高科产品想要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建立自己专属品牌,并且需要完成产品结构升级,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完成高技术转变以及高附加值建设。并且,在完成品牌建设之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尤其是国际市场形象,这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在市场抢占中获得先机。
需要注意,品牌的建设并非仅仅存在于市场营销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其转化为一种企业文化,贯穿到企业生产全过程当中。因此,中国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品牌为基础,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创新。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行业竞争、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究其根本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尖端科技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力资本的应用与建设显得越发重要。而所谓的企业创新能力,其实就是企业内部员工思想意识以及个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从美国等发达经国家发展角度而言,人力资本应用形式以及人力贡献度是企业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
结合各个行业发展情况和发展经验,人力资源存量的增加将会增大企业回报率。目前,我国高科技产品制造行业人力资源较为匮乏,造成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知识型人才数量稀少。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科技产品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鉴于此,我国必须坚持走科教兴国的路线,加大人才培养与教育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加大内部人员培训,无论是科技人员、营销人员还是技术人员的培训都需要保质保量,这样才能提升整体人员水平,促使企业现有工作人员增值。另一方面,应该做好人才队伍的国家化培养,以“做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加强优秀人员之间的交流。做好上述两方面内容,就可以完善国内高科技产品制造企业人才队伍架构,提升人才队伍深度,以求可以促使企业解决各类发展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具有非凡的意义,一方面,证明我国尖端科技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出口数量与质量可以帮助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树立形象。虽然现阶段产品出口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只要立足于自身发展角度,通过合理应用营销策略、树立品牌形象,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