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当天全文发表。在這篇近7000字的讲话中,习近平一再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重要地位,纠正社会上一些错误认识,让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推进产业高端化,必须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找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明确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聚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武汉市;新民营经济;区域经济;举措研究
一、民营经济是武汉推进产业高端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力量
民营经济是武汉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改革开放的助推器、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在武汉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愈发突出,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近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为全市GDP过万亿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280亿元,占全市GDP的42.5%;增长10.6%,高于全市GDP增幅0.9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情况来看,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占全市一产业的94.2%,二产业的48.6%,三产业的32.9%,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武汉综合实力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所在。
2.民营经济是区级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区级经济的主体、区级财政的主要来源。2014年,全市13个区民营经济增速均高于区级GDP增长,贡献税收占区级税收的60%以上。从工业发展来看,各区民营经济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363.79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区工业的比重,黄陂区达97.3%,汉南区达87.8%,江夏区达72.7%,东西湖区达55.0%。从商贸服务业发展来看,13个区限额以上民营企业1899家,占商贸企业总数的93.5%。
3.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
2014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7.6万户,新增私营企业4.5万户,占全市新增企业的96.7%。近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正由传统的餐饮、商贸、服务行业扩展到加工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行业,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13家,民营科技企业占比70%以上,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4.民营经济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2014年,全市私营企业达26.55万户,个体工商户51.6万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16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员的80%、新增就业的90%,成为武汉市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此外,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近年来,全面市90%以上的慈善和公益基金来自于民营企业。
二、推进产业高端化,武汉民营经济存在明显短板
武汉市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同类城市相比,与万亿倍增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总体上看,武汉市民营经济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一是经济总量小。虽然保持两位数增幅,但与广州、上海、杭州、深圳及沿海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与武汉的城市地位极不相称;二是占比低。武汉市民营经济占比增长缓慢,不仅低于宁波(80%)、杭州(59%)、成都(58%)、哈尔滨、长春等副省级城市,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近17个百分点,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居后。三是发展档次低。大户不大、大户不多,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等企业较少,民营企业主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武汉仅入围9户,低于杭州(50户)、宁波(21户)、苏州(20户)、无锡(20户)等市。
2.产业的集群度不高。武汉市现已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但在这些产业和行业的产业链及龙头企业的上下游,武汉市民营企业的参与或配套不足。大多数民营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现象较为普遍,自身也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或密度较大的产业集群。虽然拥有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但目前还缺乏应有的产业带动力,集群发展能力不强。武汉市入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的9户企业,2014年总营业收入仅为1614亿元,甚至不及苏宁(2798亿)、华为(2390亿)、万达(1866亿)等一家企业。
3.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在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中,制造业、建筑业等企业约占80%。而武汉市民营企业分布情况恰好相反,主要集中在批改零售、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现代服务型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较少。另外,绝大多数企业对转型发展的认识不足,转型投入少,品牌意识弱。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中,户均研发经费为3.54亿元,平均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79%,37.4%的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而武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仅仅约有15%的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户均研发经费不足200万元,平均研发强度不到1%,平均每百户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与全国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4.领军人物严重缺乏。武汉市民营企业家在数量或体量上,都与武汉城市本身的地位极不相称,缺少全国有影响的一流企业和企业家。青岛有名扬海内的“五朵金花”,深圳有华为、中兴、万科、腾讯等一批企业和企业家领袖。武汉市在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屈指可数。多数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创新、管理人才和创业团队,管理水平难以持续提升。
三、当前制约武汉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原因
1.在市场准入方面,“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然存在
一是投资领域放开力度有限。从调查情况来看,金融、能源、医疗、电信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武汉市投资准入最难的五大领域。近两年,市直相关部门与部分投资建设平台也曾推出一些项目试图对民企开放,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整体收效甚微。部分投资领域隐形门槛依然存在,相关部门通过设立相关条件或者补充规定,让一些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无法进入。比如,在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投资领域,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人福医药、和润联等实力较强的民企都期盼参与区属医院改革改制,但进展缓慢。
二是部分投资领域对民营企业存在歧视。市工商联等联合组织的调查显示:19.6%的受访企业认为政府在招标方面对民营企业明显存在不公,15.1%认为政府在政府采购方面对民营企业明显存在不公。很多民营企业反映政府工程招投标设置弹性条件过多,导致其无法平等竞争。武汉市很多在外地发展良好、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产品,无法进入本地市政工程项目。如大禹阀门公司年销售额5亿元,但在武汉市不足500万元。长兴电器集团的产品年销售额10亿元,但2013年以前的7年中在武汉市市政工程中的市场份额仅有500万元。
2.在生产经营方面,“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融资难、融资贵”矛盾长期存在。尽管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但融资难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据调查,超过60%的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10%至20%,15%的中小企业缺口超过30%。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30%左右。若是担保贷款,还要承担3%左右的担保费率。部分银行依然存在着对民营企业“惜贷”和“歧视”现象,存在存贷挂钩、搭售理财产品、开出商业承兑汇票等现象,变相提高融资成本。
二是土地供给中“嫌贫爱富”、“贪大弃小”现象普遍。部分成长型民营企业对用地问题反应较为突出。由于国家下达的用地指标和需求相比缺口较大,地方政府一般优先给招商引资的外来企业供地,部分本土中小企业项目因受制土地供给,出现项目停建、缓建和迁建现象,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三是人才的引进、使用存在明显短板。总体上讲,民营企业对人才不具备较强吸引力,人才招不来、用不好、留不住。中小企业不仅难以招引高层次人才,中端实用型技能人才也流失严重。人才的匮乏,影响民企的创新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汉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3.在政策落实方面,“雷声大、雨点小”现象仍然普遍
新“56条”出台后,武汉市民营经济扶持政策的总体框架已经确立,要求也较为具体。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在受访企业中,有54%表示“不了解政策”、“不知道申报程序”;有64.1%认为“武汉市鼓励民间投资”、“本地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等政策,执行“一般或较差”。这都反映武汉市民营经济相关政策在落实上还有较大差距。
调研中有企业反映,武汉市有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只是简单照搬照转中央、省文件,有方向、没抓手,有鼓励、没细则,好听不中用。有些部门解读政策不到位,配套措施出台不及时,有些部门之间政策衔接不顺畅,过于强调各自部门的权威和利益,影响了政策落实。
4.在发展环境方面,“办事难”、“难办事”问题仍然存在
一是少数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调查问卷显示:超过60%的企业认为武汉市行政审批效率一般或较差。土地规划许可、消防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施工许可位列最难办行政审批前4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从项目洽谈到土地供应,往往需要2年以上时间,至于开工建设、取得土地证、房产证,所需时间更长,容易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此外,一些中介机构仍然與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利益捆绑,产生变相谋取利益行为。
二是少数工作人员“不作为”行为仍然没有消除。随着 “八项规定”的深入实施和反腐力度的加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出于明哲保身的心态,不愿意担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更难办”。有的企业反映现在少数人员不办事,不作为现象严重。
5.在发展文化方面,“撮短水”、顾眼前等心态仍有市场
武汉作为国有经济占比较大、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地区,普遍存在“重国有轻民营、重大企业轻小微企业、重引进轻培育”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一些领导者对民营经济有成见,一些创业者对民营经济有短见,一些从业者对民营经济有偏见,导致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可度相对较低,直接影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与浙商“重利尚义”等不同,武汉传统上受“码头文化”影响较深, 很多企业满足于“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缺乏做大做强的投资胆量和发展气魄。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习惯于实行家族式管理,股权单一,人治现象较为普遍,缺乏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用人重忠诚轻才干,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单打独斗多,抱团发展少,同行互相挖墙角,产品雷同,恶性竞争,抗风险能力差,严重制约了武汉民营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
四、推进产业高端化,武汉民营经济发展思路、目标及对策
发展思路和目标:紧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机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坚决废除对民营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隐性壁垒,创造公平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使民营经济成为武汉推进产业高端化的核心引擎和重要支撑。
力争到2021年,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到30万户;营业收入10亿元级企业达到200家左右,100亿元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0%;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主要对策:
1.发展战略要有新突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民营经济在推进武汉长远发展,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以全新理念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运用多种手段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激发社会活力,逐步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中小梯度发展的武汉民营经济新格局。
要充分利用多重国家战略在武汉交汇叠加的有利时机,在更大的空间、更深的层次去策划、设计、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项目,在规划建设上,多向民营经济倾斜;在政策的制定落实上,多站在民营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资金、土地、财税等关键要素上,多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的优惠。
2.扶持政策要有新突破。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是支撑,关键在落实。要坚持因地制宜,着眼政策的创新性,突出政策的操作性,加快制定系统性的本土化民营经济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
一是梳理评估现有政策。由发改委等综合部门牵头,组织经信委、商务、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对现有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估,切实查找政策实施的问题和短板。
二是开展政策整合设计。在梳理评估的基础上,由工商联牵头,准确把握武汉民营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出政策整合方案。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坚决废除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彻底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对不符合中央精神、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政策、部门政策,限期予以废止。要顺应本土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消化吸收外地经验教训,真正敢为人先,制定出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真金白银”政策。
3.支柱产业要有新突破。着眼于国内外市场、国家产业布局和区域比较优势,科学选择武汉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塑造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新优势。重点要在两个方向上引导民营企业发展:
一是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主要依托武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要力争有所突破。各级政府要搭建富有效率的轉化平台,充分发挥各类中介机构的作用,实现科研成果与资本的联姻,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结合。
二是引导完善支柱产业链投资。主要依托武汉光电子、汽车、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化工等支柱产业,“借风起舞、乘势而上”,做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既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光电子等相关产业本土配套能力不强的问题,也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能级。
4.龙头培育要有新突破。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工具,大力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素质,加快培育一批跻身中国500强的本土民营企业。
一是以“互联网+”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进行系统整合,推动企业创新组织模式,提高运行效率。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新型商业模式的应用,发挥电子商务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打造一批网络零售平台、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
二是推进民营大企业大集团成长计划。支持本地有条件民营企业主动对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实行强强联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强、规模效益高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并购收购、资本运作和挂牌上市等,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和水平。
三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全面提高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丰富商标内涵,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民企国内外知名度。
5.完善服务要有新突破。逐步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重“管”、重“批”逐步转为重“谋”、重“立”。
一是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和程序。严格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再设定行政审批;凡是可采用事后监管的不再设置前置审批条件。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在项目核准、用地预审、规划审批、环评审批、施工许可、节能审批等方面,下放审批权限,明确审批时限。建立项目审批联合会商、一站式告知、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变各部门独立审核的串联方式为各部门联动协同的并联模式。以铁的纪律,防止和避免“吃、拿、卡、要”和人为设置障碍等问题。
二是创新金融供给和服务。借鉴温州经验,推进金融改革,放宽小贷公司转制条件和经营范围,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步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设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的民营银行,实现武汉市民营银行零的突破。充分发挥财政担保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各类产业基金、风投创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力度,不断拓宽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推广商会协会授信、联保贷款、互保基金、金融超市、互助互救等模式,不断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赵辉.世界经济走势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J].北京市光大管理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2]李根等.中国民营经济未来走势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7期
[3]刘凯等.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向纵深发展[J].中国社科院学报,2018年06期
作者简介:
汤达礼(1984--)男,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讲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共武汉市委党校《长江论坛》编辑部责任编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