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立
良师者,唯张居正之一生恩师顾璘,而高徒呢?则为张居正得意门生于慎行。
先说说顾璘。明嘉靖十六年,顾璘任从二品的湖广巡抚,遇到了一个百年罕见的才子张居正。这年张居正13岁,在前一年通过童试,考取了秀才,中举指日可待。顾璘见到了这个神童,欣喜若狂,却又做了一个决定:不让他中举。
顾璘是如何考虑的呢?《张居正大传》中说:“顾璘认为13岁的孩子就中举人,以后便会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愿打消,这是对张居正的不利,因此主张趁此给他一些挫折,使他更能奋发……”
在顾璘的斡旋之下,张居正未中举。3年后,张居正再次参加乡试,顺利中举了。恰好此时顾璘正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到安陆去拜见他,顾璘很高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自己腰间围着的犀带脱下来,赠给张居正。
顾璘说:“上次你本来就可以中举,因为我的原因,耽误了你3年,这是我的错。但是,我希望你要有远大的抱负,要做伊尹,要做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
再说说于慎行。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皇帝年仅10岁,大事小事均由张居正做主。因此,张居正一度成为大明朝最有权力的人,他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拯救大明于危难,另一方面,又变得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于慎行是张居正最欣赏的学生,但他也是“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典型。
张居正专横,引发反弹。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专恣不法,结果被下狱谪戍。朝中官员都害怕张居正之势,不敢再见刘台。于慎行不管这些,亲自登门看望刘台。张居正倒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这事就忍了。
张居正的父亲过世,按规矩,官员此时必须遵制守丧,但张居正正在权力巅峰,怎舍得辞职两年多回乡。怎么办?张居正熟悉律令,就指使门生提出“夺情”,即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本应丁忧的人为官。皇帝批准了这份“夺情”的申请,结果举朝大哗,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酿成了著名的“夺情事件”。
而于慎行,也是强烈反对者之一。张居正责问:“你是我的学生,我历来待你不薄,你为何也要跟着那群人胡闹来为难我?”于慎行从容答道:“正是因为您对我好,我才会这样。”
念及此二人,人们深切感受到:为他人着想,不仅需要善良,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帮人帮什么、怎么帮?不少人或满足于给钱给物,给吃给喝给用固然重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帮法,但这充其量是浅层次的,甚至是表面的,也是一时或暂时的,倘若要从根子上帮人,那就得教思想、教理念,就得传经验、传方法,就得扶志、扶智。
人们常说,观念是开关,思路是出路。帮助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找到一条更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办法,比什么都重要。给钱给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的东西,而教思想、教理念,传经验、传方法,扶志、扶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上的东西。前者是消费性的,后者则是内化于心、可持续性的。授人以鱼让人一时受惠,授人以渔让人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