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设 王文耕 莫文庆
(连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 清远 513400)
胸痛患者经过冠脉造影后显示冠脉无明显病变或轻度病变,而平板运动试验或动态心电图阳性,这类胸痛患者称“微血管性心绞痛(MVA)”[1]。MV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尚未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我们尝试使用丁苯酞治疗这类病人,评价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MVA的患者,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5)为尼可地尔加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治疗组(n=27)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中:男15例(55.55%),女12例(44.45%),年龄52~72岁,平均年龄(60.12±10.27)岁;其中有12例高血压、6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13例吸烟,3例PCI术后。对照组中:男13例(45.45%),女12例(54.55%),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3.51±9.68)岁;其中有10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15.91%)。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输入SPSS20.0 软件中,P>0.05。纳入标准:(1)有胸痛症状;(2)冠脉造影正常或接近正常(管腔不规程或冠状动脉<20%);(3)动态心电图阳性或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排除特殊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变异型心绞痛)。
对照组尼可地尔(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加常规治疗如抗血小板凝聚、调脂、血管扩张剂、B-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每次0.2g一日三次,持续1周。观察患者症状,复查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显效:胸痛缓解,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阴性;有效:胸痛明显减轻或者发作次数减少(大于50%)或动态心电图提示ST压低改变次数减少(大于50%),或运动平板试验活动耐量时间延长;无效:胸痛、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均均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胸痛缓解率、平板试验阳性率采用n(百分比)进行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52.00%,治疗组总有效率74.0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胸痛缓解率比较(例)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善率77.7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善率比较 (例)
MVA是指非冠脉阻塞所致心肌缺血性心绞痛,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既往认为MVA是预后良好,但随着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VA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死亡等不良预后相关[2],越来引起人们的重视。近来研究认为MVA的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不全(MCD)、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不足、冠状动脉慢血流、血管痉挛有关,目前认为MCD是主要的发病机制[3],MCD的病因尚不明确,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均可导致MCD[4]。但也有研究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对MCD无明显预测作用[5]。
尼可地尔用于临床的 K+-ATP通道开放剂,可促进K+外流,使细胞膜超极化,减少CA+内流,生成NO,致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缺血区微循环[6],故可用于MCD的治疗。Kostic等[7]研究证实急诊PCI术后1天应用尼可地尔可改善微循环功能,降低IMR,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Ito等[9]纳入60例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现急诊PCI术后应用尼可地尔更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国内的胡国勇[9]等应用尼可地尔在MVA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对照组采用危险因素控制加上尼可地尔,其胸痛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分别52.0%、48.0%,其疗效低于治疗组。
丁苯酞是从芹菜籽中提取出来的特定成份并进行结构修饰而得到的新型化合物,是微循环血管保护药。临床试验证实,该药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 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脑血流量,并具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聚作用[10],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基于丁苯酞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良好临床效果,其在心肌缺血方面治疗也在探索中。有研究表明丁苯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可改善心肌血液微循环,消除血栓的作用[11]。本文丁苯酞与尼可地尔联合治疗组的胸痛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分别74.07%和77.77%,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表明丁苯酞在MVA治疗有良好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