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2019-07-08 22:26俞华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

俞华

【摘 要】目的:对80例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间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80例,通过查阅我院内相关资料的方法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用药情况等,综合分析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选取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中静脉给药患者明显多于其他用药方法患者(P<0.05),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道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以及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引起临床不良反应常见抗感染药物。结论: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原因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在用药时需要加以重视,充分认识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用药方法,以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出现。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抗感染药物属于临床上较为重要的一种治疗药物,其广泛应用于医院各大科室,随着近些年抗感染药物种类的增多[1],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临床不良反应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还会引发耐药菌种的产生,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因此需要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研究[2],现抽取80例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的方法总结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累计在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间抽取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80例,通过查阅我院内相关资料的方法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用药情况等,(1)患者的基本资料 其中包含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在6岁以上、68岁以下,平均值为(38.3±4.3)岁。(2)用药情况 统计选取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法、临床不良反应的表现形式、引起临床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物种类等。

1.2 方法 由3名医护人员针对本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法分析 研究选取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法有静脉滴注、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等,其中用药方法为静脉注射的患者有62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77.50%,用药方法为口服的患者有14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17.50%,用药方法为肌内注射的患者有2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2.50%,用药方法为皮下注射的患者有2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2.50%,对比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方法其中静脉滴注患者明显多于其他用药方法的患者(P<0.05)

2.2 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分析

研究选取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道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中,其中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上的患者有36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45.00%,不良反应类型为多汗、皮肤瘙痒、皮肤溃疡等;不良反应表现在胃腸道系统中的患者有16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20.00%,不良反应类型为腹痛、恶心呕吐以及胃溃疡等;不良反应表现在神经系统中的患者有12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15.00%,不良反应类型为食欲亢进、失眠、胸闷等;不良反应表现在呼吸系统中的患者有8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10.00%,不良反应类型为大汗、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不良反应表现在泌尿系统中的患者有6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7.50%,不良反应类型为遗尿、血尿以及肾衰竭等;不良反应表现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患者有2例,占据总选取患者的2.50%,不良反应类型为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2.3 患者中引起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物分析

引起临床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物较多,本次研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以及β内酰胺类药物是引起临床不良反应的重要抗感染药物

3 讨论

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近些年来抗感染药物种类明显增多,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增加,给治疗效果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加强对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研究,找到合理的抗感染药物用药方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现抽取80例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患者展开研究,统计数据显示静脉滴注患者在总选取患者中占据比例最高,表明静脉滴注会增加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静脉滴注治疗下药物会直接进入血液,药物的纯度与浓度不佳均会破坏血液的平衡状态,从而引发不良反应,因此抗感染药物使用期间应当尽量选用口服[4]。研究中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道以及神经系统中,针对这一结论,临床医师在用药前应当做好皮肤过敏测试,从而控制临床不良反应的出现。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引发临床不良反应的主要抗感染药物,临床医师在用药前需要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清楚其用药基础,从而做好用药前的准备工作,预防抗感染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为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5]。

总之,对于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尤其需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控,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

参考文献:

刘晓,孔妍,崔一民,等.抗感染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147例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70-73.

王东晓,朱曼,郭代红,等.930例糖肽类和唑烷酮类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45(1):12.

肖艳玲,黄涛.儿科患者中抗感染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7,45(01):103-105.

范玲,顾琴华,成旭东.我院14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18,23(09);12.

杨光.60例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使用患者致不良反应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8,15(07):98-99.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管壳式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及预防
缸套穴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磨粒磨损对农业机械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浅谈巴基斯坦K2核岛基坑清理存在的问题
刍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