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借助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本课题收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共3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予以患者超声诊断。结果:30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中,经孕早期超声确诊的患者有28例,漏诊患者2例,1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隔合并妊娠,1例患者双子宫,超声诊断精准性为93.33%。结论:于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借助超声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早期保胎及终止妊娠等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数值支持。
【关键词】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超声诊断;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为临床常见的妊娠不良事件之一,是临床医生于早孕期保胎及终止妊娠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1]。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会导致早产、流产、腹痛及先露异常等不良妊娠情况的发生,部分早期妊娠需采用人为终止妊娠,对女性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于人为终止妊娠过程中若没有辅助有效的超声检查易导致吸宫不全及漏吸情况的发生,影响人为终止妊娠质量[2]。超声辅助检查为妇科常用治疗及检验手段,针对女性子宫发育畸形具有重要临床检查意义;经腹部超声作为经典的超声检查方式,经阴道超声临床应用具有可重复、成像清晰、可直观观察子宫内情况及孕囊生长发育情况、回声等特异性,可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提供最佳数值支持[3]。本项研究为了探究超声诊断于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30例患者的声像图开展回顾性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收集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共3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均由于停经、下腹痛及先兆流产到本院治疗,既往月经周期正常,于实验室经血妊娠及尿妊娠试验均呈阳性,经引道超声或腹部超声诊断为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29.52±1.25)岁,患者初潮年龄在11岁~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51±1.15)岁,最短停经时间为6周,最长停经时间为17周,平均时间为(10.14±0.95)周;本项课题的开展通过患者及其家属、我院伦理委员会授权实施,所选的患者均为自然妊娠,未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1.2 方法 研究借助阿洛卡1000型超声诊断仪,设置腹部探头频次为3.5MHz,设置阴道探头频次为6.5MHz~7.0MHz;腹部超声诊断需患者膀胱充盈,采用下腹部超声检查子宫及其附件情况,观察有无子宫畸形、宫内孕囊等情况,针对人为终止妊娠的患者,予以阴道超声检查,于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观察子宫畸形的类型及合并妊娠情况,本研究诊断标准借助美国医学会制定等苗勒氏发育异常分类方式。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观察子宫发育情况,包括子宫发育大小、形态及内膜情况,判断患者子宫发育;观察孕囊情况,观察孕囊着床位置、形态及大小;观察有无胎芽、卵黄囊及心管搏动情况,观察周围有无积血。
2 结果
2.1 30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中,经孕早期超声确诊的患者有28例,漏诊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隔合并妊娠,可见宫内孕,未加强对另一侧子宫内膜的观察,患者孕51d后流产,经复查显示可见不全纵膈;1例患者超声诊断中未发现双子宫,于孕18周时经超声复查可见显著的子宫增大,于子宫右侧可见显著子宫回声,子宫内膜厚度为22mm,经诊断为双子宫合并单侧子宫妊娠,超声诊断精准性为93.33%。
2.2 子宫发育畸形类型:本研究30例患者中,22例患者表现为纵膈子宫,约占比73.33%,18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膈子宫,4例患者表现为完全性纵隔子宫,22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现为宫内孕,其余2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隔子宫合并异位妊娠,1例患者表现为左侧宫角部妊娠,1例患者表现为右侧附件宫外孕;6例患者为双子宫,约占比20.0%,其中3例患者为双子宫合并双宫颈,3例患者为单侧子宫妊娠;2例患者为双角子宫,约占比6.67%。
2.3 30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中采用人为终止妊娠患者26例,采用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联合清宫手术治疗的患者,经超声辅助手术治疗后均完成手术,经,其中1例合并宫外孕患者手术治疗后出院;其余4例患者采用持续妊娠,1例患者流产,1例患者因胚胎停止生长后选择人为终止妊娠,1例患者于孕31周时出现早产倾向,经入院保胎至36周后分娩,其余1例患者妊娠期间无显著异常症状,足月妊娠后分娩。
3 讨论
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多是由于胚胎使其双侧肾管发育不全、融合障碍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常见类型包括纵膈子宫、双角子宫、残角子宮及弓形子宫等。其中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经超声诊断与畸形类型具有一定相关性[4]。本研究30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中,经孕早期超声确诊的患者有28例,漏诊患者2例,1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隔合并妊娠,1例患者双子宫,超声诊断精准性为93.33%;30例患者中22例患者表现为纵膈子宫,约占比73.33%,18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膈子宫,4例患者表现为完全性纵隔子宫,22例纵隔子宫合并妊娠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现为宫内孕,其余2例患者表现为不全纵隔子宫合并异位妊娠,1例患者表现为左侧宫角部妊娠,1例患者表现为右侧附件宫外孕;6例患者为双子宫,约占比20.0%,其中3例患者为双子宫合并双宫颈,3例患者为单侧子宫妊娠;2例患者双角子宫,约占比6.67%;本研究患者主要以纵膈子宫较为常见,双子宫临床诊断不难,针对不典型及复杂子宫畸形,超声诊断困难时可借助宫腔造影及三维超声检查,利于子宫畸形类型的诊断[5]。
3 0例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患者中采用人为终止妊娠患者26例,采用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联合清宫手术治疗的患者,经超声辅助手术治疗后均完成手术,其中1例合并宫外孕患者手术治疗后出院;其余4例患者采用持续妊娠,1例患者流产,1例患者因胚胎停止生长后选择人为终止妊娠,1例患者于孕31周时出现早产倾向,经入院保胎至36周后分娩,其余1例患者妊娠期间无显著异常症状,足月妊娠后分娩。子宫发育畸形继续妊娠的危险性较高,临床多不建议,但是考虑女性患者的生育需求,需于妊娠期间加强孕期检查,遵医嘱进行保胎,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采用人为终止妊娠的患者需辅助超声检查,实时观察孕囊排出情况,提高流产成功率[6]。
综上,于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借助超声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早期保胎及终止妊娠等治疗提供客观、有效的数值支持。
参考文献:
唐庆霞.子宫发育畸形合并妊娠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92-93.
凌惠芬,陈松英.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子宫畸形诊断中应用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11):766-768.
卢瑾文,李家福,郑齐超等.残角子宫妊娠一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6):691-694.
胡小祥,梅剑巧.动态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子宫发育畸形类宫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99-101.
李宏波,殷立平,张玫玫等.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34):4850-4852.
杨益刚,王忠,郭娴吟等.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三维超声和MRI诊断价值对照[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2):243-24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