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家园,校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学校建设应重视将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完美结合,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和校园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彰显学生个性成长,通过德育活动渗透优秀道德情操的培育,从而展现优秀中学生的形象与姿态,热爱生活,树立榜样,重视礼仪之需,创建优质中学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1-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79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实现建设目标的途径和载体,也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不断丰富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过程对学生产生的思想影响和品质的提升,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体现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和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软生产力。因此,三个建设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不同,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三者协调、均衡地发展而构成全面、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通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协调三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在各个方面做到彼此平衡和做到相互接纳的基本原则,不可忽视了三者内在联系。其中,首先要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明白学生个体的文化能力形成,可为其成长提供文化环境,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想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创建班级文化,必须将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只有三者贯通才能保证班级整体文化的优质发展,才能实现让受教的群体得以精神境界提升,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物质要素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优质的环境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基础保障。俗话说“环境育人”,便是这个基本道理。走进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踏入一所清爽亮丽的校园,带给生命个体以焕然一新的气息。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具体环境和区域特点,进行合理布局与科学规划,形成学校自有而独特的特色。首先,要重视绿色植被在校园装饰中的作用。即要在校园内种树、种草栽花,绿化和美化环境,使整个校园变得干净、整洁,并对校园的活动场所、道路及绿化区域合理规划,改观校园内的绿化、美化和净化,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从而营造出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环境。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树立主人翁思想,为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其次,要充分利用教室墙壁、黑板报、橱窗、校园雕塑等园地,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发挥校园网发布、广播站和微信发布推送等媒介的作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环境建设与创新发展中来,使学生自觉养成优雅文明的行为习惯,并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此外,要力争做到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能开口“说话”,让每一个橱窗都能有“经典形象”的学习典范,在校园明显的场地设有校风、校训等重要标语。例如,要推进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可在学生活动的体育运动场地,悬挂以体育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活力青春”“我运动,我健康”的文化标语。除此之外,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可以将绿色植物作为装扮,点缀教室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最后,學校德育课堂中的作品,也可以在校园环境空间中得以展现,也可展示学生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社会实践活动中创作的手抄报绘画作品,综合实践课的课堂展示等。这些都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学习与相互借鉴成长的平台。
(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与支撑
精神文化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活动媒介完成,首先要借助物质文化来培育精神文化。如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表扬能够带给学生较强的进取心,从而提升对自身的要求。其次,在学校德育活动的推进中逐步形成校园精神文化,体现学校重视活动育人,活动激励人的理念。精神文化也包括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校园活动要重视趣味性、益智性、普遍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要重视活动有方案,活动有反馈,活动有总结的全面策划,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习得,有所成长。只有不断的反思与总结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综合素质才能得以健全创设。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展现学校风采和精神风貌的镜子。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主。要对广大教师开展严格的师德师风教育与引导,彰显优秀教师的立德树人的先进案例,作为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和树立教育工作中的典范作用,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尤为重要。唯有敬业的教师灵魂之奉献精神,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此外,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觉学习德育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强化知识吸收和认知人文素养的等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勤于思考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从而在创建特色班级文化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合力创设优质示范校园文化。
(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
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性文化,是针对全体成员都具备约束力的一种文化体现,体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它不但是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而且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还是衡量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可以促进学校各项活动的实施。制度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依法治校、人人遵守。在制度的约束下,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按照班级的制度行事,遵循正确的行为指导以及规范,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度内容要有实效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制度创建要贯彻“以人为本、生态育德、自主育德”的教育理念,制度建立之后所有人员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所有人文要素。同时,建立硬性制度的上,还要注重和坚固师生礼仪、文明规范等软性制度建设。例如,对学生和教师的仪容仪表都要做出严格的示范要求,尊重他人首先从文明礼仪开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温故知新八礼四仪的基本理念,重视仪式感和大型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感恩教育是在庄严的仪式中习得,心灵的净化是在活动过程中得以感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在历练的辛劳中积累,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在制度文化的基本要求下得以施展,倡导学生学习优秀的道德风尚标准,努力做新时期优秀青少年,乐观面对校园生活,从而使校园精神文件在制度文化的鞭策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班级文化基石
班级文化不但是校园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对于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创新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即要培育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有特色的班级风气,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主体性人格,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的舞台。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为构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体系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可借鉴的参考。这既符合新时期教育理念下的教育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而且,班级文化建设能推动学生自主发展路径的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在班级文化形成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凝聚学生集体荣誉感形成,有利于班级核心的建设,对班级前行路上的快速发展与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二)强调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的作用
班级文化形成的核心是思想建设,是灵魂深处的积淀与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若组建学校的各个班集体都能朝着和谐文明和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重视学校整体活动安排的执行和推进,支持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带给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的自我约束要求,就会对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也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对培养优秀青少年健康心理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以学校整体指导思想为引领,充分发挥班主任个体优势,肯定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鼓励班级領路人对促进形成班级文化的意义与积极作用,进而更加稳定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主任队伍,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和幸福指数。同时,学校要给予身兼德育教育工作使命的一线班主任更多的理解与人性关怀,以为班级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要清晰
校园文化的建设基于学校各个班级文化的建设与提升,班级文化在建设中必须以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相辅相成,在学校整体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秉承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外在的班级环境布置和内心的心灵感悟等过程,逐步形成色彩鲜明的自主班级文化。具体来说,在组织层面,班级文化建设要追求班级文化的和谐,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在主体层面,班级文化建设要面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存状态,使得师生关系能够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少许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或不足之处,有的过于重视成绩之说而忽略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及情绪的安抚。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孤立呈现的,是在原有环境与本位的发展趋向中得以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学校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以指导思想引导开拓性进取工作的开展,也可通过展示教育历程之艰辛促进施教群体感知到校园文化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是终身的,是长久的教育,不是简单以成绩或分数来考究的狭义教育。这种功能是学生在课堂文化课学学习中无法实现的,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来感染学生,能增强学生班集体凝聚力,从而热爱生活,形成乐观奋进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学生的风采世界。而且,每个不同个体在活动平台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展现其独有的力量和风采。虽说有的个体不够亮丽,但终究能够勾画出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出独有的人生轨迹。由此可见,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读书阶段,通过校园生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创设和对学生思想引领的意义,可以真正做到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领域,需要教育群体转变观念,改变衡量标准,逐步建设更加合理的、注重人的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构建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真正做到生态育人。
参考文献:
[1]庄俊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2]陈芳.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21).
[3]游赛红.中小学班级文化的创建原则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4(22).
[4]季芸.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偏失与匡正[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张丽波(1971.5— ),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中学高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南京市玄武区教育规划课题《班级文化建设浸润下的学生自主发展路径的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