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平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宿主动物主要是犬,其次是猫、鼠等,人一旦感染人,病死率为100%。通过分析原州区2015~2016年报告狂犬病疫情资料,找出近年来动物狂犬病发生原因,探讨防控对策,为防止疫情再次发生和有效控制提供一点依据。
关键词:原州区;狂犬病;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4-0004-02
2013年8月以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相继发生起人感染狂犬病死亡病例,在群众中造成恐慌。针对发生的几起犬类伤人、伤犬等事件的调查,摸清犬类饲养及免疫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
1 目的
本文对原州区2015~2016年发生的几起犬咬犬、犬咬人致死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原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疫情报告和原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测报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原州区2015~2016年发生的几起犬咬犬、犬咬人致死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控制人类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3 结果
3.1 疫情资料
3.1.1 发病情况
2015~2016年原州区共报告发生7起犬伤人、伤犬事件,致使14人被咬伤,3人发病死亡,22条犬被咬伤,3条犬被咬死,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发生疫情的犬中自家犬、流浪犬、别人家犬比例为2∶2∶3,没有太大的差异。犬种类型上小型宠物犬占28.6%,本地较大型土种犬占71.4%,说明本地大型土种犬更具有攻击性。
3.1.2 疫情分布情况
原州区共有11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从疫情的分布看,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川区几个交通便利的乡镇,几个山区乡镇没有报告。
3.1.3 发病季节
有表2看出,疫情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季6~8月。此时区内天气状况基本以温暖晴朗为主,犬类及其他动物活动频繁。
3.1.4 免疫情况
根据调查,虽然发病区域内有犬免疫,但是几起疫情中伤人、伤犬的犬类均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免疫。
3.2 发病犬的临床症状
在报告的疫情中,只有一例犬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病犬表现为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开始2天精神沉郁,举动反常,不听呼唤,喜藏暗处,不食,或采食泥土、啃咬石头等物,后兴奋,挣开缰绳四处狂奔游走,见人和其他犬不顾一切情况撕咬,驱赶仍不松口。外观病犬被毛蓬乱,消瘦,尾巴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变音、嘶哑,口腔流涎增多,在奔跑时不断流出唾(黏)液。
4 讨论
4.1 病因分析
4.1.1 犬类数量不断增加
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宠物犬、观赏犬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二是农村有饲养犬看家护院的习惯,犬饲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三是流浪犬数量增加,一些被抛弃的小型宠物犬类相互杂交繁殖,数量增加。据调查2015年原州区有犬约46700条,其中城市犬约8300条,农村犬38400条;2016年达 49200余条,其中城市犬约9100条,农村犬约40100条;犬类数量上升5.4%。
4.1.2 免疫密度低
在2015~2016年报告的几起疫情中,仅城市犬主动免疫,密度为15.2%(表2-2015年2月),其他犬均未主动免疫,发生疫情后紧急免疫1221条,且疫区内的免疫密度为55%(表2)。
2015年调查原州区犬狂犬病免疫情况,原州区城市犬免疫率为44.4%。在农村由于农民对犬免疫意识不强,除了紧急调拨狂犬病疫苗对发生区域犬紧急接种外,其余犬基本不免疫。
4.1.3 免疫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现行的防疫体系建制中,县乡村防疫体系主要工作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免疫,对狂犬病的免疫工作开展不力,有些基层单位没有狂犬病的疫苗储备,防疫人员更没有主动去做狂犬病的免疫工作,造成免疫工作在一些区域内空白。
4.1.4 犬类免疫难度大
由于犬类具有较强的攻击性,生人很难近身,保定工作难度大,即使主人帮忙保定,防疫员在注射时也会担心受到攻击。
4.1.5 宣传不到位,群众意识不强
在调查中,很多农户都不知道被咬后如何处理,死亡的3例就是没有意识到犬咬人的危险性,2人没有做任何处理,1人虽处理,但是处理不及时。当问及为什么对饲养犬不免疫时,很多回答不知道要不要免疫,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免疫。
4.2 防控对策
近两年来,狂犬病在原州区内逐渐减少,人感染死亡未见报道,说明狂犬病取得一定的成效。
4.2.1 加强对犬类的管理
原州区2016年成立流浪犬收容所,开始对城市流浪犬进行收容管理,极大的减少了城市狂犬病的发病率,但是农村犬类的无序繁殖和随处流浪现象仍然非常严重,犬类攻击人畜事件时有发生,为管理和控制带来不便。
4.2.2 完善免疫体系建设
2016年开始政府大规模投入资金开展狂犬病免疫,配发疫苗进行集中免疫。
4.2.3 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
人感染狂犬病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该病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轻视和侥幸心理,因此舆论和宣传引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