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创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干预体会

2019-07-08 00:55唐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唐勇

【摘 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创伤(简称SCT)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B组研究主体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入本院ICU科室治疗的28例SCT患者,行常规护理。A组研究主体为2017年7月-2019年1月间入该科室治疗的28例SCT患者,行呼吸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护理指标优于B组,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为SCT患者行ICU呼吸道护理可改善其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重症颅脑创伤;ICU;呼吸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颅脑创伤的病因多为外界暴力,如外力击打或撞击。在交通业与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颅脑创伤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为30%左右[1]。而SCT的死亡率高达50%,多收治于ICU科室,患者多伴有呼吸急促和意识丧失等症状,导致咳嗽功能下降,无法自主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甚至会将脑脊液或呕吐物误吸至呼吸道,导致窒息。为此,临床建议应为SCT患者行呼吸道护理。本研究主体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ICU科室治疗的56例SCT患者,旨在探究呼吸道护理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B组研究主体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入本院ICU科室治疗的28例SCT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范围是20-71岁,平均(40.58±2.09)岁;发病时间为1-7h,平均(3.62±0.33)h;致伤原因是:高空坠落9例,暴力事件5例,交通事故11例,其他3例。A组研究主体为2017年7月-2019年1月间入该科室治疗的28例SCT患者。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范围是19-72岁,平均(40.25±2.16)岁;发病时间为2-7h,平均(3.54±0.48)h;致伤原因是:高空坠落8例,暴力事件6例,交通事故12例,其他2例。比较并无差异(P>0.05),允许对比。

1.2 方法

B组的方法选用常规护理:患者入ICU科室后,清理其口腔分泌物,将义齿取出,协助其保持平卧位,将床头抬高25°,使其头部偏于一侧,以便排出分泌物。若患者伴有舌后坠表现,应去侧卧位,将下颌抬起。若其长期昏迷,则应定时变换体位,擦拭受压皮肤,保持皮肤干燥,防止压疮。病情稳定后,应抬高床头至20°,防止脑脊液逆流。同时给予常规的吸氧与吸痰护理。A组在B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呼吸道护理:①体位护理:病情许可下可将患者床头抬高30°以上,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使用多频振动排痰仪排痰,以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②加强口腔护理,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增加口腔护理频次,予聚维酮碘溶液行口腔冲洗每日四次,观察并记录口腔内情况;③吸痰护理:选择软硬适宜的吸痰管,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密切关注患者呼吸及生命体征情况,痰多粘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治疗;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每4小时监测气囊压力一次,维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⑤开展声门下吸引: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与医生提前进行沟通,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插管,可以及时吸除气囊上的分泌物,减少其进入到下呼吸道;⑥开展早期运动,指导患者行深呼吸锻炼,床上肢体功能锻炼,定时为患者翻身,询问其体位舒适度,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预防压疮。⑦其他护理:保证ICU科室内的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湿度调为55%-60%,温度调为22-2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等护理指标,记录坠积性肺炎、急性肺损伤(简称ALI)、呼吸衰竭、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等并发症情况。

1.4 分析统计学

数据处理选用SPSS16.0软件,指标表达为[],检验方法为t值,几率表达为[%],检验方法为χ2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指标 A组的护理指标优于B组(P<0.05)

2.2 对比并发症率

A组中,出现1例(3.57%)坠积性肺炎,1例(3.57%)呼吸衰竭,并发症率为7.14%(2/28);B组中,出现2例(7.14%)坠积性肺炎,2例(7.14%)呼吸衰竭,2例(7.14%)ALI,1例(3.57%)感染和1例(3.57%)ARDS,并发症率为28.57%(8/28)(χ2=4.383,P=0.036)。

3 讨论

SCT病情危重且复杂,由于患者的颅内压显著升高,可降低呼吸功能,甚至导致呼吸骤停等情况[2]。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伴有意识障碍与呼吸障碍,无法自主排痰和咳嗽,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堆积,形成坠积性肺炎或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患者多入住于ICU科室,可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常规叩背、翻身、变换体位等护理服务下,患者不易发生压疮或误吸等现象。这种常规护理方式能够保证ICU治疗效果,但是针对性欠佳,还需加用呼吸道护理,以避免呼吸道并发症。呼吸道护理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可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进而保证治疗安全[3]。结果为:A组的护理指标优于B组,并发症率(7.14%)低于B组(28.57%)(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呼吸道护理加用规范化呼吸道干预措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可缩短ICU治疗时间,尽快撤除呼吸机,提高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且不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可保证护理安全,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卢小娟.重症颅脑创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干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463-1465.

黄国琴,葛旭玲.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0):3220-3222.

徐紅英,王爱民.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