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笑
摘 要:文章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两个层面总结、概括了国内外有关第二语言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且研究的重点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领域。相对于国外后结构主义框架有关研究的丰硕成果,国内二语身份认同研究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给国内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第二语言;身份认同;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O-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4-0113-02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究竟是谁”的探讨,既涵盖了自我的个人意识,也包括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群体意识。20世纪20年代至今,不同的学术领域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基于语言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人的身份认同研究不能脱离语言,“语言身份认同”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结构主义思潮以及后结构主义思潮对语言身份认同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中,结构主义将心理学和哲学传统上有关身份认同的理论作为语言学习者个性形成和自我反思的核心过程,后结构主义将身份认同看成是语言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语言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位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框架内(Block, 2007;高一虹等,2008)。
一、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
(一)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
结构主义将身份认同视为相对固定、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范畴。结构主义框架内语言身份认同研究重视相对稳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结构因素对语言认同的决定性影响,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主,着重社会主体的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探究。在Taifel(1978)的社会身份认同理论的基础上,结构主义语言认同在坚持群内群外认同的二元对立的前提下,更加关注主观上的认同的多元性、复杂性,个人的身份认同与内隐的身份认同过程,以及与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相关的心理机制。
(二)后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
后结构主义语言身份认同认为身份认同是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多样化、动态化的实体,自我是由认知的差异性而不是同一性组成的。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将目光投向后结构主义框架中更加具象和自觉的自我身份认同的探究。
在Vygotsky(1986)的“社会建构理论”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Lantolf为代表的研究者就开始投身于二语习得中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近年来,学界逐渐关注二语学习者选择与二语使用有关的“想象共同体”的研究(Norton, 2014)。Norton的理论框架解释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复杂而不断变化的语言身份归属问题。
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群体多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后结构主义下的二语身份认同研究成了热点。二语身份的类型主要有民族身份、种族身份、国家身份、移民身份、性别身份、社会阶层身份等。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这些二语身份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成人移民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外语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留学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
成人移民的二语身份认同研究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移民的其他社会生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是考虑的重点(例如,Goldstein,1996)。外语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中,课堂学习成为研究的重点。留学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也很丰硕。二语习得中性别与身份认同、国家身份认同等都是留学语境下身份认同的研究主题。二语性别身份认同中,“男女身份权势”是一个广泛探究的议题。除此之外,国家身份认同也是留学语境下广泛研究的课题(例如,Smith,2004)。研究发现当留学生在二语学习中的个人身份认同遇到危机时,国家身份认同就相对凸显,成为留学生身份认同的主体(例如,Talburt & Stewart,1999)。
从二语身份认同的概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后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以叙事研究方法为主的质性研究的方法得到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揭示和细化不同学习情境下动态的、复杂的个人身份认同。
二、国内二语身份认同研究
国内语言学界对身份认同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关研究基本沿袭国外的研究框架,最先出现在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中。国内ESL中的身份认同研究主要分为两块:一为对西方理论的评介(如边永卫,2003;李战子,2005;高一虹等,2008;葛俊丽等,2008)。另一些为实证研究:主要借鉴西方二语身份认同理论,以英语作为二语的教育实践的依据进行二语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以高一虹及其研究团队为代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英语学习中自我身份认同变化的研究。例如高一虹(2002)根据对全国两千多名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材料,研究了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身份认同变化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高一虹提出六种身份认同变化类型:自信心变化、附加性变化、削减性变化、生产性变化、分裂性变化和零变化,并考察它们和七种动机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又如高一虹等(2003)以英语学习为自变量,以上述六种认同为因变量,进行了一项定量研究,发现英语学习对学习者的自信心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同时,发现学习者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生产性和附加性变化。
这些研究逐渐显示了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趋向,但是大体上属于结构主义研究的范畴:主要用质性研究验证支撑定量研究的调查结果。国内二语习得领域的身份认同研究主要处在结构主义的框架内,在西方后結构主义的浪潮下,一些对个人二语习得中动态变化身份认同的详细研究也逐渐出现了。
除了ESL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近年来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有关CSL(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身份认同研究。因为起步的时间较晚,CSL中的身份认同研究基本上借鉴ESL的研究模式。CSL中的身份认同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为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身份认同,其对象为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如瞿继勇,2013;曹燕萍,张露予,2014);二为继承语和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大多在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中展开(如李贵苍,2005;王爱平,2006;冯丽萍等,2013)。
三、国内相关研究建议
总的来说,国内二语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存在于对群内群外二元结构的探究,倾向使用结构主义的方法,以探究社会和社群语言身份认同的决定性因素的一致性。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有关ESL身份建构的研究成果,但是相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国二语身份认同研究,特别是后结构主义下CSL身份认同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汉语热在全球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将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借鉴国内外ESL身份认同研究成果,结合CSL自身的研究特点,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研究建议:①叙事研究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我们建议CSL身份研究充分利用叙事探究的方法,从更加微观细致的角度观察研究对象动态身份建构的过程。②汉语身份认同和投资。汉语习得中的身份认同是随着语言习得的过程运动变化的,我们建议关注汉语学习者的期望和其课堂或社群的实际投资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③汉语习得中的想象共同体。对很多学习者来说,二语社会并不仅仅是指过去社会或者社会关系的历史重建,更是一个想象共同体,这种想象共同体可以为扩展未来的身份认同的选择范围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建议关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寻求的共同体,还有学习者实际二语社会的构成。④数字化汉语学习中的身份认同。网络已成为汉语习得重要的辅助工具。我们建议探求信息技术主导的汉语学习中的二语身份认同,分析身份认同的走向,具体探究信息技术介入下的身份认同与面对面交流中产生的身份认同相比是否存在变化等。⑤研究对象的选择。根据CSL的特点,我们建议重点放在外语语境和留学语境下外国人的身份认同研究中(包括外语语境下本土汉语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同时我们也建议对两种不同语境下的汉语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探究学习语境和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⑥身份认同和汉语教学方法。我们认为特定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多重身份认同,提高学生在汉语课堂中的投资,并为他们现在和未来的身份认同构建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希望更多研究者可以通过身份认同这个研究切入口,为汉语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适用、创新的教学和规划方法,完善汉语学习的环境,促进对外汉语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边永卫,高一虹.英语学习自传性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建构[J].外国语言文学,2006,23(1):34-39.
[2]曹燕萍,张露予.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多重身份建构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157-160.
[3]冯丽萍,步延新,Li Hong. 短期来华美国留学生课外语言接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3(3):109-116.
[4]葛俊丽,罗晓燕.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看二语习得[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6):32-38.
[5]高一虹,李玉霞,边永卫. 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19-26.
[6]高一虹,修立梅. “一日英雄亦英雄”——对英語歌曲与电影的投资与学习者的多元认同建构[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8(4):93-101.
[7]李贵苍.华裔美国人文化认同的民族视角[J].外国文学研究,2005(4):52-57.
[8]李战子.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2005,22(4):234-241.
[9]瞿继勇.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73-78.
[10]王爱平.汉语言使用与华人身份认同对400余名印尼华裔学生的调查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