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宁 张译木
童蒙养正,就是教育幼儿对人和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在幼儿阶段就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正确的行为,需要用良好的习惯去完成,所以“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在幼儿园教育中,有些往往根据自园的办园理念,重视自园的特色教育。家长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加上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出现任性、骄傲、懒惰等不良习惯,也就是现在社会上经常会提到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去改正,会使儿童终身受其影响。所以,我园非常幼儿的重视的幼儿的养成教育,把好习惯的培养作为课程,具体做法如下:
一、好习惯的主要内容
1.道德习惯,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一个人有了优良的道德习惯,才能拥有其精神财富。
2.活动习惯,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活动行为方式
3.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
4.劳动习惯,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并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
5.学习习惯,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爱动脑,思维活跃。
二、我园的好习惯内容
我园好习惯课程内容是围绕幼儿时期的生活自理、文明礼仪、保护自己、爱护环境、社会公德、学习习惯六个核心内容,以《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为依据,每学期一个内容,包括四个好习惯,每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三年共养成二十四个好习惯,通过教育活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运动活动、亲子活动这几个方面详细而又具体的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
其具体内容如下:
小班上学期以“生活自理”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按时活动、正确进餐、讲究卫生、及时整理方面研究好习惯的课程体系。
小班下学期以“文明礼仪”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姿态标准、礼貌待人、敢于表达、谦让分享方面研究好习惯的课程体系。
中班上学期以“保护自己”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适宜穿戴、自我保健、躲避危险、心情愉快方面研究好习惯的课程体系。
中班下学期以“爱护环境”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节约水电、垃圾分类、保护动物、爱护植物方面研究好习惯的课程体系。
大班上学期以“社会公德”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爱惜物品、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关心他人方面研究好习惯的课程体系。
大班下学期以“学习习惯”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从遵守规认真倾听、喜欢阅读、正确书写、乐于动脑方面研究好习惯的课程体系。
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幼儿园方面:
幼儿3岁进入幼儿园,这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非常强,在幼儿园中,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幼儿。那么教师要如何做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呢?
(1)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信任你,喜欢你。要让孩子听你的话,就先要让孩子信任你,喜欢你。要懂得与孩子交流情感,幼儿上幼儿园后接触最多的就是同伴和老师,他们是非常喜歡得到老师的爱抚,老师要做到每天与幼儿问好,当幼儿帮忙发玩具时要对孩子说:“谢谢你、你真棒等等”。这样不仅让小朋友接纳了老师,也让孩子养成了礼貌的好习惯,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教师要想取得幼儿的信任,必须正确的使用权力,对待幼儿要不偏不倚,不能带着情绪的对待他们,比如心情好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懒得及时纠正。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幼儿无心之过大大的批评。这样会让幼儿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对做什么错,对好习惯的养成造成阻碍。在幼儿的班级环境中要求保育员与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要一致,不能出现保育员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置之不理,那样他们就会存在侥幸心理,更加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2)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幼儿慢慢学习良好习惯。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理解能力比较肤浅,因此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必须要采取正确有效幼儿能接受的方法,在幼儿园活动中使幼儿在愉快,自主的氛围中轻松的养成良好习惯,比如通过模拟生活引导,设置场景,在医院场景下如何正确礼貌的与医生对话,在过家家场景中,如何正确的与家人沟通对话等等,老师都可以这些场景进行礼貌教育,这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紧相关,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3)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正面的引导幼儿,使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与发展,比如有小红花和小粘贴的奖励。在幼儿的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被老师表扬是可以跟家长炫耀的,收到老师的表扬,他的行为就会被强化,所以老师一定要在合适的时机表扬孩子,比如,在小朋友洗手的时候就说“哎呀 xx小朋友洗手好认真呀,我们都要向他学习”那么幼儿就会明确的知道勤洗手认真洗手会被表扬,而且以后还会这样做。
(4)幼儿园要制定系统合理的规章制度,比如吃饭的时间、午睡的时间、游玩的时间都有明确与合理的规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以后的小学、初中乃至一生都会有良好的时间的概念,知道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2.家庭方面:
重视家园一致的教育,使幼儿在行为习惯的培养持之以恒。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只有家庭教育的合理配合,才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经常会出现幼儿在幼儿园里在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相互影响下,会做到懂礼貌、自己吃饭、自己叠衣服、勤洗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回到家里就完全另外一副模样,遇到长辈不问好,吃饭要喂否则不吃,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等等。有些家长对此听之任之,有些家长知道这是不良行为习惯,但却不知从何下手。
(1)家长切莫有孩子小就应该过度地溺爱,娇惯,迁就孩子的心理,也要正确的对待“穷养男,富养女”
这类的教养方式,家长不能对幼儿的要求一味满足,更不能总是帮助他们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就会让幼儿形成了依赖心理,会助长幼儿内心的侥幸心理,影响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2)家长对孩子要有底线,我们经常会看见,在商场孩子因为想要某些玩具大喊大闹,家长最后妥协。孩子已经养成习惯,知道只要自己一哭一闹就会得到自己想要东西。家长应该在孩子第一次出现這种行为的时候就应该明令禁止,坚决不妥协,下一次孩子再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不会再用大喊大闹的方式了。
(3)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及时与老师沟通。比如在幼儿园学到的行为习惯,家长在家里营造环境,让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实施,因为对于成人来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可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要养成好习惯的时间可能更久一些,所以家长就要有意识的在家里重复幼儿的良好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的表扬和适度的奖励,不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与幼儿园做到教育的一致性。
四、如何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
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往往侥幸心理严重,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不满情绪,不听大人的劝告,觉得自己做的才是对的。如果出现这样问题,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幼儿周边的小伙伴是否也有相同的行为习惯,及时制止,调整幼儿的人际关系。比如当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和习惯良好的幼儿在一起玩耍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在其不断夸奖行为习惯良好的幼儿,这样可以更好的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也可以巩固行为良好的幼儿。幼儿不良习惯的养成不外乎是自身和教育两个方面,在幼儿的心里中由于不知道对错,再加上自制能力差,可能在不自觉中放任自己,随心所欲地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所以当发现有不良习惯是,应该及时向其警示或引导其切身感受不良习惯所带来的后果,使其通知其害,从而达到纠正的目的。
总之,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微之处着手,必须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必须家园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养成教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1604260)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有:左宁、李宝玲、程俊娣、任洁、苏虹莉、李素英、赵红、杨秀娟、朱雅娟、韩福、郭馨媛、单军、王宏杰、陈冉。作者简介:[1]左宁,河北省秦皇岛市启航幼儿园,善于从事习惯养成方面教育的研究工作;[2]张译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