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鹏 王 亮 (西安理工大学 710054)
目前对传统文化图案和纹样的研究主要限定在工艺美术的大框架之下。本文将从游戏UI的装饰性着手,着重介绍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以及传统纹样和传统图案在UI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又称花纹、花样,也有泛称纹饰和图案的1。纹样的根本属性是它的装饰性而在游戏UI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概括为世界观的体现、主要功能、应用方法3个方面。
每个游戏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而整个世界观的体现则主要从视觉层面上来体现,而中国的传统纹样在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就会抽象成为特定的纹样而这些纹样主要通过感官上的认识及理性的分析转换进而达到某种共识,所以在游戏UI中利用这些纹样就可以帮助玩家更好的了解整个游戏的世界观。
纹样的产生不仅仅满足了功能的需要,而且在视觉层面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纹样在视觉层面上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而提示则是在某些器物中添加局部装饰,以增强视觉提示的功能
传统纹样在民间艺术品或者工艺品上都是作为装饰的存在,是为了让工艺品或者艺术品更加美观。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思维带入到游戏UI的设计中,将传统的纹样利用在界面的设计中也可以起到装饰整个界面的作用。
我国劳动人民在经过漫长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并积累了足够多的纹样、图案的创作方法与创作经验,慢慢的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纹样类型与纹样特征。纹样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装饰属性,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象征价值和审美价值。
符号,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一种标志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通过房屋的搭建和生活生产中渐渐的演变出来了很多简易的标志,并且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特定的符号语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到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出现,图案越来越多,款式更加精致,华丽,独特。春秋战国时期,图像与装饰的特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人物形象是其主要特征。到了汉代之后,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花纹也变为生活娱乐场景为主的图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图案,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纹饰2。而唐宋时期的图案庄重和优雅,主要以丝绸和陶瓷为主。元代图案纹饰精美整齐,为统治阶级服务; 另一种是广泛,简单,大部分都会用在人民生活之中。而从明代开始,纹样不断的演化成了以图形的精密和整洁,整体的色彩秀美,大部分的图形都以祥瑞、平安、吉利为主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和精神世界的不断发展,纹样图案从最开始的功能基础和符号意义,逐渐的演变成为以审美意义作为主要导向的地位,即追求纹样的美观性。
从以上的纹样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纹样与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的设计都是将旧的元素进行从新的组合,游戏UI设计也不例外,将传统的图案在UI的设计中进行应用是要用全新的思路去进行。设计同其他各种文化形态一样,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3。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而创造的灵魂就是对文化的传承与超越4。在延续传统纹样的特点与特征的同时,将传统纹样的特点进行细化并且与游戏UI的设计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纹样形态的直接运用。即将传统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直接运用在在游戏UI的整体设计之中,这样可以有装饰整个画面的作用。
(2)形态符号的提炼运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传统纹样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如果不进行纹样的提炼界面的美观程度就会大打折扣。
(3)中国的传统图案主要讲求的是它的寓意。通过这些寓意类的纹样的运用,可以帮助玩家对于游戏的代入感更强。
而将这种结合的方法用在游戏UI的设计中可以有一下几种具体的原则:
(1)审美原则。将图案纹样的审美特征与游戏玩家的审美倾向相互结合。(2)文化内涵运用的原则。在纹样的应用过程中一定要与游戏的世界观相一致,这样就能够帮助玩家更好的融入到游戏中。(3)用户原则。在将传统纹样应用在游戏UI的设计过程中,就一定要以用户为先,操作的流畅度都是考虑的重点。
综上所述,在游戏UI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的纹样进行重新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于传统纹样的有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用现代的设计观念和审美思维对传统纹样进行一些适当的提炼、改造和加工,使其能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或者用传统的造型方法和艺术手法应用到现在的商业美术中,帮助商业美术拥有更加多的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将传统纹样应用在属于商业美术的游戏UI设计中,可以帮助游戏获得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具有符号意义以及审美价值,将其运用到游戏UI的设计之中是可行的,在几年之间不断崛起的中国游戏市场当中,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游戏产品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注释:
1.于东玖,谢玓,严波.本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06,27(1):193—195
2.彭景.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文艺百家,2013,(1).
3.陈汗青,曹雅丽.解读设计符号语言及其本土化内涵[J].装饰,2005(12):7.
4.周勇,张玉萍.青铜器具的文化语义与再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1):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