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五维一体”研究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

2019-07-09 07:04马源江海燕陆剑
广东园林 2019年3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能力课程

马源 江海燕 陆剑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为更好响应新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内涵式发展转型以及自然资源部、城乡建设部等国家行政职能重组等变革,各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均应构建适应生态文明转型和行业变革双重挑战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专业课程体系、各类型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学科竞赛等课外创新实践相结合的良性联动机制,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变革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积极回应教育体系改革、社会变革及学科发展的需求,通过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创业训练、校企联合培养和学科竞赛等构建联动教学机制,突破传统书本知识传授、设计技能培养及实践项目锻炼的单一模式,采取研究能力全过程培养[1],实现适应新时期创新实践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

1 风景园林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双创”背景下的新要求

在新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学科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毕业生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完成的《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是国家教育部对风景园林本科教育提出的建设标准,要求各高校在满足专业规范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定位、行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制定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逐步升级,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的大转型,并以本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将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视野宽广,掌握从事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落实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与研究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进行专业培养模式改革[2~3]。

1.2 新时期面对的问题

“双创”背景下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不单纯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设计技能的培养及实践项目的历练,而是应着重解决3方面问题:新时期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设计类课程转型升级的问题及教学与科研如何实现并轨发展,并能相互促进的问题。

1.2.1 新时期人才培养定位

新时期国家和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与行业发展趋势,对毕业生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具有更强的创新实践与研究能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如何回应时代及学科行业发展要求,值得教育者探讨。

1.2.2 传统设计课转型升级

针对传统设计类课程教学存在“重技能、轻研究”、理论课“重知识性传授、轻逻辑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弊端,应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有限教学资源“双限”条件下,建构与新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课程群模式,实现新时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型和升级问题。

1.2.3 教学科研并轨发展

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机制,改变以往“科研教学两张皮”的局面,借力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双平台”,实现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专业与学科并轨式”发展。

2 转型与升级

2.1 教学改革重要理念

2.1.1 注重创新性思维培养

创新思维,指人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开创新领域的思维过程[4]。目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也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5]。创新性思维能力也是研究性思维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探索性精神培养的前提,能够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及自我提升。传统的授课模式,并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1.2 突出创新实践及研究能力培养

传统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主要定位在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关注知识点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多以理论讲授结合以功能类型为主的设计训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把风景园林的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与设计单位联合开展教学工作,重视学生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的实践;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综合锻炼和提升;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1.3 着力“科学研究精神”培养

把课程设置和毕业设计与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试验平台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掌握提炼科学问题、寻找研究手段、开展科学试验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文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发展对风景园林设计提出的新要求,重视对学科前沿领域的思考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引领风景园林本科课程改革的依据。

2.2 教学改革路径

2.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在知识飞速增长、信息化大爆炸的当下,拥有科学研究态度与科学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双创”建设要求,以创新价值观塑造和科学精神培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风景园林高级人才。该培养目标和定位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欲望,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习惯。

2.2.2 制定“五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五维一体”是以主干课程为轴,通过“研究态度培养、研究信息整合、研究方法训练、研究成果表达及研究全过程实战”5个维度课程体系的设计,实现创新实践能力一体化提升的总目标(图1)。主干课程轴包括园林植物学及实验课、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及实验课、毕业设计课等,在主干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围绕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创新实践能力。在5个维度课程中,通过专业导论及中外园林史课程等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研究态度,不重死记硬背,重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并进行整理的研究习惯;通过专业英语、专业发展前沿课等课程,培养学生文献查阅、知识提炼、总结归纳等研究信息整合能力;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城市环境物理等课程强化对研究方法的教授和训练;通过专业类设计课及地理信息系统课提升学生图示化、可视化等研究成果表达能力;最后,通过旅游规划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性专业课,联合创新创业训练、校企工作营活动及各类竞赛,对学生研究实践进行全过程实战型的培养[6~7]。

2.2.3 贯彻“传统教学+研究教学”模式

应价值观塑造和科学精神培养的目标转向,教学模式从“知识技能传授型”转向“传统教学+研究教学”的立体融通型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将教师的研究性课题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在一起,并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8]。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授课安排及课外拓展中,可以将适合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课程选出,对其课时分配、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等环节进行相应的改革。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毕业设计均结合教师横向及纵向课题,从项目的背景及意义、案例分析、项目采用的方法及项目开展的过程,全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园林植物学及实验课,教师结合屋顶绿化植物种类筛选等课题讲授土壤类、植物类研究的方法及过程;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实验课及社会调查研究课主要教授学生调查方法、分析数据及展现研究结果的方法。

2.2.4 建立螺旋产出链式发展机制

图1 风景园林专业“五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图

图2 螺旋产出链式发展机制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建立“初级科研项目反哺教学活动→中级教学成果培育课外创新平台→高级平台产出回馈科研项目”的螺旋产出链机制(图2)。首先从科研项目中找出适合专业课程开展的问题点,通过课程讲授、讨论等形式针对问题点引导学生查找、分析和总结文献,设计研究过程,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其次,将专业课程形成的调查报告结合大创项目和各类竞赛等平台,深化和提升成果质量,完成学生课外实践环节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研究创新能力;最后,以课程和平台产出为基础,融合科研项目的高度,凝练科学问题,拓展和延伸数据和案例,形成高品质的学术研究成果,反馈给科研项目。这种链式发展机制从研究态度、研究方法、研究信息整合、研究成果表达、综合研究能力提升5个维度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3 “五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成效

自“五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实施以来,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广东工业大学风景园林本科自2012年开始招生以来,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3项、校院级10余项,多项课题结题优秀。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共同发表《中国园林》(一级学会刊物)论文2篇;2018年首次参加“园冶杯”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3项;毕业设计创新奖累计3项(每届1项,共3项)。考研成绩优异,截止到目前4届学生中,共3位被香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等录取,1位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5位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1位被福建农林大学录取,6位被本校录取。3届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和业界的广泛认可。先进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了持续探索的良好习惯,不仅事业得到发展,对人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持续的教学改革也使风景园林教研室师资力量得以迅速成长。3年期间培养教授1名,副教授1名,青年骨干4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4项,教研教改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科研及教改论文发表近30篇;成功申报风景园林设计与模拟实验室、亚热带景观实验园2个风景园林本科教学实验室。

4 结语

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涉及理工农林艺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型学科,在建筑类工科院校中以设计类课程为主干课程[9],毕业环节多以毕业设计作为考核标准,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对逻辑性思维进行增强训练的机会。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和“五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弥补以上不足,将研究思维、研究方法训练、研究成果表达等内容渗透到本科教育的全过程,能够有效补齐学生研究能力不足的短板,同时促进学科良性健康发展。“双创”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各个学科均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塑造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五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具有广泛的改革示范作用,整体提升创新驱动力的培养模式在多学科交叉融合时期具有很强的推广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能力课程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