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平
摘 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需要,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高职院校悄然兴起,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学生和家长认可度较高的专业也率先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改革示范,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学徒制
从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就需要建成一批与“十强”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优势特色专业,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只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一大批对接产业发展的卓越人才才能崭露头角,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本文以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新旧动能转换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做好总体设计
做好总体设计首先要吃透国家省部级出台的各种关于现代学徒制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文件,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及合作企业实际,做好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的设计,明确试点模式的内涵及实施要求,我校设计了“政府主导,行业牵线,政行校企融合,学训理实一体,劳模工匠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通过在“学习、实训、实习”交替循环中提升技术技能,在“识岗、融岗、跟岗、顶岗”的岗位育人进阶中,促进“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身份轉变,从而培养出一批技术技能人才与劳模工匠。
二、组建试点班
按照每个试点专业30-35人的标准,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相关专业中进行遴选,企业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先由企业在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宣讲,然后再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自愿报名,然后企业学习统一组织面试,确保生源质量。
组建完成试点班之后,由学生、监护人、学校和企业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学生的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等。
三、共同组织教学过程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技术技能人才、劳模工匠成长规律,深化“校企协作,学训理实一体,劳模工匠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十强”产业对应岗位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
(二)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做好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的紧密合作,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依据劳模工匠人才的成长规律,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系统设计、实施教学全过程,利用好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训场所,完善“任务习练、分段训练、跟岗锻炼、顶岗历练”的训练形式,促进学徒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发挥好校企双主体的作用,共建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岗位师傅两个队伍,试行校企实训资源开放共享。[1]
(三)组建专业教师和岗位师傅相辅相成的教师团队
校企协同育人实施“双导师”制,建立“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健全校企互聘互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内导师的培养,提升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企业师傅选拔和晋升标准》,明确技能要求和选拔标准,从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劳模、工匠担任师傅。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校内专业教师的职责和待遇,明确企业岗位师傅的职责和待遇,师傅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2]
四、建立健全适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企业师傅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完善教学运行机制,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运行机制。
五、共同创新考核评价制度
(一)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现代学徒制要求,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要求,形成与试点专业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明确学校、企业两个内部监控主体,建设校内、校外两支监控队伍,特别是加强企业的教学管理和监控反馈职能,实施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岗位师傅教学质量监控。完善适应企业岗位师傅特点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建立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
以试点专业实习实训为基础,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专业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3]
总之,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好形势下,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推动实施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尽早实现专业对接产业,反过来,产业也同样促进了专业建设,产业升级促使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科技创新的快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对接产业、适应需求的“新工科”专业,从而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四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斌.高职工艺绘画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究.山西农经,2016(6).
[2]张永康,杨刚,陈西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4).
[3]柳鹏,李传伟,董海萍.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