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夸夸群现象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夸夸群兴起的原因及快速没落的逻辑。夸奖供求不平衡和青年群体面对的压力与焦虑是夸夸群出现的现实因素,消费社会下资本注入为夸夸群的火热助力,然而也使得“夸夸”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缩小:真诚夸赞向商业吹捧转变;精细化向同质化转变。以夸夸群为代表的鼓励文化与前几年网络中出现的自嘲文化、吐槽文化都是青年群体在重压下寻求的自我呈现与表达方式,在这其中,“否定一切”和“绝对肯定”是需要避免的两个极端。
关键词 夸夸群;青年;自我呈现;消费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140-04
夸夸群的出现是2019年初的一个现象级事件。在夸夸群里,个人提出想要被夸的愿望,群里其他成员就会极尽赞美之词对其进行夸奖,在这里没有网络中常见的杠精、喷子,群里一片和谐安宁的景象。夸夸群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在豆瓣出现的相互表扬小组;2019年初,夸夸群开始在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中风靡;2019年3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关于“夸夸群和喷喷群哪个更好”的辩论赛冲上微博热搜,引起全民围观。与此同时,淘宝商家看到了其中的盈利点,开始提供有偿夸人服务,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夸夸群的夸人服务月销量已经达到了3 000余份。
夸夸群并不同于以往人們常见的鼓励,它有四个特点:群体性、弱连接、低门槛和需求侧。
首先,夸人的形式不似以往可以一人对一人,也可以多人对一人,夸夸群依托于微信群或者QQ群,在一段时间内限定于多人对一人的夸奖。
其次,传统的夸奖存在于熟人之间,而夸夸群的成员是一种弱连接的存在,他们或者是同一个学校的校友,或者是淘宝上的交易双方,彼此处于一种半公开半匿名的状态中。
再次,传统的夸奖多存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而夸夸群则不然,它的准入门槛低,谁都可以被夸奖,同时,对夸人者要求也低,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并不影响夸人的质量。
最后,夸人思维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夸奖是夸人者发现夸奖对象的闪光点,而夸夸群中自己提出想要被夸奖的地方,群成员针对所提要求进行夸奖。
图1是“夸夸群”2019年3月百度指数截屏,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夸夸群”的检索峰值出现在2019年3月14日,其后逐渐递减;而从媒体指数看,出现了三次峰值暴涨。虽然夸夸群是网络速食文化中的产物,但其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值得探究。
1 夸夸群兴起的现实因素与媒介反映
1.1 夸奖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
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他认为,生本能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性本能既包括狭义上的性活动,也包括能让人获得心里快感的活动[1]。在这个层面上说,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交流与夸赞等沟通形式都能够让人获得心理快感。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欲望受到压制,会寻求新的突破口,或者说,“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安排那个世界的事物,来使自己得到满足”[2]。按照这个解释,梦是欲望得到满足的最初阶段,艺术创作是其发展阶段,那么在网络社会,以夸夸群为代表的鼓励式社交也许可以看作是网友共同制造的一场白日梦,是欲望得到满足的第三阶段。人们把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诉诸网络空间,通过夸夸群的交流制造幸福的感觉。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按照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3]。在生理和安全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人们就会追寻精神上的慰藉。
与人们拥有大量潜在的被夸奖的需求相对比,在真实生活中难以得到夸奖是大多数人面对的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谦虚是一种美德,《尚书》有言“满招损,谦受益”,郑板桥有诗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种谦虚的传统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留下了印记。一方面,人们在发现了对方的优点后不善于主动夸奖,尤其体现在教育中,师长担心孩子沉浸在夸奖中骄傲自满,止步不前。另一方面,人们在受到表扬后,仍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指出自己的不足。此外,在现代社会浮躁氛围下,人们面对的夸赞往往怀有某种目的,面对夸奖需要保持冷静克制,甚至要分析对方夸赞背后的潜台词,这些基于功利目的而出现的夸奖透支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人们被夸奖需求的情况下,夸夸群应运而生。夸夸群的出现,是夸奖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的展现,是人们需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路径。通过夸夸群人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自主实现了夸奖的供需平衡。
1.2 压力与焦虑下探求发泄出口
对于现代社会青年人的焦虑情绪蔓延现象学界早有研究。汪磊认为,现代人的焦虑来源于“对未来模糊性状的不确定性预期”。他把焦虑分为生存性焦虑、身份焦虑、社会秩序和道德焦虑,并把网络上的狂欢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压抑的反弹[4]。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论文写作和未来就业方向使他们迷茫不安;对于年轻白领,无止境的加班、家族群的催婚、房贷、车贷等是他们的压力来源。根据日本学者佐藤毅他律性欲望主义的观点,电视唤起和引发了人们新的欲望,电视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和影像展示在人们面前,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占有欲和享乐欲。而在现代社会,刺激人们欲望的媒介由电视转变为自媒体,被刺激后的反映也不再是个人主义和自私化,而是压力和焦虑。百度检索以“90后已经开始……”为标题的文章为978万篇,以“80后已经开始……”为标题的资讯为76万条[5]。“90后”积累财富、取得成功的案例深深刺激着这批同龄人,同龄成功压力逐步转化为青年人的焦虑。虽然这些成功案例很多只是自媒体为了博眼球而构建的拟态环境,但青年群体一旦把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混淆,就容易想要产生急速改变现状又无从下手的焦虑感。
这种“成功的他人”与“平凡的自己”的强烈对比,在青年群体内心埋下了压力和焦虑的种子。这种内化的焦虑情绪需要消耗,其途径就是夸夸群,青年群体试图在别人的夸赞中排遣压力,宣泄情绪。有网友在被客户投诉后崩溃,进入夸夸群求夸,看着聊天记录边看边哭。很多类似情况中夸夸群充当的是情绪宣泄出口的角色。
2 消费社会冲击下夸夸群的崛起与败局
2.1 消费社会刺激下夸夸群的喧嚣原因
鲍德里亚提出,我们的社会“进入了那种贪恋不舍的预言性话语之中、陷入了物品及其表面富裕的陷阱之中”“在其背后滋长着人际关系的空虚、滋长着物化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流通的空洞轮廓”[6]。在得到夸奖的需求量与夸人的供应量不平衡的状态下,淘宝商家开通的在线夸人服务通过使消费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最终实现资本获利。首先,淘宝商家建立起微信群,群里汇集着想要通过贩卖时间和夸奖而赚钱的网友;一旦买家下单,需要被夸者即会被拉入微信群聊,时间短则5分钟,长达半小时,在群里接受网友的“彩虹屁”般的夸奖。被夸奖者可与网友互动,在聊天中透漏自己的信息,如长相、星座、性格、爱好等,网友从这些方面入手,对其进性夸奖。目前从淘宝评论来看,购买夸夸群夸奖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自己被夸和送人被夸。前者主要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情绪低落时鼓励自己;后者则广泛应用于与男女朋友吵架、他人生日时的祝福等场景。
实际上,消费者对于夸夸群内的夸奖认知具有后真相性。具体来说,消费者对于夸夸群的评判并不依赖于“真实”或者“虚假”,其评判标准是“我的主观感受是什么”。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消费者明知道这些夸奖可能是假的,也宁愿凭主观感受去相信夸赞是真实的。
2.2 消费社会冲击下夸夸群的没落逻辑
网络速食文化下的产物,其兴也猛,其亡亦速。夸夸群兴起两周左右后,免费夸夸群中的讨论量俨然比最初少了很多。
一方面,面对“求夸”很多人兴趣减弱,回复者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主动让别人夸的人也少了。
在淘宝上付费夸夸群销量的衰减就更加明显,以往夸夸群内几乎客户排队等待被夸,如今订单锐减,夸手大批闲置。
消费社会的冲击下,夸夸群面临个两个维度的转变:真诚夸赞向商业吹捧转变;精细化向同质化转变。
夸夸群最初兴起于高校间,进群范围限定于同一学校,这将群内成员间形成了一种相同背景的弱连接。
首先,表现在群内成员的年龄差距不大,拥有共通的话语体系,彼此交流没有代沟。
其次,成员受教育背景相似,学历相当,能理解彼此的讨论话题。
最后,成员间是校友,彼此的弱连接使交流带有浅社交的属性。
这种群体成员间的日常交流看似平淡琐碎,但却由于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现实基础,产生了共鸣情感,进而有着共通的目标,在日复一日的交流中成员间形成了彼此认同的共同体,在为他人排解忧虑的同时也在寻求与自己的和解。
付费夸夸群成员全部为陌生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群体认同的精神内核,变为商业吹捧。付费夸夸群内容俗化、价值崩塌的问题逐渐暴露:小三求夸、脚踏两只船求夸。
面对突破道德底线的问题,免费夸夸群可以直接拒绝夸奖,付费夸夸群却只能从其他角度夸奖或者等待差评,资本和道德的矛盾点在此间体现。
免费夸夸群以聊天内容划分有三大主题:学习、工作和生活。具体来说,在学习上实验出错、上课听不懂、六级考试没过都可以求夸;工作上流失客户、即将失业也可以被夸;生活上减肥失败,甚至上厕所没带纸也能成为被夸的原因。由于有相似的生活环境,群成员能够理解对方的迷茫不安,以及寻求夸奖背后的逻辑原因,因此夸奖可以按需定制对症下药。
而在付费夸夸群中,夸奖的类型更加多样,除了以上三种主题,更多的是面對完全未知对象的夸奖,这类夸奖多从头像、照片、气质入手,这些套话对“你”说和对“他”说没有太大区别,同质化严重,有隔靴搔痒之感。
3 总结与反思
青年群体一向善于用新兴方式反映内心世界,展现自我需求。细数近年来青年群体的反抗,从自称屌丝、互怼吐槽到如今的夸夸群,青年群体经历了“自嘲文化—吐槽文化—鼓励文化”的转变。前两者可以看作是“丧”文化的代表,而后者则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三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不论是自嘲文化、吐槽文化还是鼓励文化,都源于青年群体面临的巨大焦虑感。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成功学让青年人面对巨大的焦虑,渴望速成与实现无助的矛盾令青年人寻找自我发泄的出口,自嘲、吐槽与鼓励只是面对压力和焦虑时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不同之处在于,“丧”文化是一个“脱冕”的过程,在普遍性弱势心态下,以“屌丝”为代表的自嘲性词语已然偏离其内涵而拥有了更多的外延。而夸夸群是一个“加冕”的过程,即使被夸者的理由通常离奇古怪,不是世俗理解的优点,看起来就像巴赫金所说的“小丑”,但是人们却对其进行褒奖。夸夸群在夸人的时候并不贬低自身,这也是与之前文化相比不同的一点。根据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人们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丧”的生活过了太久,夸夸群至少是一面积极的镜子,是青年群体自我呈现与表达的新的路径探索。
需要反思的是,自嘲、吐槽和夸夸同时也投射出一种青年群体的寻求反抗的深层逻辑,在这其中,“否定一切”和“绝对肯定”是需要避免的两个极端。
参考文献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3]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29.
[4]汪磊.网络场域中的狂欢景观及其社会焦虑镜像——以标签化的“话语符号”为观察窗[J].天府新论,2013(3):91-97.
[5]王海峰.青年时间焦虑的现实、媒介呈现与对策——基于“90后(80后)已经开始……”类文章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3):86-90,113.
[6]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5-139.
作者简介:梁雪莲,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