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时代指向。当前我国学校课程体系构建遭遇着一系列现实困境,具体体现为:忽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学生主体性缺失;缺乏对学校发展情况的了解,课程体系构建形同虚设;缺少对校本资源的关照,没能体现校本特色;缺乏系统性的思考,课程体系结构松散。因此,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现实状况为基石,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凸显学校本土特色;采用系统性思维,全面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关键词 学校课程 以人为本 课程体系 校本资源 系统性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改变,教育变革一直在进行着。不同的学校以不同的侧面为主要改革内容,如有的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有的狠抓校园文化建设,有的改革管理机制,有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课程作为教育中关联教师与学生的关键,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形态与学生的学习状况。我国有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各地区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和对不同学校、学生等的具体要求,学校要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在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及教育等发展状况,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学生现实需要与认知状况,来开发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1]。在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有相关政策文件提出,“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这也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准则之一。
一、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意蕴
1.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无论从教育理论的研究还是教育实践的探索来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由最开始的注重教学模式到现在的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学校课程开发。一所学校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构建优质课程等的能力已经成为评价该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权力来自主构建学校课程,如何开发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优质课程内容,既影响到学校的竞争力水平与办学状况,又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有其独特的背景意义与价值。
首先,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是一种对教育内部结构进行的优化。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中海量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人们价值观的迷失,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强调通过“精优”的课程来培育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学校为了赢得教育市场,以特色化的课程为战略定位,具体落实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从教育内部结构的内容、目标、主体与活动来看,可以达成目标的最重要的桥梁便是内容,即课程内容决定了培养出的人的素养。其次,课程体系是对学校所有工作进行统领的过程。总体来看,学校工作涉及招生、课程(包含教学)、师生活动、交流、科研、后勤及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课程作为这些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所有工作都以此为中心来运行,甚至是为此服务,帮助课程工作顺利进行。再次,课程承载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从教育系统外部来看,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终身教育的落实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通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来完成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文化外化与内化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对已有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又有对新文化的创造与发展。而课程,尤其是学科课程,它是传承与创造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课程的编制来看,对课程进行编制的过程本身也隐含着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课程的实施来看,从最开始的教材形式到后来的主体知识内化的整个过程,其本身就承载着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向
作为教育重要载体的课程,其指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曾针对现代性问题阐释了全面发展的人,他描述的是政治消亡社会中一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在当代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在一定的政治限度与背景之下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从中国特色社会的视角来看,“全面”既体现着“全面发展的人”的政治内涵,也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与水平。从新技术发展的视角来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劳动与社会模式,甚至冲击人们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
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是學校具有育人责任与权力的具体体现。有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全面落实,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改进。既要有效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又要充分发挥综合学科的育人功能,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有助于从整体、系统上解决各学科育人与跨学科综合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对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能简单地将创新人才培养理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应该理解为对完整人的培养。如果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中,不能超越其本身在诸多复杂关系中获得自我认识与个体存在的意义,则会迷失自我。当前的教育没能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既要努力学习知识,又要通过考试来巩固和强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知识学习处于一个反复操练的过程之中。如此,学生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培养创造力更是无从谈起,更不可能超越知识来获得自我。由此可见,创造力的培养与情感教育是相统一的[2]。
因此,须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认为这三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即三方面的素养是同等重要的。对人的整个一生来说,知识与能力是基础,他们对人并不具有存在论上的意义。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与生活意义,知识与能力并不能构成人的终极意义,而只是人的情感基础,即人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是为了认识世界,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进行实践,从而来获得生活意义。事实上,情感是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对事物的认识而获得的,教学与课程的根本指向应该是情感的获得。由此可见,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不是为了知识而进行知识学习,而是为了获得情感或追求意义而进行的知识教学。
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遭遇的现实困境
1.忽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学生主体性缺失
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功能与整体育人功能是当前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追求与基本价值取向,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但是,有很多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却更多强调教师课程成果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较少考虑学生的发展及其现实需求,“以生为本”这一核心价值追求并没有引起课程建设者的重视,使其偏离课程体系构建的中心位置。由此导致很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出现了只考虑“学校追求”不考虑“学生需求”、“为特色而特色”的错误倾向,追求“学校特色”的价值遮蔽住了“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走向偏离。事实上,只有以追求学校文化特色和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进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时,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校教育的活力,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完全的人”[3]。当前成人化视域下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对学生的考虑。首先,儿童立场缺失,儿童自由生长的权力与土壤几乎被教育和各种功利思潮所“绑架”,呈现出儿童“被成长”与“被发展”的现象。其次,课程建设中缺乏对儿童主体性、参与性与创造性等作用发挥的设计。最后,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不足,缺乏课程执行力与领导力的支撑,特别是缺乏坚守“人的发展”的内动力。
2.缺乏对学校发展情况的了解,课程体系构建形同虚设
许多领导者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将工作重心放在蓝图规划与课程愿景上,从理念层面构建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宏大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并没有对现实的具体情况、学生的素质水平、教师的认同状况以及学校教育空间的可行性等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导致课程建设出现了“表面上看起来翻腾起浪,动静很大,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性的进展,风平浪静”。这种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与现实的学校基本状况不相符,导致很多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流于形式,在实践层面不能有效指导学校教学。能够走向深远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具备现实基础,任何一所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都有其特定的场景,而不是没有现实基础的“空中楼阁”。因此,准确判断现有课程建设状况、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和学生素养发展状况等,是有效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前提。但事实上,很多学校在实践中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只强调课程图谱的“完美性”、“就体系论体系”,而没有认真分析学校的基本情况。所以,从表面上看,这些学校的课程图谱很丰满、很有逻辑性,但却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脱离,不具有可行性与现实实践性。
3.缺少对校本资源的关照,没能体现校本特色
校本性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属性,具有浓郁的创生性与本土性,但事实上,创生性与本土性的价值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首先,从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整体局势来看,各类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没有认真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与生活经验,校本课程与学校的现实生活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这种课程建设没能体现浓郁的“本土味”,而更多凸显出的是“学科味”,很难真正达到学生个性特色的发展。其次,从学校关注的重点来看,更多强调现有的社会资源、学科资源等,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具有自主创造价值的学生学习智慧、教师教学经验等课程资源,使创新价值与个性化的丰富内涵很难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彰显。师资、课时、课程内容、教室等资源对学校课程建设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因学校课程资源有限,所以,学校课程建设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推动。尽管学校可以与社会文化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等进行合作,但因缺少基础平等、互利互惠的社会关系,学校很难做到有效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因此,重点应从校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進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4.缺乏系统性的思考,课程体系结构松散
为了有效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要用整体性的思维和系统性的眼光来审视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保证课程体系要素衔接紧密、结构逻辑严密。但在现实生活中,学校课程体系结构的要素衔接性、功能整合性、内在逻辑性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学校课程体系中没能融入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使课程体系不能为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发挥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没能成为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主线,使其不能对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发挥引领作用。其次,校本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国家课程之间有比较清晰的功能结构性与学科逻辑性,因受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使校本课程的内在系统性存在一定缺陷。一些学校虽然开发了很多校本课程,但其对现实培养目标的价值、在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等都不清;还有些学校很随意性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没有深入思考学生需求、学校育人理念以及校内外教育资源,课程建设活力与特色不足,校本课程之间以及与国家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系统性整合与整体性思考[4]。再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与校本课程建设失衡。有些学校重点强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校本课程建设较随意;也有一些学校非常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运用大量的校本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课程选择,较少考虑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突破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我国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事实上,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要建设出“适合学生的课程”,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在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首先应注重整体育人功能。课程建设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学校育人目标与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战略要求是相一致的,都在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战略要求强调的内容最终都体现在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中,因此,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以“育人”为基本原则,遵循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逻辑关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等众多内容,是学校育人体系建设中的一个杠杆,从整体上撬动着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因此,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还要满足各阶段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在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5]。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的发展需要而服务,所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依据当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与教育规律、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来全面有效地开展。
2.以现实状况为基石,构建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
确立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有助于保持主体价值观的一致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愿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中进行的过程,课程建设的首要条件是有明确的方向,而要走的必要程序则是对现实基础的考量。认真分析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条件,深入明确学校课程的基本状况,能够为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顺利开展提供合适的切入点与制度保障。首先,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与学校的发展需要紧密相关。学校的发展需要既决定课程建设的方向,又是课程整合的出发点,教育发展方向、教育方针、教育规律以及学校教育等影响课程体系构建因素的落脚点是学校的定位,而学校的定位又决定着课程建设的定位。因此,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依据课程制度来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整合都要以制度为重要保障。其次,课程总体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关。学校培养目标以国家需要为前提,既指向区域建设的需要也体现对国际性人才的需要。因此,学校课程构建目标须在学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来进行课程整合[6]。课程发展目标由学生发展需求决定,这里的课程整合是以主体呈现的超学科的、建构主义的整体课程。
3.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凸显学校本土特色
确保落实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国家课程承载着国家育人的总体目标,它既是国家教育主权的重要载体,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在进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时要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还要凸显校本特色。具体来说,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要遵循适应性原则,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环境资源及社会资源等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课程,发挥学校特长,构建适合学校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因此,在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以学校的文化特质为根本,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本土特色。首先,课程建设中,在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现实需求与教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视本土文化特色的融合,实现课程特色发展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其次,课程管理中,要重视对咨询指导小组、课程管理委员会、课程蓝图规划者等管理组织的设置,逐渐现实从“行政指令”转向“多元协商”、从“教学管理”转向“课程管理”的管理模式转变,不断形成公平、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发挥多元主体的管理功能。最后,文化形态方面,要强调学生、教师、校长的文化自觉,让其自觉、主动地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学校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构建,使课程体系凸显人文灵魂。
4.采用系统性思维,全面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不仅有紧密相扣的内部结构,还有健全完善的外部系统,构成一条课程体系链,既有对每门课程目标追求、价值定位、教学目标等的具体设计,也有对课程实施策略、途经、方式方法的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因为课程标准既是编制教材与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国家课程目标的规范表达。学校课程体系在确立课程目标时,会进行一定的课程整合,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目标的质量,实现校本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但在课程实施过程的设计中,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使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诊断,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课程效益。完整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丰富的课程,还要将课程与学生紧密相联,将课程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开发与课程相匹配的整个资源系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落实课程理念,进行评价和诊断,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重建各项管理制度,这样学校课程才能形成一个相互支撑、互相联系的有机系统。除此之外,课程体系还会与外部的其他各种因素发生作用,不论整体还是局部,都是一个不断改进、更新与提高的过程。这样整个课程体系才既使内部结构优化协调,又能与外界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
[1] 潘希武.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性框架[J].教育学术月刊,2018(03).
[2] 杨志成.论学校课程整合与课程体系建构的一般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16(08).
[3] 王鑫.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成都市棕北中学“三·三·六”课程体系探索[J].教育研究,2017(09).
[4] 贾建国.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性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
[5] 朱祥烈.“三力”融通:让每个生命自由生长——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儿童“生长力”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學刊,2017(S2).
[6] 孙宽宁,徐继存,张莉.论基于现实问题的学校课程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7(07).
[作者:郭月芳(1984-),女,江西奉和人,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王 颖】