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民
摘 要:本文是作者在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生中通过角色转移培养幼儿园实习教师职业道德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角色转移在幼儿园实习教师中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效果顯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角色转移 幼儿园实习教师 职业道德 养成
一、试验背景
在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幼儿园实习教师)为人师表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其品德、言谈举止对孩子影响极大,包括关爱儿童的情感在内的幼儿园实习教师的高尚品德影响着孩子个性的形成。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德行是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反映。所谓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幼儿园实习教师在从事学前教育实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例如,积极投身顶岗实习,热爱幼儿,正确处理好与实习指导老师及家长的关系等。幼儿园实习教师从德性和规范两方面来体现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幼儿园实习教师德性是指幼儿园实习教师在保教活动中所具备的包括关怀、尊重、善待他人,办事公正、负责,为人善良等方面内容的一种专业品质。幼儿园实习教师规范是幼儿园实习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对其顶岗实习行为的整体规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从学生角色变成了幼儿园实习教师角色。学生与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角色要求是存在差异的。但是,这些实习生在职业道德上能否适应幼儿园教师角色的要求呢?试验前,笔者随机抽取了200名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园顶岗实习的同学进行一次有关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中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一是部分同学缺乏到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的认可,未能正确认识幼儿园实习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既不求创新上进,也不与时俱进;既不形成事业心、责任心,也不认真教育孩子。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园实习教师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围绕职业道德的养成完成“学生→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角色转移。二是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对幼儿园实习教师来说,生命最“脆弱”的幼儿正是其实习对象,她们更应懂得这个阶段的教育对每个幼儿个体生命的重要影响,有爱心的幼儿园实习教师,会时刻把孩子装在心里,不容易受个别情绪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而言,在保教活动实习中,她们应该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让自己保持心情愉快,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出现在孩子面前。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不喜欢孩子的幼儿园实习教师,忽视孩子的感受,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常把个人在家庭里或社会上的坏情绪带到实习场所,有时会把外界的怨气迁移到孩子的身上,这样做,会影响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甚至会让他们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妨碍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三是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管理手段。幼儿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对事物是非的分辨处于朦胧状态,自身自理能力很低,同时,对陌生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或畏惧心理。因此,到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过程中,她们不可避免地遇到幼儿不听管教、淘气吵闹、哭闹任性的现象。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园实习教师采取了过激的教育方式训斥与体罚小朋友,甚至有些心理扭曲的幼儿园实习教师做出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虐童行为。如对孩子“揪耳朵”“打屁股”。体罚及变相体罚,引起家长不满,他们不得不思考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职业道德哪去了?四是缺乏爱心,对幼儿缺乏足够的尊重。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塑造性格和形成基础能力的初步成长阶段。所以,让幼儿保持一个良好的自信心理状态非常重要。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园实习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会形成打击儿童自信心的职业坏习惯,这对幼儿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会产生不良影响,幼儿园实习教师出现这种职业坏习惯是由于综合力不高,年纪较小,且工作压力大,才会导致缺乏爱心的表现。这些职业坏习惯影响到儿童自信心的形成,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可能会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走上弯路。也有一些幼儿园实习教师因为儿童的吵闹、调皮、木讷、不合群等性格表现而厌恶,进行语言打击,冷漠相待,使得幼儿在心灵上蒙上一层终身无法挥去的乌云。从上述情况看,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参加顶岗实习的质量是不容乐观的,如不切实加以改进,将会影响幼儿园实习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为此,2018年9月,笔者选取200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作为受试样本,在顶岗实习中进行“角色转移”试验。[1]
二、试验程序
所谓“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人类社会的种种活动就像一幕幕社会剧,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剧中扮演着一种或数种角色,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社会角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中所承担的工作做得是否出色,与其能否按照幼儿园实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入角色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幼儿园实习中,有的幼儿园实习教师始终摆脱不了“学生”的身份,仍然用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依赖性太强,面对实习指导老师不能平等相处、虚心求教;面对孩子,是一个没有经验的缺乏自信心的“实习生”。针对这一现象,在试验中,笔者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帮助幼儿园实习教师进行良好的角色设计→角色模拟→角色体验,最终实现角色转移。如图1所示。
(一)角色设计
正像戏剧角色中各有各的唱腔、脸谱、服饰和表演程式一样,每一个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规范。它规定了一个人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活动范围、应尽的义务、享受的权利、行为的方式、感情流露的方式等等。一个人只要是扮演某种社会角色,那么周围的人就会以这种角色的行为规范来要求他。这就需要角色设计、角色定位。
首先,引导幼儿园实习教师对她将要承担的角色进行“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所作的自我解释、自我认定、自我感觉。通过反复组织学习,让幼儿园实习教师明确,作为一名幼儿园实习教师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并自觉地修身养性,树立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
其次,以“假若我是幼儿园小朋友”“假如我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为主题召开每周一次的例会,引导幼儿园实习教师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替幼儿园小朋友及其家长着想;从幼儿园小朋友角度、家长角度,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言谈举止、思想品行等方面向自己提出要求和具体可行的规范,进行角色设计,完成内在的“自我意象”。通过在形体课开展站、立、行、走的训练,幼儿园保教活动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完成外在的“自我形象”的设计,做到动作轻柔、言谈温和、举止规范、文明礼貌、善解人意。这是实现角色转移的前提和保障。
(二)角色模拟
一个人一旦扮演了某种社会角色,他个人就会慢慢地、自觉不自觉地按这个角色的道德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了加快这种道德言行习惯的养成和稳固,我们以“因为我是幼儿园教师”为内容,在幼儿园实习教师正式进入教室前,首先在其他合适的场所“彩排”。采用设置场景的方式,引导幼儿园实习教师进行角色模拟。幼儿园实习教师想象丰富,涉及面广,自问自答,实现自我教育。内容有“在上课时间,孩子突然急症发作,我会……”“孩子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小便失禁,我会……”“孩子在户外活动中走失,一旦发现我会……”等等。方式有问答式、辩论式、文艺表演式(相声、小品)等等,主题集中、形式多样,达到了互相启发、互相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角色模拟是进一步的角色设计。
(三)角色分析
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自制力尚弱,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不排除会遇到与最初角色设计相悖的情况或意想不到的事情,这需要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归纳、剖析自己,评判他人,使言行举止日臻完善,完成由学生到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角色转移。试验期间,我们每周组织一次“实习见闻、感受一席谈”。每次由一个实习小组的成员主讲,其他幼儿园实习教师发表评论。一方面互通信息,交流课例,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评析,并对一些幼儿园实习教师的优良品德进行褒扬,对不良风气进行鞭挞。肯定别人的优点,否定别人的缺点,对自己都是一种教育和提高。幼儿园实习教师发表的观点就体现了我们在品德和职业道德方面对她们所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要有爱心”“粗心要不得”“吵闹、调皮、木讷、不合群的儿童尤其需要我们的爱心”等等。幼儿园实习教师的分析也体现着他们思想的成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要让别人尊重我们,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在顶岗实习中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等等。角色分析是角色设计的补充,是角色模拟的完善。
三、试验结果
试验后,笔者再次抽取试验前参与调查的200名同学进行有关幼儿园实习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采取角色转移举措,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中能较快地完成角色的转移,为学生毕业后正式走上幼儿园保教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职业道德基础。另外,经调查和综合分析,角色转移在幼儿园实习教师优良职业道德养成的效果评估的成绩为92分。
四、结语
幼儿园实习教师为人师表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幼儿园小朋友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这个社会角色的一举一动。如果幼儿园实习教师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真诚地、友好地对待他们,那么,孩子也会与人友好相处,乐与助人;如果幼兒园实习教师每天面带微笑,那么,孩子也一定会开心;如果幼儿园实习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这将有助于建立对儿童关爱的情感,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我们应该引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按照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进行角色设计、角色模拟,在角色体验中提升认识水平,完成角色转移。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任新春.教育心理学[Ml.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