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榕
【摘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除了应对教育对象或现象抱着人文关怀的态度以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本文主要对如何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元素,以及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文素养;古诗词;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核心部分,代表着人类先进的价值观,人文精神要求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所谓人文,是指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它既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而人文关怀即是对具体的人的关怀,不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自哪里,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文化水平、道德品质,都应该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语文学科无论从其自身特点还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都与人文性息息相关,提升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
一、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三观养成、能力培养和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应该承担起帮助培养、教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基于高考指挥棒的要求,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着重凸显的是工具性、知识性、实用性,忽略了人文关怀的特点和要求,教学方式僵化,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科是枯燥无味的文字游戏,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工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养的任务,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不能忽略对学生性格培养和人文关怀,要让学生理解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人性、人生,注重让学生了解如何做更美,更善,更能实现人的价值,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使他们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才能事半功倍,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达到语文教学应有的作用。
二、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元素
中学语文的教材中所选的相当比重的古诗词,其内容和思想均极其丰富,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人文关怀成分的精华之作,也有些是人文关怀思想的反面作品。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做到善于研究,认真解读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关怀要素。以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一)在汲取古诗词思想精华中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中说道: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而无心劳作,深夜长叹,然后打算男扮女装为父出征,再到最后不忘初心,只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自古都云忠孝难以两全,更何况她是个女子。木兰喜欢过独立自主的生活,为了人伦亲情她敢为人先、不求功爵,这正是她人格魅力之所在;另一方面可见木兰更愿意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对战争有不满和厌倦。同一类型的诗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范成大的《家桥》、范仲淹的《渔家傲》、张养皓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王维的《少年行》。诗歌作品不仅仅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还有许多反映了现实生活,比如反映诗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普通百姓生活艰辛的同情的诗歌作品,有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观刈麦》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诗歌表现诗人的情感,展现出离别时对友人的关心与劝勉的古诗词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再有学过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诗歌熏陶是人文的关怀,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多一些人文关怀的因素,多一些文学色彩,学生便能感悟和享受到诗词的人文关怀,与诗歌同呼吸,产生共鸣,诗一般的交流、对话是迷人的,看到诗中的丰富内涵,感悟到人生的华丽多彩,享受生活,增添人生体验和感悟。如果能多一点人文关怀的话,学生便能真正品味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韩愈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能领略到陈子昂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诗词大家在诗歌中呈现的人文涵养和道德风范。
(二)在批判古诗词思想糟粕中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古诗词中的糟粕虽然是少数,但也不乏存在,本文所说的并非是那些封建思想残余的无营养诗歌,而是指某些诗作中作者有感而发但是又存在思想颓废消极悲观沮丧甚至放弃人生和追求的那一面的诗歌。引导学生既要欣赏《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组合之美,又不沉溺于对羁旅天涯的向往,既要学习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出个人的自信,又要排斥他那“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既不要像李商隐在《登乐游原》中所表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壮志未酬的消极悲观,也不要像宋代诗人聂胜琼在孤苦无助时发出悲叹,无法自拔,“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在大多数诗歌中,诗人往往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很多诗歌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抱负、人生追求,文人寒窗苦读,四处漂泊,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人生寄托了美好期望,在作品中想要实现人生价值,但是一旦难成所愿,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背离了这个目的,往往生活失去了目标,情绪上也难免失落起来,意志消沉,悲观难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思想消极的作品,要引导学生不能过分追求单一的人生目标,而是要理解人生目标有时可以多元化,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抱着人文关怀的态度,才能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素养内涵,才能更加科学地解读古典诗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最终实现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自身的存在发展,对未来充满神往和想象,对人类怀抱一种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这是语文文学教育的魅力,更是语文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王夫之.清诗话(上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附 注
本文系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課题(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ZYYB-2017171)的研究成果。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