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红星医院药剂科 新疆 哈密 839000)
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抑菌活性,在临床的应用极为广泛,尽管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掀开了医学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但仍不能掩盖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缺陷和事实。儿童患者群体因自身机能发展尚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为探究儿童患者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指导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本组研究样本均为2014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儿童患者,且在治疗期间伴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在本师药物致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抽调研究时间段内上报268例伴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儿童患者相关资料,对患儿年龄、性别分布情况,抗菌药物品类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器官/系统受累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268 例患儿中男童164例(61.19%),女童104例(38.81%),不足1岁者19例(7.09%),1~3岁者133例(49.63%),4~7岁者80例(29.85%),8~10岁者25例(9.33%),大于10岁者11例(4.10%)。
本次研究所涉及抗菌药物合计8大类,35种,其中尤以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为多见。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品类统计[n(%)]
本组患儿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涉及静脉滴注(237例,88.43%)、口服(30例,11.19%)、肌肉注射(1例,0.37%)。
本组患儿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最为突出,其次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各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不一,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情况统计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本组患儿61.19%为男童,38.81%为女童,提示男童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但是,因药物致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具有随机性、自愿性,因此其客观性仍待进一步研究。另外,1~3岁患儿占比49.63%,这主要是因为年幼患儿并未形成完善的免疫和防御系统,药物耐受性相对较差。本组研究涉及的八大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比高达80.60%,提示头孢菌素类诱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临床可供儿童患者选用的抗菌药物范围狭窄,一般不建议使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对儿童生长和发育具有明显负作用的抗菌药物[1],因此临床用药多集中于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此外,静脉滴注给药致不良反应最多,占比88.43%,这主要是因为静脉给药能够快速起效,利于病情的及时控制,但是亦因略过肝脏首过效应、黏膜屏障等极易诱发不良反应。本组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最为突出,占比82.46%,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其次为消化系统,以呕吐、腹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相较于血液、循环、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更为明显,在治疗过程中易于发现和观察[2]。有鉴于儿童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笔者建议,临床医师首先需要严格把控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在给药前还需进行药敏测试,排查风险。其次,需要严格执行“能口服就不注射”的给药原则,若非静脉给药,亦应科学把控药物浓度、配制流程、滴速、给药剂量等,以降低风险。同时,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用药15min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提高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年龄、药物品类、给药途径均是儿童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在用药期间应加强管理,严格把控用药指征并做好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等组织受累预防性干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损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