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是服务业企业正面临着融资约束这一大难题。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利用1990—2017年260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来考察融资约束对服务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对我国服务业企业创新具有抑制效应。
关键词:服务业;融资约束;创新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5-0036-02
一、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突出强调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提出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政策举措。对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制约经济转型的瓶颈之一就是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邓可斌,曾海舰,2014)。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障碍是限制企业进一步扩大的关键性因素(盛丹,王永进,2014),也是制约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原因(刘春玉,2011;顾群,翟淑萍,2011;Brown et al.,2012;鞠晓生,2013;曹凤娟,2017)。
服务业,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首要竞争力来源就是靠创新。但对于高技术密集度的服务业企业来说,其融资约束困境更为显著。这是由于这类企业创新活动所需的研发资金数量多、周期长,又没有大量的有形资产可供抵押,从而容易受到融资约束(章新蓉,刘谊,陈煦江,2019)。
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服务业发展存在滞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创新不足。因此,如何缓解服务业企业融资约束困境、促进其创新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一直是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杨钰英(2018)认为企业产生融资约束问题有以下的原因:创新投资的外部性、企业内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企业本身的规模等。但融资约束究竟在哪一方面限制了企业的发展?Sourafel Girma(2003)认为融资困难是使企业被迫延迟创新的因素。娜仁,曹凤娟(2017)分析了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2010—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创新的结论。同时,刘春玉(2011); Brown et al.(2012);鞠晓生等(2013)多位学者也提出限制企业创新的一个影响因素是融资约束。进一步地,武晓芬,梁安琪等(2018)认为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发展抑制程度也不同。季良玉(2018)实证验证了融资约束会对制造业企业结构产生抑制效应,降低技术创新的效果。马光荣等(2014)的研究结果显示阻碍中国企业创新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稳定的融资平台。
那么应该如何缓解融资约束的迫切难题?早前就有学者Hargadon(1997)和Blau(2004)对如何减少融资约束对创新活动的负向影响进行了研究。Harrison认为FDI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渠道缓解融资约束的困难。饶华春(2009)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对创新的负面影响;武晓芬,梁安琪,李飞等(2018)认为良好的制度信用环境能够有效地调节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丁述军,邵素文(2016)运用2003—2009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得出银行竞争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活动行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马宏(2017)也通过实证检验了提高社会信任度和连接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增加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宏观背景来看,降低融资约束可以减少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而通过对不同的货币政策的操作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齐杨,江雯倩等(2017)就通过实证检验了这一结果。从微观背景来看,王欢(2018)认为可以通过内部控制质量、经营策略等方式实现。
(二)服务业企业创新
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而服务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推动服务业创新至关重要。原毅军,高艳(2011)认为服务业的创新主要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进而推动创新产出。蔡平(2009)认为影响服务业创新的要素中包括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对于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究,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实证检验(付宏等,2013;许和连,成丽红,2016;王冠凤,2017),例如Yuan Chieh Chang,Jonathan D.Linton等(2012)运用分类法对台湾服务业企业进行验证。从另一方面来说,服务业对创新也存在一定的促进影响(王江,2015)。以作为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为例,创新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吴光明,2015)。宋雪,李灵光(2018)认为服务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例如部分公共服务业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一个区域的创新要素会随着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提高而不断流入,宋雪,李灵光(2018)运用中国200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服务业发展会明显促进区域创新能力。
三、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为了考察企业融资约束对创新的影响程度,本文设计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i表示不同企业的截面,t表示时间(1990—2017)。R&D表示企业研发投入,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financingconstraint表示融资约束程度,是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用利息支出/固定资产计算得出,age、inc、fix、asset、intp分别表示企业年龄、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总资产和利息支出,均为本文的控制变量。
上述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关键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wind数据库中以证券业行业分类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1990—2017年非平衡面板数据。
(二)计量结果及分析。
由表1可知,在仅考虑融资约束这一关键变量时,它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是极为显著的,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及控制了年份和个体效应以后结果也是显著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可以说明企业融资越困难,用于研发支出的投入就越少,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利的。企业的年龄越大,营业收入越多,固定资产越多,总资产越多,则用于研发投入的资金越多,都为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利息支出越多,则用于研发投入的资金越少,两者为负相关关系。从这一结果可以得知,要想促进服务业企业创新,缓解服务业企业融资约束困境至关重要。
四、 政策建议
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而服务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推动服务业创新很重要。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激发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使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资金;提高服务业企业自身的信用评级。只有企业本身的信用度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才会放心将资金贷款给需要的企业,企业的可用资金越多,用于研发的投入才可能充裕;政府可以制定有利于服务业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有政府做相应担保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对企业来说更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
参考文献:
[1]武晓芬,梁安琪,李飞,蒋鑫.制度信用环境、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18(12):70-80.
[2]宋雪,李灵光.服务业能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新动能吗?[J].经济问题探索,2018(12):161-171.
[3]孙灏,王晓雨.外部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J].质量探索,2016,13(1):107-108.
[4]邓可斌,曾海舰.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特征现象与成因检验[J].经济研究,2014,49(2):47-60,140.
作者简介:
洪佳月,女,福建南平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