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块有铭文或图案的老砖背后,都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城市的记忆。”张友海说。
张友海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汉口文体中心荆楚金石博物馆馆长。他介绍,金石即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全形拓是以宣纸紧覆在金石器物的文字、纹饰或器形上,以墨拓技法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宣纸上的古老技艺,是传拓中最复杂的一种技法,有着“古代照相机”之称。记者近日走进金石博物馆,400多种、2000余件古砖古瓦及拓片映入眼帘,藏品包括城砖、墓砖及祠堂、公会、会馆、书院等用砖,砖上刻有汉字、图案、数字、英文等铭文,时间跨度从商代沿至新中国初。此外,馆内藏品还有浙宁公所、新安书院等历史人文建筑用砖,以及官窑、汉阳铁厂、顺兴、汉阳造等砖厂记名砖,“复原”了湖北近代城建史。这2000余块砖砖瓦瓦,都是张友海20多年间从湖北宜昌、襄阳和武汉等地寻回来的。
武汉但凡有地方进行拆迁,就会出现张友海的身影。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一手拎着个蛇皮袋子,一手拿着根铁钩,张友海耐心地在拆迁工地上翻捡,他并非在淘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而是在找这座城市的历史印记—老砖。
从小打小闹的爱好者成为严谨认真的研究者,作为省级非遗项目—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张友海研究传统金石文化、古文字遗存已有近20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代瓦当、砖铭、陶文、彝鼎器图形及文字。在张友海身上,真正令人感动的不是他精湛的传拓技术,而是他多年来对武汉老砖的痴迷。“历史上的大武汉,集结了200多个会馆,说明200多个城市在汉经商。这些印有会所、会馆的古砖,就是大武汉商贸繁荣的记忆。”如今,这些见证历史的建筑不少已经消失在记忆之中,而残遗在各地的砖头,则成了这座城市曾经风雨的最后证据。那么武汉这么大,去哪儿找砖?张友海按图索骥,从老旧地图入手,在武汉古代和近代地图上出现名字的城墙、庙堂、宫殿、公馆、集市街道等去探寻,有的地方已经全无路标,只能对照如今已杂乱破旧的民居街巷,寻找残迹。
每次和朋友们去找砖,张友海都要备好一个大拓包,遇到嵌在墙中的老砖,及时拓下。老砖吸水快,拓一块砖冬天最少需要半小时,夏天最少一刻钟。严寒酷暑,从没挡住过他的脚步。
一次,张友海在某工地里转悠,发现了半块老砖(与省图书馆昌庆旭老师一起发现),依稀刻有“浙宁公所”四个字。他激动不已,这公所是乾隆四十五年,由宁波商人联络同乡,为了商业交流,在汉口九如桥兴建,直到宣统年间才改名“宁波会馆”。史书里有记载,但从未有任何实物证据,这半块砖太有价值了。因为工地管理严格,为获得这半块砖,他费尽周折。后来,他花了500多元,请两个民工把整堵墙慢慢拆下,一块一块地翻看,结果全是白板。那是块孤砖!差一点就永远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近年,张友海在武汉市江汉区武胜社区武胜里拆迁区,找到多块刻有“吉安会馆”字样的老砖,他如获珍宝。
“近代汉口是商埠重镇,万商云集,旅居异地的同乡人为经商交流、联络乡谊兴建了安徽会馆、山陕会馆、万寿宫等近200多座会馆、公所,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吉安会馆的老砖!”张友海说。他运用全形拓、平面拓等传拓技艺手段,为每块砖瓦做拓片、测尺寸、建立档案。“要想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就不能忽视这些带有文化印记的历史遗物。作为金石全形拓手艺人,我有责任与政府相部门携手共同抢救、保护、弘扬城市历史记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