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7-10 01:58林传武
教师·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语文

林传武

摘 要:文章从丰富审美观念、培养道德情操、形成文化感受力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整理,又从调整教学形态、应用因材施教的形式、单元整组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4-0037-02

一、引言

受教学改革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得到了转化,但现阶段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合理调整教学形式。

为了转变这一现状,优化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先总结现阶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道德情操,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丰富审美观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丰富学生审美观念的必要性。第一,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学习阅读文章时,难以感受其中的中心思想、内涵等,降低了阅读文本分析质量。教师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章的分析能力,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阅读审美能力。第二,教师将核心素養培养工作重点放在审美观念上,能帮助学生逐渐提高文章的分析能力,之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发挥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培养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中,为达到优化道德情操的目的,教师在分析内容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整理。

第一,小学生对事物的了解不够全面,如果学生只在课堂中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难以达到开拓视野的目的,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核心素养培养上,能够适当拓宽教学范围,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第二,道德情操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发挥出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

(三)形成文化感受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文化感受力。第一,语文课程为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民族文化,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且能够在作品分析中形成文化分辨能力,促进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第二,由于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等几个部分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为互相融合的关系,教师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理解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调整教学形态

在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中,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合理调整教学形态。第一,由于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阅读教学重点存在差异性。在教师调整教学形态之后,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高阅读赏析能力,发挥出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意义。第二,为了提高教学形态调整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将读写练习融入其中,达到范文模仿学习的实际意义。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重点词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摘抄波澜壮阔、怪石嶙峋等词汇,并标注这些词汇的含义。在写作时试着将总结的词汇引用到文章中,达到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并为之后的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之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获得更加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与动画同步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最后引导学生加深对文中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理解。让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1]。

(二)应用因材施教的形式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时,教师可以应用因材施教的授课形式。第一,由于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用传统方法授课时,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了阅读教学质量。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现状,之后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形式,保障授课内容能够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第二,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构建教学形式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课程构建的完整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构建合适的授课形式[2]。比如,某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在每次正式授课之前,都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准备不同的课前预习任务。比如,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会安排其预习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在预习完课文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教师安排小组长将同学们的问题进行收集汇总,之后对课堂教学安排进行合理调整。此种方式实现了针对性教学,提高了学生们的主动性。

(三)单元整组教学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讲得多、问得多、读得少、练得少的问题,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组教学管理的方式,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比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学习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秦兵马俑》《长城》和《颐和园》等有关的课文内容时,将它们作为整体,通过单元整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度。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征和发展需求,将三篇课文中提到的世界级中华遗产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将了解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谈话导入的方式,询问学生去过哪里旅游,以此引入此次教学的主题。之后,教师让学生们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为后续的课文阅读讲解打下基础。最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最终由教师进行汇总,将文章中的基础知识与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为了提高培养合理性,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

第一,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其综合素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但现阶段部分教师的阅读能力不高,难以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例如,管理者可以聘请阅读教学专家,为教师讲解核心素养培养的形式、阅读教学工作发展趋势等内容,以达到优化教师综合素养的目的,为之后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容易出现不重视培训的问题。为了转变这一现状,可以定期进行阅读教学调研工作,了解教师的阅读教学现状,激发教师的阅读教学形式调整意识,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在进行教师综合素养培养的时候,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形式转化意识,可以在教师会议中为教师讲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正确的教学形式等,提高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了解程度。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热情,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兴趣为先、快乐第一”作为教学方向,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基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4]。

第二,为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之后选择学生喜欢的文章类型进行授课,并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优美的秋日雨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秋日雨景,并提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雨景,还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快速投入文章学习中来。再比如,教师可通过组织读书沙龙的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校园开放日时,可将学生的家长邀请到课堂中。由家长和学生组成阅读小组,共同阅读并参与讨论。在舒适活跃的班级氛围当中,先后通过听读、跟读、朗诵、接读和问答等形式,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进入阅读的世界。此种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还可使家长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环节,体会到亲子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可以先了解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构建教学形式调整策略,发挥帮助学生提高文章分析能力的作用。并且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按照学生的喜好合理选择授课形式、授课角度,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 立,周金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构建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31.

[2]李意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9):123.

[3]蒲惠红.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9(2):68-69.

[4]林淑真.略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19(1):27-2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