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多具有简单的逻辑思维,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或者自己的生活实践。所以,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小学数学可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其数学思维与例题判断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使之数学素养得到很好的培养,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展开了详细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背景喜爱,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愈加突显,使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迫切的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生活化教育模式便应运而生。实施生活化教学既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也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而数学这门学科与生活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不仅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也能够使之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1创设情境。课堂导入生活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生活化教学中可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导入,使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连,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可能性”一节内容为例,在教学正式开始前,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小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但突然之间天阴了下来,对此学生们均感到疑惑不解。趁此机会我便抛出了问题:“突然阴天可能会?”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因而其表现得非常活跃,均急于想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一些学生说“可能会下雨”、一些说“可能会打雷”,还有的说“可能会刮风”……当学生说完后,我接着说道:“大家说的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但最有可能会发生的是下雨,几乎不可能发生下雨,你们还想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有哪些吗?哪些事又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呢?”由于这一类情境导入同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是他们经常看到的,所以就極大的方便了他们了解“可能性”这一内容,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建构生活化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新课改要求学生客观的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对数学规律展开积极探索,将所学数学知识主动运用到生活中,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生活素材,并借助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使之对数学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一充分认识。我们应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来进行探究情境的创设,以调动其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之迫切的想要去展开探究。
比如,在教学“植树问题”一节知识点时,在教师可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介绍给学生,如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使之对间隔的含义有所了解。如此既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了,也让其懂得只要以数学的眼光对广阔的生活情境展开细心观察,那么就可以把事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给找出。教师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行设计校园植树方案,使之切身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和植物问题存在数量关系,从而真正理解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实现生活化教学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将数学的整体功能给发挥出来,也可起到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其数学素质提高的作用。
(1)开展数学活动。教师在数学活动中,可通过相关数学知识向学生提供部分数据,再让他们自行对具体方案予以制定。以买票问题为例:“16名同学相约到公园游园,门票售价为每人15元,若以团队(满50人)的形式购票,就能够享受8折优惠,请大家设计出一种最佳的购票方案。”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各种方案,如此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理理财意识,且也增加了其知识的获取量,使之活动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另外,也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数学知识,自己将问题发现、提出,并根据问题把解决方案设计出来。比如,在教学“比例的应用”一节时,要求学生根据一定时刻一定地点物高和影长成正比,设计出“用一把直尺将一幢楼房高度测算出来”的方案,这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可使之更好的解决问题,并将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真正把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体会到。
(2)设计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无需只采用一种,可有包括数学擂台、数学谜语、数学接力等多种形式。数学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的多个身体器官,如脑、手、口等,也将学习热情激发了出来,使之知识面变得更广,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而很有必要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把一些生活元素适当引入,同时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顺利完成数学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