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焱
【摘 要】目的:分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10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筛查糖尿病眼底病的准确率并加以分析。结果:经比较,散瞳眼底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2.00%,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92.00%,眼底荧光造影的检出率高于散瞳眼底检查(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眼底疾病的患者给予眼底荧光造影检验术进行检查,能够观察眼底微血管的变化以及血流动态学情况,为临床发现并且治疗糖尿病早期眼底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糖尿病;眼底检查;眼底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为代谢性疾病,近些年的患病人数逐渐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93.70%),糖尿病患者眼部的慢性并发症有微血管病变以及眼部病变,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控制病情,则会形成更严重的眼部疾病,因此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病变筛查十分必要[1]。有研究指出[2],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观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的微循环状态,以便于尽早地给予治疗。本研究就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10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4例;年龄39~68岁,平均(50.2±1.8)岁;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4.9±1.0)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的眼力、视力以及裂隙灯检查,散瞳后进行常规眼底检查(闭角青光眼的患者严禁散瞳),可以对视网膜病变做出初步的诊断。之后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先对患者进行过敏试验使用荧光素钠(选取患者均对该药品无过敏现象),对于过敏试验阴性者使用3毫升浓度为20%的荧素钠肘静脉推注,药物注射完成后进行眼底的摄影检查,以黄斑、乳头区为中心,摄像的区域有颞侧上下方、颞上、下,鼻上下方、鼻侧等方位仔细观察并进行摄影保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糖尿病病变的分期,分期标准:共分为6期,Ⅰ期为微动脉瘤或者有小的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荧光造影时血点不显影;Ⅱ期有黄白色的硬性渗出或者有出血瘀斑;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者有瘀斑;Ⅳ期眼底有玻璃体出血的情况而且有新生的血管;Ⅴ期为患者眼底有纤维增殖现象以及新血管;Ⅵ期为患者的眼底出现新生的血管以及纤维增殖现象、有牵拉性视网膜脱落的出现。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患者的基本资料)()、计数资料(糖尿病分期)行t检验、 χ2检验对比。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散瞳眼底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2.0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Ⅵ期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0例、8例、6例、6例、5例、1例),眼底荧光造影檢查的准确率为92.00%(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Ⅵ期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4例、9例、7例、7例、6例、3例),眼底荧光造影的检出率高于散瞳眼底检查(χ2=5.263,P=0.022<0.05)。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高血糖损伤视网膜上的微血管使其扭曲变形以至于破裂出血引起的一组视网膜病变,该疾病眼部疾病的种类有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复发性虹膜炎、糖尿病所致的屈光不正[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包括静脉异常、动脉异常、微血管、硬性渗出、视网膜出血、纤维血管增殖、棉绒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新生血管、以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该疾病发生的高危人群有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血糖不稳定、同时伴有高血压、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高血脂会引起DM患者硬性渗出沉积(是一种独立损害视力的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发生视网膜病变则具有不可逆性以及进行性的特征,若果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治疗,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视力水平[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检查为从患者的肘静脉注入一定剂量的造影剂于人体,在人体停留之后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对其眼底进行拍摄(利用特定的滤光片眼底照相机),观察眼底动态血流动力学、血管变化的过程。血管中的造影剂在特定波段激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出银光,通过宫共聚焦光设备的拍摄使得眼底血管清晰可见,因此该种检查方法可以细微的观察到患者毛细血管微循环变化以及色素上皮细胞的异常,对于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比较,散瞳眼底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2.00%,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92.00%,眼底荧光造影的检出率高于散瞳眼底检查(P<0.05),散瞳检查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眼底的可见度增大,容易发现早期的眼底病变,而传统的散瞳眼底检查对于血管细微的动态变化以及血管无法进行观察,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知眼底荧光造影的检出率高,与相关研究文献相似,研究中选取了8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患者,检查的准率为85.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并发眼底疾病的患者,采用荧光造影检查的方法检出率较高,能够快速且清晰地分辨出眼底病变的分期,给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王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26):190-192.
康礼杰.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6):122-123.
孙青.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8):160-161.
孟华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05):51.
李莉芬,李发忠,邓映霞,廖艳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