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及预防措施评价

2019-07-08 03:26王白波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中医治疗

王白波

【摘 要】目的:探究针对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办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并出现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分组调查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15年1月,止于2019年8月,分组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忽然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后发现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部手术;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近年来,随着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该病,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突发疾病也接踵而至,而腹部手术是很多疾病的惯用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例如: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等。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肠道的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1-2]。其临床表现一般为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小部分患者会在非手术方法的治疗后症状消退并康复,其余患者均需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为了探究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因此特选取了12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详情如下。疡性结肠炎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多集中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部分患者会延伸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均符合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将对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治疗方法不认同的患者排除,排除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区间在25岁-73岁,中位年龄(49.7±2.4)岁;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2:28,患者中年龄最大者75岁,年龄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48.9±3.1)岁。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用肥皂水对患者进行灌肠,每日一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中医治疗,首先通过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将导管在导丝的配合下,穿过空肠向小肠末端推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造影剂的注入,能够方便观察小肠肠管的形态。将中药注入导管,中药为大承气汤(大肠、芒硝、厚朴、枳实),关闭导管4小时,然后向双侧足三里穴位进行封闭,15分钟后用肥皂水洗肠,每日1次,观察患者的肠梗阻现象是否得到缓解,如果仍然未得到缓解,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采用完全痊愈、好转、无效三个级别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愈率=(完全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如治愈率等采用(%)表示,行X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中无效患者4例,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中14例无效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6.67%,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目前患病人数的增加,每年进行手术治疗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腹部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但是很多患者在手术后都会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因此近年来对于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以及预防非常重视,通常情况下对于术后有肠梗阻的患者可以采用常规治疗方式[3-4]。通过对患者使用肥皂水来缓解患者肠梗阻的现象。但是据临床统计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对患者进行肠梗阻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患者进行腹部手术时,首先要对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进行判断,在手术中减少腹部组织血供阻断时间,缩短缺血,缺氧时间。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腹腔内进行反复冲洗,避免腹腔内存留残渣。通过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维生素E中药的方式来预防肠梗阻。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可以配合中药治疗,中药大承气汤能够起到攻实祛瘀的作用,注入中药后能够起到健脾何为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加快胃肠蠕动的速度,再用肥皂水进行肠道清洗,能够有效治疗肠梗,鉴于此,本次为了验证其存在的有效性。本次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组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经过调查研究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再一次验证治疗方式存在的价值。

综上所述,中药能够对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起到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王猛.腹部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及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57):23+25.

蒋忠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6):128-129.

赵俊宏.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9):143-144.

惠雯.腹部手術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66-267.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中医治疗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