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思考

2019-07-09 11:47胡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能力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部法律的出台,为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维护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服务社会公共文化的机构,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提供者。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更好地维护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提供者。博物馆在保存自然风貌与人类社会遗存、传承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公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公众对博物馆认知的不断加强,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博物馆也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多样的角色,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公共文化服务和博物馆建设的一般理论

(一)公共文化服务

1.文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有改良土壤、栽种植物等含义,以此引申为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在中国,“文化”是“文”和“化”的复合。《辞海》2010年4月第1版中“文”字的解释为:①纹理。《左传·隐公元年》:“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②花纹……⑩与“武”相对,等等。《辞海》2010年4月第1版中“化”字的解释为:①变;改。②感化。③融解等。文化最直接的作用是通过不断地对人类日常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引导和规范,使人类的生活行为逐渐趋于规范化、有序化。

2.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作用在于有效地培养社会公众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归属感以及群体意识等,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的整合与发展。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利用其拥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可以吸引公众参与、共享文化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载明: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二)博物馆建设

1.博物馆的定义

汉语“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意思是“供奉缪斯(Muses),从事研究之所”。国际博协将博物馆定义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永久机构,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此定义反映了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强调博物馆要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同时也关注社会公众与博物馆的互动性,强调博物馆要向大众开放。

2015年我国颁布施行的《博物馆条例》中博物馆定义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2.博物馆功能

(1)收藏和保护是博物馆最基本的的功能。任何形式的博物馆都必须以收藏作为自身开展全部活动的基础,如果博物馆失去了收藏的功能,那么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博物馆必须依靠自身丰富的馆藏品来发挥保存、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作用。

(2)科学研究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基于藏品而展开的科学研究构成了博物馆的工作基础,对藏品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揭示藏品自身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及艺术价值,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思考来推动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3)社会教育是博物馆另一项基本功能。从博物馆发展历程看,随着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程度及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性不断增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逐渐萌发。随着博物馆建设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的范围也在扩大,博物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陈列展览、宣传讲解、开办讲座的方式来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三)博物馆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

博物馆传承了国家文化、地域文化的精髓,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现在的博物馆类型多样,展示内容各异,几乎涵盖人类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的各方面,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文化休闲场所的需求也在增加,博物馆直观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和体验性的特点正好契合公众对休闲文化生活的期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去体验、去感受。据统计,我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超过2万个,参观人数约7亿人次,一年举办20万次社教活动。在国家重大纪念日,许多专题展馆、纪念馆成为开展相关活动的重要场所,公众需求的增加促使博物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备受重视。

二、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是鄂尔多斯地区集近现代文物、革命文物、党史文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舍前身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办公楼,始建于1954年,该建筑是鄂尔多斯市仅存且保存较完整的20世纪50年代的典型建筑, 2007年9月12日被批准为自治区(省)级文保单位。

1.免费开放情况

2011年9月批准成立后,即实行免费开放,观众数量逐年增加。在讲解接待方面,有专业讲解接待队伍,可以接待不同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的观众参观。依据观众人数增减情况,馆内讲解员会采取预约登记、分批参观等方式,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入场参观;在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了观众投诉机制,通过设立留言本、隨机发放调查问卷及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不断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方面,馆内配备语音导览设备,设有残障人士通道、无障碍电梯,提供轮椅、应急医药箱、雨伞等,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

2.陈列展览举办情况

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社会宣传、举办社教活动、为科学研究提供历史资料的主要途径,也是博物馆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主要的方式。随着博物馆创新服务理念的加强,传统意义上博物馆“等你走进博物馆”“我讲一段历史给你听”的模式渐渐被打破,博物馆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 由教育者向服务者的方向转变。2012年5月,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舍维修期间,博物馆的业务研究及社教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而是将对外宣传的工作重点转向以流动博物馆进学校、进部队、进乡村、进厂矿为主的流动展览宣传形式,把展览送到广大公众的家门口,让那些平时没有时间、没有条件、没有参观博物馆习惯的公众认识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增加了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度。

(二)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短缺,队伍建设不合理

目前,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文博从业人员中拥有博物馆专业学历背景的人员少之又少。从业人员人才队伍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高、中、初级人员比例失调,老、中、青人才梯队无法建立,高层次专业人才面临断代;重点学术带头人偏少,管理人才短缺,复合型人才匮乏,展览展示设计策划、社教活动创意实施、文化衍生产品研究开发人员短缺。

2.资金来源单一,业务发展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国有博物馆的数量仍占多数且大多是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其主要资金都源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以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每年财政拨付给博物馆的经费主要是人员经费及场馆运行经费,除此之外用于博物馆馆藏品收藏保护、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更新陈列展览,创新社会教育模式等业务发展,经费严重不足。

3.展陈空间不足,数字化建设滞后

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舍前身为盟行政公署办公楼,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由于此博物馆是由办公楼改建而成,且建筑本体即为文物,楼内格局已定,导致展览展示空间受限,场景复原、声光电等现代展陈手段无法运用到展览中,展陈形式单一。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对策

(一)探索多向筹措经费渠道

1.加强沟通,提高政府部门对博物馆业务工作的重视度

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国家免费开放补助政策及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情况进行宣讲,提高政府财政等部门对博物馆业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获得政府财政部门的业务经费支持。从自身业务工作抓起,通过举办高质量的陈列展览、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发表高水平的业务研究报告,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增加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2.加大宣传,加强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度

一是博物馆主动与企业沟通,依据自身具有举办展览,专业讲解员的业务优势,为有此诉求的企业提供业务帮助,从而得到企业的支持;二是联合企业进行特色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拓宽筹资渠道;三是博物馆可与企业党组织、工会及青年组织等建立联系,在中国传统节日或特殊时间节点,为企业提供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博物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3.加强引导,探索建立个人捐助博物馆事业的方式与渠道

随着公众文化素质的提升,近年来,热心于博物馆公益事业的公众增多,他们愿意将自身收藏的对地区,对国家有纪念意义的图片、实物、影像资料以捐赠的方式交给博物馆收藏。博物馆应探索建立个人捐助博物馆事业的机制,理顺捐赠流程,为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物质保障。

(二)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1.加强智慧博物馆建设

互联网科技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将互联网技术理念应用到博物馆管理工作中。通过数据之间的有机整合,对传统博物馆管理和服务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为公众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博物馆各项工作中的应用,逐步实现博物馆智慧化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随着博物馆娱乐性、互动性、休闲性功能的加强,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把博物馆视为缓解压力、休闲放松的去所。因此,应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公众参观的舒适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还应考虑设立休闲阅读区、母婴休息室、儿童体验馆、盲文宣传材料取阅处、视障人士自动语音导览服务等。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有人去完成,专业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推动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博物馆的管理层不仅需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引进专业文博人才,更需在实际工作中创造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环境,为人才搭建合理的上升通道及才华展示平台,从而实现留住人才的目标。首先,在制定人才引进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现有人才队伍结构,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有的放矢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其次,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社交礼仪、行业法律法规、安消防知识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邀请馆外专家、学者就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安排本馆文博高级职称的业务人员,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开展讲座,共同交流;搭建人才外出学习通道,将业务能力强,年轻有为的人才送到相关学术、科研机构学习,提升其业务能力;第三,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还应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注重实效,调动各环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达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目标,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推动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本文从笔者工作单位实际出发,就博物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期进一步提升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本地区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注释:

①姜涛、俄军.博物馆学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1]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姜涛,俄军.博物馆学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3]夏洁秋.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以博物馆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2-67.

[4]陆建松.论新时期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建设[J].东南文化,2013(5):104-109.

[5]姜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D].长春:吉林大学,2015.

[6]常丝茗.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J].机电工程技术,2017(S2).

作者简介:姓名:胡静(1982-),女,汉族,内蒙古东胜人,研究生,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研究方向:博物馆管理及社教宣传工作。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能力
博物馆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