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香
摘 要:高校中的名人赠书是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重要组成,文章围绕名人赠书资源的管理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名人赠书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意义、名人赠书资源的分类及名人赠书资源的管理,并提出借互联网的东风在区域图书馆联盟平台开通名人赠书检索路径及建设专题数据库,使名人赠书资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名人赠书 特色資源 赠书管理与利用 高校图书馆
名人赠书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人”为主线,并将“人”与“文献”紧密结合。研究分析名人赠书资源的管理方式,借鉴各自管理中的特色及有效方法,为高校图书馆对名人赠书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也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提供借鉴。[1]
赠书行为的本质是一种文献资源共享。目前,高校图书接收图书捐赠已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缓解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中经费不足的困境,而且,不同的赠书丰富了馆藏数量和品种,捐赠者赠书不同,赠书的内容形式多样,对满足高校学生专业化及个性化需求大有裨益。就赠书价值而言,可概括为学术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
一、名人赠书意义
名人赠书资源是提高高校图书馆与网络竞争的有利因素。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获取文献资源的模式,数字阅读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纸本阅读的需求逐渐下降。高校图书馆的一般纸本馆藏资源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开辟途径发挥纸本馆藏的价值是图书馆必要的考虑。在这种环境下,将纸本馆藏中的特色资源建设成高校图书馆明显区别于网络上的资源成为必然选择。
名人赠书是高校图书馆加强特色化建设的资源保障。在相同环境模式下建成“人优我特”的馆藏情况,增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建设特色馆藏,高校可利用自身的交流、培养人才优势,开发利用接收到的赠书资源,使其成为高校图书馆特有的资源,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就赠书的作用和效益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馆藏特色资料,为其补充了严重短缺的书刊资料,弥补经费不足,缓解采购压力,提升图书馆知名度。高校赠书资源主要包括校友捐赠、社会名人捐赠两部分,与学校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其中,名人赠书有效帮助馆藏建设的深度,提升图书馆藏书质量和提高图书馆知名度等,促进特色馆藏建设。
二、名人赠书特色资源分类
名人赠书资源的分类,要先从高校图书馆接收赠书对象分析,主要有高校学者赠书、校友赠书以及高校所在地的名人赠书。高校图书馆对赠书并不是照单全收,一般考虑是否符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满足专业需求,或是与学校历史文化相关树立本馆品牌,因此,赠书在入馆后一般都要按照以上两个要求进行筛选,符合的保留并给予捐赠者捐赠证书,不符合的也及时告知捐赠者。
高校学者赠书,他们是各个专业领域内有研究,有些甚至是在科学文化史上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赠书通常是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兴趣爱好相关的,也是图书馆收藏的重点,对研究其生平、思想、学术经历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校友赠书。校友是高校建设不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赠书中包括经其口述、回忆等形式记录下来的,可以反映某一时段高校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资料,也包括其在校时收集的能够反映教师的著名言论、重大事件发生时的情况、大学精神实质等的校史史料。有些校友本身在一些科研领域成就斐然,他的赠书则对本校读者大有价值。[2]
高校所在地的名人赠书。各地人才辈出,地方名人比比皆是。他们着眼于相关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除了著书立说,经常收集相关领域内全面、丰富的文献,容易形成专题文献。高校图书馆对这些地方名人赠书的收藏,一般选择学术上有影响力,符合本校发展要求的文献进行收藏,也包括古籍在内。
三、名人赠书特色资源管理
名人的赠书,对图书馆而言主要有学术研究及收藏价值,这也是区别于一般赠书的主要特点。高校图书馆如何科学管理名人赠书,实现名人赠书价值发挥最大化,通过名人赠书建设本馆特色资源,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馆藏,尤其在当今网络的共享和远程传输能力不断增强,而传统图书馆迫切提高服务能力及提高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名人赠书的类别,有选择地建立陈列室或展示书柜,并在编目时设立专门目录用以区别一般书目,在赠书扉页盖上专门藏书章,在书脊标签做明显记录标识,或是馆藏条形码单列编号。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建立XX赠书室或纪念室等,就是针对这些赠书而建立的,如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商衍鎏、商承祚纪念室及陈寅恪纪念室,厦门大学图书馆建立的萨本栋图书纪念室、黎明职业大学图书馆梁披云赠书特藏室等。建立陈列室或是专门展示柜,集中展示捐赠者的赠书,对学者名人的学术思想能够有效保存,也便于读者利用赠书时集中检索。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名人赠书也应捐赠者要求,或者是符合本校师生读者通识教育及专业参考的图书,则不必要单独建立陈列室或展示柜,直接分散入各类,开放流通即可,如被称为“文化使者”石汉基先生继承其父亲石景宜先生多次向我国多所学校捐赠图书,高校图书馆将其赠书分散各个书库,方便读者借阅。
其次,建立专门赠书网站或数据库,并借助区域图书馆联盟系统宣传扩大本馆名人赠书资源。赠书网站应在图书馆主页检索页面能够直接链接检索,网站功能包括检索系统,阅览系统及以“人”为线索的名人赠书专题电子资源数据库。名人赠书中包括一些在珍贵的线装古籍、碑帖、手稿等,原稿通常作为特藏收藏,流通性能低,如果将这些珍贵资料电子化,形成专题数据库来展示,不仅能方便读者利用专题珍贵文献资料,而且能提高捐赠者及其文献社会影响力,增加其荣誉感,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认知度。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建立图书捐赠管理系统,对接收的赠书直接录入系统,系统形成书目信息,方便快捷。同时,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建立名人赠书库,介绍本馆收藏的名人赠书情况,或是赠书精品赏析。因此,加强名人赠书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必要选择。[3]
最后,加强对名人赠书的宣传,借助名人效应提升知名度,提高名人赠书知名度。图书馆可以在每年定期开展的活动月或是活动周,将名人赠书以书展、图片展或是制作文创产品形式,向读者展示宣传,如每年四月份围绕世界读书日举办的读书月活动,或是在新生开学报道周由馆员为学校新生介绍本馆的名人赠书资源环节纳入新生入馆教育活动。以名人赠书为内容设计文创产品,如书签、纪念册、明信片、记事本等,往往能吸引更多读者,是扩大名人赠书资源影响的有效方式。如黎明职业大学图书馆根据本馆收藏的巴金赠书,融合巴金与泉州的情缘,设计了《巴金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图片展,吸引了广大读者参观;利用校友林建民赠书中精美的藏书票,设计了书签,成为本馆对外交流的名片之一;利用梁披云赠书中的题字情况,整理出梁披云先生在80至100岁期间在众多作品扉页题字书展,许多书法爱好者慕名前往。
名人赠书资源也可以借助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推广。近年来,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实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项文献服务,避免了图书馆文献重复购置,更好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特色资源建设中。各馆之间的交流增加,对提高本馆的服务能力及水平都大有裨益。区域共建图书馆联盟馆中的名人赠书资源,可以以电子化方式展现,如上文提到的建立各馆名人赠书资源网站,或专题数据库形式,嵌入到区域联盟馆的主页检索栏中,使名人赠书不再是本馆束之高阁的文献,而是以更开放的方式被读者检索、浏览,从而得到开发利用。最终,借助名人赠书的特色资源,本馆在区域图书馆联盟平台的发展中形成“特色+联盟”的服务形式。既促进了平台资源建设,又使得本馆有鲜明的发展特色,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必然选择。
四、结语
总之,发挥名人赠书资源价值,发展图书馆事业是高校图书馆发展途径之一,值得进一步实践。名人赠书是高校图书馆以人为主,对名人捐赠文献的“藏”与“用”的思考,是顺应互联网时代下资源获取能力极大提高时,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发展路径的作为。专家学者、校友、地方名人等无偿将自己收藏的图书资料或科研资料捐赠给图书馆,这种精神通过图书馆传递给读者,也将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宗瑞冰,刘栋.图书馆优化名人赠书效应的策略探讨——以南京师范大学刘麟生、徐复教授赠书为例[J].图书情报研究,2013,6(04):36—39.
[2]段雙喜,山顺明.数字化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探赜[J].晋图学刊,2010,(03):25—30.
[3]段双喜.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实证研究[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