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琪 (天津大学 300000)
神话即关于神异形象的故事。上古神话从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原始人类基于生存的需要和思维的不成熟,对于自身和自然想象出来的种种描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上古人类面前,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原始人尚不能理解做梦、出神、疾病、死亡等现象,于是想象力便发挥了巨大作用,帮助了原始人类理解自然现象。“虽然上古初民只能凭借感性的、质朴的思维方式,理解自然界的某些表象,把自然力加以人格化和形象化,但在其精神主旨,神话却强烈地表现出上古人类解释自然,借助想象去改造自然、支配自然力的渴望。”
上古神话作为早期人类认识世界的特有产物,初期创作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口口相传是其基本传播方式。由于未经系统的整理加工,只留下一些线索和片段,有少量的散见于古代各种典籍的偶然记载中。但根据这些片段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各个发展阶段中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神话形象和精神需求。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传说她开世造物,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是民间广泛而又长久的创世神仙。据《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女娲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重万物。”这充分体现出女娲在上古神话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贡献之大,女娲的伟大形象和光辉事迹是中国神话的开端,为此后的各种神话形象、故事、精神奠定了人物、环境基础。
(一)关于创世,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中记载:“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是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关于创世还存在一定的争论,三国《三五历记》有“盘古开天地”一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于其中;万千八岁,天地开辟……”尽管后人认为是盘古创造了世界,但有盘古开辟的神话在先秦的典籍中没有记载,而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古老的神应该认为是女娲。
(二)女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贡献是造人。在每个人的童年时期接触到的中国神话必有女娲造人一篇,它已经成为了中国神话、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女娲也因此成为了人们最敬仰、崇拜的神话形象。
女娲造人的故事见于汉应劭《风俗通义》:“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书中描绘的女娲产生造人的想法,用新颖的材料和方式造人,描述极为细致生动,将女娲勤劳、贤惠、智慧的女性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这充分体现了这一女神的形象在原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该神话的创造是母系氏族的产物。
(三)女娲另一件伟大的事迹就是“炼石补天”,这篇应属于再生神话。《淮南子》中记载了女娲创生后的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原因世界遭受危机、人类濒临灭绝,“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这时,女娲又以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蛟龙死,颛民生”。在我看来,女娲补天是人类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认识世界的水平同样十分低下的情况下,面对自身无能为力的自然世界,渴望伟大的神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创造了人类的女娲则是拯救人类的最佳人选,再一次认证了女娲这一神话形象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女娲要承担补天的重任,就要在智慧和体能方面不同寻常,她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是上古神话中极为离奇的故事,但在后世存在着一些争论,有学者认为他们是人文神话,有些学者认为是自然神话,今天许多人更是认为他们是神话、人文、自然灾害的结合。在我看来,这类的神话将自然的力量赋予人类的行为、动作、情感,来塑造令人敬佩的神话形象,进而体现中华民族所赞扬、提倡的伟大精神。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出自《三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夸父刻画的是一个勇士形象,而“太阳”这个意象在原始人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存在。夸父去追逐太阳象征着原始人类渴望认识自然神圣之物,并愿意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想法。我认为夸父最终的悲剧结局,也是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疾病的一种恐惧的表现,这些灾难让他们无所适从,暂时难以克服,但是他们渴望征服自然的想法令后人敬佩。文学家萧兵认为夸父逐日是为了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和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萧兵《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
“精卫填海”也是象征着人类与自然斗争的神话故事。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娲。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主角精卫生前是女娃,是炎帝的女儿,死后化为精卫鸟。这个死而复生的人物形象正是原始人类对生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希冀。上古人类在部落中经历了生老病死,对死亡极为不解、害怕,于是将希望寄托在精卫这样一位女神身上。炎帝之女,出生在帝王之家,可以保护和养育黎民百姓; 溺死后化为鸟,身亡灵不死,展示了其永恒的再生能力。同时,精卫填海是一个复仇故事,她也是象征着女人与海象征的男人之间的斗争,这也体现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西汉初年,《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嫦窃以奔月。”后因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民间改称为嫦娥。“嫦娥奔月”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凡人女子,奔月成仙的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古人对于生命是有强烈欲望的,所有人都希望长寿,渴望长生不老,于是创造了这样一个看似美好的神话,希望自己能够超越世间生命轮回。“嫦娥形象就是人类基于对月的种种幻想而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她承载了人类对月亮这一天体产生的探秘自然、祈望长生以及超越生命局限的种种愿望”。在嫦娥身上充满着浓烈的世俗色彩:她的大胆奔月表达了古代女性在种种束缚压迫下渴望自由的精神,也寄托了人类面对宇宙而产生的好奇和探求的愿望。
“羿射日”和“禹治水”直接呈现了人与自然的主题,而人的作为又被赋予神奇的威力。在《山海经》中,羿是天帝所派遣的,是天神下到人间,他的神力体现在他的工具—弓箭上。“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海内经)。弓箭是人类的创造,被弓箭武装的神羿,本质上是人类英雄的代表。他在人间降妖除魔不管有多么不可思议与离奇梦幻,都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象征。他的功绩是“去恤地下之百艰”,最为后人重视的是射日。“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宋《锦绣万花谷》)。唐人成玄英所著《山海经•秋水》疏也有类似记载:“羿射九日,落为沃焦”。据推测,编造射日神话时,可能出现了旱灾,人们备受毒热的太阳的折磨。“十日并出”便象征着恶毒的天气,羿射日是人的力量被神化。表现了人们对自我力量的肯定。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比较完整的记载应见于《山海经》:“洪水滔天,……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也有类似记载:“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大禹治水的神话是在人们受水患困扰的条件下,基于寻求保护的心理产生的神话故事,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使之与封建社会文化内涵相吻合。“大禹治水神话故事当中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和忠孝精神分别满足了下层群众和上层统治者的需求,这是它得以产生、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
“阪泉之战”是在上古历史传说中原始社会后期黄河流域曾出现的黄帝、炎帝两大部落的两大战役,最终以炎帝败北屈居南方一隅而告终。《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阪泉之战画像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汉代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炎帝画像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人类的部落战争,总归要与神界相关联。炎黄的部落战争折射到神界,黄帝、炎帝分别为两大神系的主神,并编造了多次冲突和厮杀,包括后来的炎帝的后代共工与黄帝的后代颛顼之间的战争与矛盾,怒触不周山等,都带有神系色彩。
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部落战争之一,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杭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黄帝姬轩辕、神农和九黎,是当时最为强大的三个部落,因此相互之间的战争也最为惨烈。姬轩辕部落先后在阪泉、涿鹿与神农、九黎两大部落进行决战并最终取得压倒性胜利。由于人们认知水平所限,战争和参与战争的人物都被神化和异化。各方都借助超自然的伟力,并化身为风伯、雨师参与到战争中来。大战之后姬轩辕名声大噪,威震海内。被部落首领们称为“天子”,“黄帝”由此得名。蚩尤战败后的结果,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蚩尤战败被黄帝所杀。而另一种则更具传奇色彩,蚩尤非但没有被杀,反而受到了黄帝的重用。据《龙鱼河图》记载:“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黄帝与炎帝等部族之间的战争充斥着斗争精神和反抗情绪。之后的“不周山”神话也充分体现了反抗的精神。这是上古人类在形成社会体系以后,对于遇到的矛盾所做出的思想斗争的反应,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斗争精神。
从上古神话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人类超越自然力的制约和压抑,去追求自由生存境界的意志理念和精神品格。上古神话作为原始人类的精神产物,记录了他们的生活,也记录了他们对世界的想象,他们用想象力创造的离奇的故事和神话形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不断追溯历史、回味过去,感悟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