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玲
(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 烟台 264000)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胃溃疡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该疾病能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改善这一情况本文结合我院76例溃疡患者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从我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患有慢性胃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其中38例给予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组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平均(43.6±6.3)岁,平均病程(1.6±0.5)年;剩余38例患者给予人性化饮食护理,纳入研究组,组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23~64)岁,平均(40.5±6.0)岁,平均病程(1.4±0.3)年,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用一般的饮食护理展开干预,仅规范患者的饮食时间及饮食量[2],研究组患者给予个性化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明确每日的饮食配置,平衡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主食选择烹煮时间较长的米面,症状严重的患者主食以流质食物为主,控制食物温度,避免过凉过烫的食物。在此基础上展开饮食宣讲,列举能损伤肠胃的食物,并向患者讲解食物与消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病患对慢性胃溃疡的认知,同时强调三餐的进食习惯及餐具消毒的重要性。宣讲吸烟,酗酒,长期饮用浓咖啡对胃黏膜的伤害,每日提醒患者多饮水,适量补充维生素,钙类,蛋白质等有益于疾病恢复的食物,控制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提倡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纳入(腹痛、反酸、胃部灼烧感)等三种症状,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分,单项满分为10分,3分以下说明症状较轻,3至5分说明症状为中度,5分以上说明症状严重,因此评分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腹痛、反酸、胃部灼烧感)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后症候积分对比((±s,分)
表 两组患者护理后症候积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腹痛评分反酸评分胃部灼烧评分研究组380.97±0.230.87±0.360.96±0.13对照组381.23±0.211.24±0.311.19±0.15 t 5.14615.90887.1428 P 0.00000.00000.0000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胃溃疡属于较为多见的一种,该疾病主要因多种复杂因素引起胃黏膜溃烂使其出现溃疡[3]。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较多,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反酸、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等)疾病严重时可造成溃疡性出血,临床表现为便血和呕血。有较多的研究表明慢性胃溃疡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较大的关系,这集中于长期饮食不规律,使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腌制食物,反式脂肪发酸较高的食物等。这些食物的长期摄入均能影响胃液环境,使胃黏膜受到损伤。出现症状后,除了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还可以通过调节饮食习惯改善疾病,一般的护理过程仅对患者的饮食量及饮食时间进行干预,无法根据患者的喜好计划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而个性化饮食护理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利用中医养生的理念严格控制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中和胃内环境,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慢性胃溃疡的治疗主要通过抗生素抑制不良菌群,改善疾病症状达到消炎去痛的作用,但长期服用能对胃肠内的有益菌造成损害,而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治疗期间适量补充含维生素B群,维生素K较多的食物能有效保护胃黏膜,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提高胃溃疡患者痊愈的关键。本文结合我院近一年收治的76例符合胃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以护理后症状消退情况评估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腹痛、反酸、胃部灼烧感)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慢性胃溃疡患者在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