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应用全局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07-08 01:25周光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

周光梅

【摘 要】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应用全局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全局式护理干预,对比行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为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全局式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全局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介入治疗师临床中治疗冠心病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症状,缓解患者病情进展,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1]。介入治疗具有创口小、成本低的特点,但局限性就在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不利于改善预后[2]。因此,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此次调研通过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调研对象,对其中部分患者行全局式护理干预,观察带来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65.8±3.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66.9±4.1)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医生的联合诊断,患者病情状况属于此次调研预选取对象之内;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参与此次调研。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患者;对此次临床试验使用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脏、肾脏功能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包括健康宣教、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和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全局式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年龄差异以及对疾病认知度的不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帮助患者理解发病原理、治疗方式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全程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行介入治疗之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勇敢接受治疗,建立战胜疾病的新信心;术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了解其真实的内心诉求,并尽量满足;护理人员还可以鼓励患者家属共同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爱,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③并发症护理:术后对术侧肢体制动1d,严密关注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是否出现发红、肿胀,如果出现出血症状,可用手指在穿刺点上方2cm处进行按摩,且进行包扎,防止出现大出血;除此之外,还要适时关注患者的表情神态变化,若出现面色发白、冷汗的情况,需要马上报告主治医生并采取措施处理。④饮食护理:在患者治疗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全程敦促患者执行,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况越好;采用口头咨询的方式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SAS和SDS评分对比 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SAS评分(27.1±2.5)分和SDS评分(26.1±4.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37.9±4.7)分和SDS评分(39.5±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没有任何治疗方式或特效药能够将其完全治愈,临床治疗的目的通常以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为主。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方式,但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导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影响预后[3]。因此,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全局式护理就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其不僅能够注重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细节,也能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差异为其指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分析此次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行全局式护理的患者术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由此说明,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全局式护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行全局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吴辉.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16):113.

张静.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32):41.

陶虹.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9):123,125.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