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2019-07-08 21:59李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指导脑卒中

李丽

【摘 要】脑卒中患者约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卒中后患者肢体活动障碍往往是康复治疗的难点,而康复锻炼的最佳时期为卒中后3个月内。长期坚持功能锻炼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方式,但患者由于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受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导致运动依从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通过有效的健康指导,能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卒中患者活动依从性,增加坚持肢体功能锻炼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总结经验,对使用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患者运动依从性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健康指导;脑卒中;运动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1 脑卒中发病现状

据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的第一死因,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额的经济负担等特点[1],脑卒中发病率从2013年年龄标化卒中发病率246.8/10万上升至2016年年龄标化卒中发病率的2.19%[2],卒中发病逐年上升,卒中患者常存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及肢体功能障碍。但卒中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常因康复时间长、康复效果慢、康复过程痛苦而产生抗拒心理,拒绝康复。特别是家庭康复中家属对康复知识的不了解,在患者康复中没有给予有效支持,而导致患者康复出现中断。同时,缺乏运动锻炼作为不良生活方式也是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运动健康指导,能不断提高患者对运动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信心、提高患者家属的支持度、提高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的发病[4]。

2 有效的健康指导方式

2.1 床旁教育法 责任护士每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床边讲解,告知其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卒中后肢体锻炼的最佳时间,根据卒中康复运动中的重点及难点,对每一位患者在运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每次讲解时间约8-10分钟,时间太长病员记不住所讲内容,时间太短不能有效倾听患者诉求给予相应的指导。

2.2 集体讲授法 责任组长每周将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组织起来通过视频[5]、PPT等方式进行集体讲解,同时让每一位患者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具体情况,对遇到的难题在集体交谈中让其他患者帮忙分析解决,同时也是发泄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集体讲授时间约20-30分钟,可邀请医生参与,医生的参与能使患者更加信任医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也能更好的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3 运动指导法 在康复科物理治疗师参与指导下,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肢体康复运动,同时对患者及家属普及因肢体康复过程中出现的肌肉酸痛的处理方法,避免患者因肢体康复锻炼痛苦而产生抗拒心理。

2.4 家庭助力法 对患者家属进行专项指导,提高家属对疾病的重视,指导家属直接参与患者肢体运动活动中,对患者运动起督导作用,能提高患者对运动锻炼的坚持,同时也能更好的避免跌倒安全事件的发生。

2.5 心理护理法 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对于卒中后焦虑、抑郁及对肢体功能恢复失去信心的患者,要制定心理护理方案,有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积极配合各项功能康复训练。

3 健康指导的内容

3.1 院内教育

3.1.1 责任护士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对患者进行首次评估,询问既往病史,了解体格检查相关内容,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的检查及运动心肺功能测定。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运动处方的制定,包括:运动类型确定、运动强度要求、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次要求、运动方案的进展。

3.1.2 了解患者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家庭支持力度、患者平时运动情况,针对患者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沟通方式,减少因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等因素对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康复训练前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对文化程度较低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寻求家属支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家庭良好的氛围及支持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同时护士及家属应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3 与康复物理治疗师共同为患者制定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和分阶段目标,积极指导康复锻炼,对于患者表现出来的进步应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3.1.4 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讲解运动锻炼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适宜锻炼的运动项目、运动的时间及运动的频次。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制作手册对应的视频,无声文字与有声视频结合,使宣教落实到每一位患者。

3.2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士对患者进行饮食、药物、运动相关知识的指导,告知院外适宜运动锻炼的时间及时机,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院外运动锻炼时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避免因运动锻炼造成跌倒相关并发症的发生[6]。

3.3 院外随访 针对不同卒中患者制定的不同运动处方进行专项随访,通过电话、微信随访[7]及面对面随访方式管理患者,指导患者坚持运动锻炼,同时加强运动锻炼注意事项的宣教。

4 小结

经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罹患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低30%。利用院内、院外健康指导方式指导卒中患者及卒中高危人群,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早期及时的康复运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而言,坚持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卒中的发病率,构建和谐美好家庭。

参考文献

中国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变化趋势(2002—2013年)[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2):211.

赵蒙,牟善芳,王庭敏等.授权教育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7):78-83.

颜骅1,施建华1,周剑峰1,俞文骏1,赵宗亮1,谢逸民1,徐宁1,王剑波2*.社区脑卒中患者各级康复准入及准出标准建立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0):2398-2405.

张伟.思维导圖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健康行为依从性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6,24(5):387-389.

潘静.视频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病人自护行为、血糖及疾病知识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237-239.

秦素萍,高雅琨,高静等.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37-1342.

杜金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脑卒中病人疾病知识、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3):315-317.

猜你喜欢
健康指导脑卒中
高血压患者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